part one 反常识思维
常识思维是指《思考,快与慢》中的快系统,而反常识思维是慢系统。
一、“反常识”思维
从文人思维到理工科思维的转变。文人思维和理工科思维分别对应《思考,快与慢》中的快系统和慢系统。前者自动起作用,依赖于主观判断,没有依据,但是反应强烈且很难改变。后者费力而缓慢,需要进行抽象计算,不断取舍妥协调整。
1.产生背景
传统中国社区的本质是熟人社会,人们做事不是靠商业和法治,而是靠道德和礼治。人们更关心的是名声和面子,而不是利益。
2.文人思维(具体思维)
从具体的人事、表情等出发,针对每个特定动作的美学评价,即用所谓价值观判断好与坏。低端文人研究善恶,高端文人研究美感。也就是讨论评价事情的思维模式总是从道德层面批判、从美学标准挑剔,而这些观点多是主观判断,缺乏证据,经不起逻辑推敲。 他们天生喜欢耸人听闻的消息,再加上不爱算数,就会对世界乱担心和瞎指挥。
3.转变动力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变得更加复杂,活动范围变大,流动性变高。脱离了熟人社会,减少了道德束缚,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娱乐社交、生活学习、工作休息、消费购物、甚至对公共(非公共)事务发表意见,每做一个决定都可能渐渐的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这种复杂的局面最基本的一个结果是:好东西虽多,你却不能都要。
4.理工科思维(取舍思维)
要求我们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运用抽象数字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绝大多数情况下,兴一利必生一弊,而利弊都不是无限大的。)做过利弊分析后,要求妥协,随时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
二、别想说服我(确认偏误)
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不是用来追求真理的,而是用来说服别人的。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就是律师思维(即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我们的大脑本来就是个争论设备。所以理性而真诚的争论几乎不存在,我们从一开始就根据好恶等主观感受确立了阵营,后面的所谓争论只是不断地合理化这种主观感受。又因为确认偏误(如果你已经相信某观点,你就会主动寻找相关支持信息,甚至不顾事实。)的存在,我们一旦有了某种偏见,任何新证据都有可能被忽略,甚至被对立的双方用来加强自己的观念,所以彼此都无法改变主意,谁也无法说服谁。在某些问题上,甚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思想越容易两极分化。此外,如果人们看到的报告符合他原本支持的观点,他对这个报告的评价就很高;如果是他反对的观点,他就会给这个报告挑毛病。
三、真理追求者
如果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痪浠八担绻鄄换抖?,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这也意味着允许别人改变自己的想法。根据上面的“别想说服我”可知,这种真理追求者总是少数,比如科学家。
四、坏比好重要(损失厌恶)
进化使我们大脑中恐惧的优先级高于冒险,所以人类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这种负面感情。损失厌恶直接激活的是杏仁核。如果一个人的杏仁核受到损害,他就不会有损失厌恶。损失厌恶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你曾经多次帮助朋友,他会觉得理所当然,一旦你有一次没有帮他,他可能会非常生气,多年后甚至可能忘了你帮过的忙,而只记得你曾经拒绝过他。但是本能归本能,聪明人是不会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的。
五、最简单概率论的五个智慧
1.随机
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更严格地说,有些事情的发生,跟它之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没有因果关系。
大多数事情并不是完全的随机事件,却都有一定的随机因素。偶然和必然如果结合在一起,就没有那么容易理解了。人们经常错误地理解偶然,总想用必然去解释偶然。对于智者来说,偶然因素是不值得较真的,这场输了下场可以赢回来,只要输少赢多你还是强队。
理解随机性,我们就知道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没有太大可供解读的意义。我们不能从这件事获得什么教训,不值得较真,甚至根本就不值得采取行动。为偶然事件大惊小怪,甚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幼稚的表现。
管理者有个常见的思维模式,一旦出了事就必须全体反思,制定相关政策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但极小概率事故其实是不值得过度反应的。正确的做法是告诉犯错的员工这是一个错误,然后就完了。
偶然的所悟不值得深究,成绩也一样。失败者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成功者也应该明白自己的成功中是有侥幸的。
2.误差
即使实验条件再精确也无法完全避免随机干扰的影响,所以误差永远存在。我们要学会忽略误差范围内的任何波动。比如,假设一个同学考了两次才过英语四级,第一次57分,第二次63分。他说这是略有进步,我说你这不叫进步,叫都在测量误差范围之内。
3.赌徒谬误
概率论中的确有一个“大数定律”说如果进行足够多次的抽奖,那么各种不同结果出现的概率就会等于他们的概率。但人们常常错误地理解随机性和大数定律——以为随机就意味着均匀,如果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不那么均匀,人们就错误地以为未来的事情会尽量往“抹平”方向走,用更多的"2"去平衡此前多出来的“6”。其实,下一次出现号码2和6的概率是相等的。这是一个著名的错误,被称作“赌徒谬误”。这是不理解独立随机事件导致的。
4.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
独立随机事件的发生时没有规律和不可预测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比如彩票中奖号码是纯粹的随机事件,但是却有“彩票分析学”。发现规律是人的本能,我们常常在没有规律的地方也能找出规律来。人脑很擅长理解规律,但是很不擅长理解随机性,发现规律任何时候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而理解随机性却是现代社会才有意义的一个技能。在没有规律的地方硬找规律是个相当容易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忽略所有不符合你这个规律的数据。如果数据足够多,我们可以找到任何我们想要的规律。预测未来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像钟表那样精确运行。
5.小数定律
如果统计数字很少,就很容易出现特别不均匀的情况,就这是小数定律。只要数据足够少,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没有被破解的“规律”。这里问题的关键是随机分布不等于均匀分布。人们往往认为,如果是随机的,那就应该是均匀的,殊不知这一点仅在样本总数非常大的时候才有效。
大数定律是我们从统计数字中推测真相的理论基础,说如果统计样本足够大,那么事物出现的频率就能无限接近他的理论概率。而小数定律说如果样本不够大,那么它就会表现为各种极端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跟本性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的样本数据不够大,你什么也说明不了。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仅凭经验对事物做出判断。我们的经验非常有限。别看个例,看大规模统计。理解随机现象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不会再轻易地大惊小怪了。
六、一颗阴谋论的心
我的理论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证据,而且我也不需要什么进一步的证据,但是我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些看似“自然”其实“不自然”的事件,我发现背后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解读,就是阴谋论。
1.美国的阴谋
相信阴谋论很可能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人们总希望能给复杂而混乱的世界找个简单的解释,这个解释就是有某个强大的力量,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控制一切。相信一种阴谋论的人,往往也会相信其他阴谋论,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阴谋论。所有这些阴谋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就是不承认巧合,不承认有些事情是自然发生的,认为一切的背后都有联系、有目的。
2.合理性与可能性
想要对任何事情的真伪都给以正确的判断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地评估每件事的可能性。阴谋论之所以不足信,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应该质疑,而是因为其成立的可能性很低。我们常常无法分清“合理性”和“可能性”的区别。比如,《思考,快与慢》中关于琳达的身份猜测问题。增加细节也许可以增加合理性,但是一定会减少可能性。
3.目的与科学
想要摆脱童稚状态,就必须首先抛弃目的论??蒲У谋曛?,是对世界的运行给出一套纯机械的机制。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纯属自然,并不是谁“想让”它发生才发生。比如,一般人都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解释为“我们可以把苦难当成上天对我们的考验”,而回避“上天是否真的会故意考验人”这个话题。
不仅自然没有目的,人类社会的很多现象往往也没有什么目的。比如,几年前认为电动汽车迟迟不出是因为石油公司故意打压,其难点可能包括电池技术和充电桩的普及,这两个比石油公司厉害。人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运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原子在电磁场中运动,个人意愿能改变的事情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随波逐流。
认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
七、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
所有可能在影视剧里出现的剧情,似乎已经都被编剧们发现并使用过了。只要看得足够多,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似曾相识,所有的桥段都是俗套。一部影视作品,一本小说,甚至是一段广告,无非是由多个大小不同,互相嵌套的剧情桥段组成。TV Tropes 的参与者并不欣赏情节的好坏,而是本着理工科的精神把情节分解,识别并统计其中的桥段,它把编剧从艺术变成了技术。(批注:其实很多艺术创作类的莫非如此,都是遵循一个套路的。)
庖丁解牛到了一定的境界,眼睛里看到的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无形之中,剧情数据库把观众分为“会看电影的”和“不会看电影的”,只有不会看电影的才会被剧情感动,而会看电影的观众则永远地失去了这种乐趣。(批注:言外之意是太过理性会失去生活乐趣?)
但是,即便有了桥段,以至于谁都可以拍电影,但是最好的编剧仍然可以把编剧从技术上升到艺术的境界。
八、健康的经济学
工作时间与健康并不是一个确定关系,而是一个概率关系。统计表明那些工作很轻松,生活无压力的人反而不如努力工作的人长寿。但无论如何,超时工作的确会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即便如此,那些为了工作而宁可冒这个险的人也可能是相当理性的。事实上,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越强调工作优先。对待健康和工作的正确态度,不是一味地强调某一端,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计算。一个选择了高风险高回报的人在健康出问题以后应该愿赌服输——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很可能还是这样选。
九、核电站能出什么事
1.核爆
核电站泄漏对公众的真正危害是癌症。所有人都知道辐射导致癌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更重要的事实:不辐射也能得癌症。
2.癌症
患癌症有一个基础概率。有些癌症可以用吸烟和环境之类的原因解释,有些癌症则无法解释。哪怕你的生活方式再健康,你的食物再有机,你的环境再清洁,你再远离各种核辐射,你也有近20%的可能性死于癌症。科学家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但事实就是这样。
国家标准其实是个人治标准。对于决策者而言,辐射-癌症关系远远比国家标准更有参考价值。因为国家标准的存在,公众得到的是经过封装的科学知识。公众恐惧的不是癌症,而是“奇怪”原因导致的癌症。
3.哲学
有个有名的哲学问题:“假设现在有10亿人在轻微地头疼,如果你杀死其中一个无辜者,那么这10亿人的头疼立即就能好,请问你杀还是不杀?!焙艽笠徊糠秩嘶嵫≡癫簧保墒鞘率凳俏颐侵械乃腥耍缇脱≡裆绷?。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以十万计,可是我们该开车开车该坐车坐车。从来没有人提议禁止一切汽车。
part two 成功学的解药
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励志,只有你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你的成功才可以被复制。
一、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市面上的励志流派要不是个人感悟,要不是八卦轶事,要不是心灵鸡汤,都不是科学理论。因为你不知道这些道理是不是可重复和可检验。只有具有普遍意义,成功才可以被复制。想要知道什么对成功很重要,科学的办法不是看名人传记,而是进行大规模的统计。只要考察那些成功者都有而不成功着没有的品质,我们就知道决定成功的可能品质是什么了。但是科学的励志也不见得一锤定音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对很多问题科学家也不知道答案。
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批注:应该是可控因素里最重要的,除了智力,还有背景、阶级、运气等等,当然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运气。)但是意志力不是人们喜欢自夸的能力,现在的人更热衷的是自尊和自信。这完全是舍长用短。
关于意志力(批注:《自控力》这本书已经讲得很全很好了,当然作者的摘要覆盖面也够了。)
1.科学的常识:1)意志力是一种生理机能。好像人的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需要消耗能量,而且用多了会疲惫;2)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你用在这里就没办法用在那里;3)人的意志力能量来自血液中的葡萄糖;4)做选择会消耗意志力(决策疲劳);5)冒险也需要意志力。
2.如何减少消耗:1)培养好习惯;2)自我监控(比如放镜子、记录时间)。
2.如何提高:鸡汤类,比如热血电影、多想正能量,只能调节情绪,对提高意志力其实没什么用。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常立志”。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意味着你可以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他事情上。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做自己不习惯的事,比如换优势手做事。
二、匹夫怎样逆袭
逆袭的关键有两点: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批注:不要跟着巨人的节奏,要用自己的节奏。)。但是什么叫匹夫,什么叫巨人,什么叫非常规手段,这些都找不到通用的严格定义,所以这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学术理论。
劣势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比如单亲家庭对于普通人是个巨大的困难,可是对没有被击倒的人来说,他们不得不更早地自立而且也自立了。这种好处还包括精神上的,屡次遭受打击可能变得无所畏惧。所以困境不可怕,优势也不见得好。
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加强某一方面的优势,正所谓过犹不及。格拉德威尔提出一个叫做“倒U曲线”的概念。意思是:在一个东西成长的初期,你每增加一点投入都能获得一点回报;然后它会进入一个平台期,继续增加投入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而过了平台期再投入,回报反而是负的。(批注:线性思维是一种懒惰又无知并且自恋的思维,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比如,家庭财富对孩子的教育关系。
理论上,所有的匹夫球队都应该采用拉纳戴夫的屌丝打法。因为这是赢球的唯一机会。但这种打法很难受,毫无乐趣,还有舆论压力。只有那种绝望了但还不想死的匹夫,才采用这种打法。
格拉德威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情。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事情。(批注:小公司因为改变规则而获得成功后成为大公司,之后就强调遵守规则,难以突破,形成创新。所以无论大公司再多,小公司也是有逆袭的机会的,但是迟早也会被逆袭。)
三、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各个领域的练习时间非常不同。很多领域要求的训练时间远远超过一万小时。而在某领域内,如果一个人很有天赋而且训练得当,他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顶尖高手。对体育和音乐之类的项目来说,没有天赋可能再怎么练也没用。也许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最后结果就是零。
真正的关键根本就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高水平训练的成本很高。你需要一位掌握这个领域的先进知识的最好的教练,你需要一个有助于你提高能力的外部环境——这通常意味着加入一所好大学或者入选一个好的俱乐部,你要能忍受一点都不舒服的训练方法,而且你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训练时间。(批注:绝大多数进行一万小时训练的人都是意淫、小打小闹、自娱自乐而已。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万小时是成不了真正的专家的。不过成为非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忽悠下别人是远远够的。)
真正提升我们水平的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我不太赞成凡事往特别简单或者往特别复杂了说的思维。首先,干事业不是靠拼命就行。其次,干事业就是干事业,没必要把官场文化和儒家思想都先研究透了。(批注:要做到百分之八十,其实只要付出百分之二十的努力就好了,很多人就是把事情复杂化了,想要得更多,结果合格线都没达到。复杂化的东西,也许会有帮助,但是帮助也不超过百分之几,倒不如集中精力在某个地方刻意练习。先拿下八十分,其他的以后再说。)
对于某些不想当普通人,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输了起跑线就没有机会参加后面的比赛了。如果你想享受快乐童年,你的位置在观众席。如果你想出类拔萃,那么你要参与到这场零和博弈——你想赢意味着有人要输,你拿到这个位置意味着有人拿不到这个位置。这个博弈没有双赢。
想要成功,就得练习一万小时,但考虑到机遇因素,即便你练了一万小时也未必能够成功,这其实是一场赌博。放弃了过平淡生活的机会,孤注一掷,成不了明星就只能成为垫背。高水平的运动员只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想要赢得比赛。如果你想学习更好,你可以尝试更功利一些。
一般人用不着孤注一掷地刻意练习,但还是需要一点刺激才能练下去,因为有用的练习都不好玩。比如设置奖励。但是奖励是一门技术活,似乎奖励学习的过程比只看学习的结果效果好。无论如何,设定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当然,“要我练”怎么也比不上“我要练”。真正决定一个学生进度幅度的而不是智商,而是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外部刺激有短期作用,但不可持续。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自己愿意留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但是“我要练”是一种基因的优势,不是谁都有。(下面是科学家对于兴趣和基因的最新理解,还存在争论。)我们被很多看不见的“手”(基因)操控着,一个人爱好什么,喜欢干什么,能死心塌地地在什么方向上可以练习,基本上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同兴趣。区别在于是否能较早地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环境。
刻意练习的内容综合起来,去除一些不重要的,可以总结成以下四点:
1、只在学习区学习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去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在学习区(恐慌区,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内进行具有高度针对性。训练者必须随时了解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刻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只在学习区练习,这很难。首先,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教授(学徒制);其次,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主要精力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再者,你的舒适区已经给你带来了多大的荣誉,留在这个舒适区就有多大的诱惑。所以,脱离舒适区,只在学习区练习,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
2、掌握套路(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对于脑力工作者来说,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掌握的套路的多少。以量取胜的套路是最容易掌握的。但有些技能的掌握就比较困难了,比如钢琴和竞技体育,其实比理工科困难得多,需要协调的肌肉和脑神经元实在太多了。但是越不容易掌握的技能,一旦获得越难抹去。如果想要把技能套路迅速地长在身上,关键在于两点: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批注:论学习“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
刻意练习的基本功是“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过一遍,然后把它分解成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反复练习。在这种练习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批注:之前学习PPT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全部过一遍,然后将整个PPT分而化之,逐个部分重要突破,最后再联结在一起,亲测效果还不错。但是每个部分都没太用力,暂时够用就好。)
1)重复,重复,再重复
想要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
2)高度针对性
“工夫在诗外”是没有意义的。对于练习来说,你想要学什么就应该练什么,工夫在工夫上。我们追求的就是把这个特殊技能的特殊神经网络“长”在大脑之中,别的都不必管。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宁可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十年期待一鸣惊人强。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小事不做一心就想玩个大的,不是专业的训练方式。(这种就是我男神说的“不自由的幻想”。)
3、随时获得反馈
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进步速度非常之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没有这种反馈,想要提高水平就很难了。最大的可能性是明明做得很差但是又自以为是、甚至感觉郁郁不得志。(批注:所以网络发文发作品一定要允许评论,不然会失去了很多进步的机会的。)
一个动作做得好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床坏浇峁牧废暗扔诿挥辛废?。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对错误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所以刻意练习最好有老师,而且不是讲课和演讲那种,是手把手地教学,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
真正的人才不是靠课程、院系、考试大纲的设置培养出来的。培养人才的有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徒制。师傅带着徒弟参与一个实际的项目,徒弟在试错中提高。什么知识学过什么知识没学过已经变得没有意义,没学过就立即去学,总之必须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批注:在实际项目中学习是学习真正有效的方式。)
1)一定要有反馈
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不知道。比如觉得书看懂了,但是考试还是不会做。因为熟悉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和测试。这就是反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需要一个旁观者来指出我们注意不到的错误,比如同行评审。反馈者不一定水平要比你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得角度看你。
2)立即反馈
直觉只有在“环境友好”的时候才好使。所谓“环境友好”,就是其中有短期反馈。比如,预测明天的天气,第二天就能知道结果。只要有快速反馈,再经过长时间训练,你就能培养出专家的直接,能够“眨眼判断”。
4、刻意练习不好玩(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批注:我们经?;嵊眯形系那诜芾囱诟撬嘉系睦炼琛U饬秸吒疚薹ɑハ嘧?。思维上用力了才是王道。时间是伪命题,也是理性工具主义。)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是有效时间。多上课和少去聚会似乎就没有相同的效果。(其实就是专注吧。)
1)单独练习
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1.5小时,每天最多4-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桃饬废安缓猛?。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你就不是在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想要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而且只有建立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总的练习时间才有意义。
2)练习与娱乐
在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的概念。电影和电视是很好的激励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你看完任何一个纪录片后都会有获得知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有可能是错觉。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找本书——最好是正规的教材书或者专业著作——然后还要老老实实地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坐下来反复读,而且还要自己整理笔记,甚至做习题获得反馈。
考虑到刻意练习是如此不好玩,我猜我们也没必要过分可惜自己没成为天才的事实。
四、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现代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儿童的确比成年人更容易想象,这是因为儿童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并没有发育成熟,不容易专注,思维表现得更加开放。
看似自由的想象,背后都有借鉴的根源。你不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发明一个触摸屏,那帮专门负责想象的电影制作人就忘不了键盘。
对于科幻小说和童话故事的想象力存在两个等级。初级想象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玩“what if”游戏。这种想象力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人会关心为什么。比如肚子里长出樱桃树。而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想象力。写大著作,你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每件事必须能够解释并且相互解释,是一个完备的逻辑系统。不能胡乱想象,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是步步为营、精心计算出来的,需要超难的脑力和物力。比如《哈利波特》、《阿凡达》、《魔兽世界》等。
“自由想象力崇拜”的背后,是“顿悟崇拜”。有“顿悟崇拜”思想的人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一旦跳出这种束缚,就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这种思想其实是对科学发现的庸俗解释。专业科学家比民间科学家更具有想象力。因为真正的困难不是产生“怪异”的想法,而是产生“对”的想法。
五、思维密度集与牛人的反击
思维密度(接受信息的效率的量化指标)=准备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博客<报纸<杂志<看书)。比如书籍从搜集资料开始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读者两个晚上看完,那么思维密度就是几百。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多,因此时间不是金钱。时间是围棋:你走一手,牛人也走一手,牛人获胜不是因为他做得比你多,而是他的每一手都走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执行这样的效率,需要钢铁般的意志。
六、上网能避免浅薄吗
网络阅读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原因有四:
读书时调用的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和视觉处理的区域,而网上冲浪需要对超链接不断做打不打开的决定,这会动用负责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前额叶,从而牺牲深度阅读。
多媒体、超链接、聊天消息等会干扰记忆力,阻碍其升级为知识。
网络阅读是快速扫描式的,深刻的内容难以引起注意。
根据阿尔奇安——艾伦定理,信息越容易获取,我们越倾向于短小轻快的内容。
高效率的上网要采用“自闭症思维”,目的性强,以我为主,不被无关的信息左右,善于定制、整理和对信息进行排序。
七、高效“冲浪”的办法
高效看新闻和论坛博客文章的办法。
第一步,随便翻翻。
关键是集中,先挑选再读。在浏览器的书签栏上建立一个文件夹,其中包括所有每天必去访问的新闻站点和论坛。然后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浏览所有的标题,看到感兴趣的就用鼠标点击。只点不读,直到全部看完。
第二步,略读。
快速阅读挑选后的文章??吹街档米邢付恋囊惨人俣?,但要临时保存下来。比如pocket。 而且好文章会被读两次。
第三步,精读。
好文章用印象笔记在线保存,方便日后查找。有的甚至要在印象笔记中进行批注,加上自己的意见。
这种决策方式叫窄框架,也就是遇到一个东西只做一次决策,把所有东西都摆在桌面集中选择。看书时可以把感兴趣的书做成一个列表,每次都从中挑选最想读的一本。
八、笔记本就是力量
好的笔记是主动的,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记录,更是对自己思想的记录。牛人的笔记本是大脑的延伸,不仅限于存储,还能帮助我们思考。知识,不能机械地“存”在脑子里,而必须以一种个性化的结构“长”在脑子里。通过笔记本不断总结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恰恰可以帮助我们“长”知识。
做笔记关键是要抓住要点,而细枝末节都能被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来,把一本书从厚读到薄。还要写上自己的心得、灵感、其他书对同样问题的补充,同一个知识的其他应用等等,再把书由薄读到厚。在笔记本中留下空白以便将来批注。理解知识需要笔记,使用知识也需要。
记笔记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每当有新事物进来,知道把这个知识放到体系中的什么位置上去。这套体系称为心智模型。
最基本的笔记是读书笔记。写笔记,要把一本书融会贯通,要记下自己的感想,甚至要跟作者对话。如果有时间,可以读一本书,写篇文章和写读书笔记。
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类比和联想,可以刺激创造性思维。印象笔记有“发现类似笔记”的功能。
九、用强力研读书
(一)目的
获得见识以及学习高水平的思维方法。这个世界经常会发生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令很多人兴奋,迷惑,或愤怒,而大多数人只会在新浪新闻的评论中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你读过这方面的书,也许就会指出:第一,这件事其实没什么,我知道比这个更好/更坏/更怪的事;第二,那个所谓专家说的意见属于 xx 流派,而学术界对这派有很大争议其实他们已经过时了,比如获得 xx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 xx 理论,就是个更好的理论;第三,我估计此事将会向 xx 方向发展。。。有学问跟没学问是很不一样的。有学问的人能见怪不怪、见微知著。(天啊感觉自己跟没读过书似的。)
(二)读书人
专门研究怎么读那些看完之后能够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种智慧上升的感觉(哪怕是错觉)的非小说类的书。这种书有三个基本事实:第—,大多数人不看这种书;他们不是读书人。第二,如果真看了的,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看完。第三,即使看完了的,其中大多数人没有看懂。
举例:《卧底经济学》这本书并不是纯粹漫无边际的瞎侃。它的观点相当鲜明,主题很突出。此书反复强调一个概念,“稀缺”。第一章写星巴克卖咖啡的例子,为的是指出没有稀缺就不可能赚钱。第二章写有了稀缺你也未必能赚很多钱:哪怕附近只有你一家超市,顾客也未必会在你这里花很多钱买东西。你必须使用一系列的手段,甚至诡计,来让人掏钱。最典型的办法是对顾客实行区别定价。第三章到第五章写经济学家为什么喜欢市场,因为市场调节可以自动把稀缺的东西变得不那么稀缺!最后谈到市场为什么有时候会失灵。政府的有些政策,表面上为了公平,但客观上是促进了稀缺,比如说不让优质小学的入学市场化。第六章指出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并没有直正意义上的稀缺力量。第七章到第十章则是前面这些理论在当前热点问题中的应用。
有很多人总结过读书的技术。总结得最好的大概是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现在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关于这本书中阅读技巧的笔记总结。但在我看来,此书最牛的地方并不在于任何特殊的技术,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认为阅读有三个档次:为了娱乐而读,为了信息而读和为了理解而读。首先,只有为了理解某个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而读书,才值得认真对待。其次,读书应该以我为主,而不是以书为主。此书作者说,世界上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不超过一百本(并在书后列举了这一百本书),其他的书基本上读完就可以扔了。凡是真能做到以这样的精神去读书的人都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他们与那些藏书的书虫完全不同。
(三)强力研读
1、概述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提倡一种高强度的读书方法,更像一种态度和心法。和“刻意练习”相呼应。面向的对象是非专业读者的非小说类书籍。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和“刻意练习”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不好玩。没有寓教于乐的概念,是很严肃认真的,这种读法非常累。第二,用时少。没有人能长时间坚持这种强度。要把精力充沛而又不受打扰的时间留给最好的书。第三,不追求快。读书的一个关键技术在于对不同读物采取不同的阅读速度。对于处在“学习区”内的好书,应该慢慢地仔细读。
2、具体做法(核心技术是读书笔记)
1)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的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对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之中,我们大脑的全部带宽都被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而没有更多的余地去产生别的想法了?!坝哪侵橇5奶逑帧?,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2)读书笔记
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褂斜鸬暮檬榈茸盼颐侨ザ聊兀员始?b>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①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我习惯完全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用自己的话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不过,这种内容提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作者的逻辑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是分布在好几页之中。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②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除了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我们称之为“亮点”,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一方面,以后万一要写文章,从笔记里翻出来就可以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将会反复地在我们的大脑中出现,它们用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左右我们的思想,直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作者的哪句话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哪句话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应该把这样的东西突出记下来。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再把故事带走。
③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括号“【】”中,将来翻阅的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你还可以写下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也许它突然就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会想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 这些想法未必都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也许多年以后翻阅笔汇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④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真正新的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这个问题别的书是怎么说?有没有更新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这个结论?要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我现在使用印象笔记来整理读书笔记,这个工具可以把每一份笔记都生成一个可供别的笔记直接点击和引用的链接。我的笔记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链接,用于指出书与书之间的联系。如果你读得足够多,你会获得一种更难得的经历: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是这个说法,而过了几年之后有人另写一本书,引用更有力的证据,把整个结论给改变了。有时候你会赞同这个新结论,有时候你会反对。有时候你必须从几本书的几个不同结论中判断哪个才是最靠谱的。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其实都不对,只有你知道正确答案。
(四)电子书
其好处是可以自动抽取你的批注和书中所画的重点。读电子书一定要多批注。
(五)读书人的武功
强力研读要求满读,但是很多著名的读书人读书速度却都很快。这就是武功。因为对他们来说一般书里,新东西已经非常有限了。在读之前就可以预计作者在说什么。同一领域的书会越读越快。
对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书尽量采取听有声书的办法“阅读”。我每天上下班分别要开半个小时的车,正好用来听书。我停车之后几乎从不立即下车。我打开手机中的印象笔记把刚刚听过的这段书的笔记录下来。找到时间,我再把这些录音笔记整理成文字。我只听一遍。三十分钟的书,我的录音通常只有三分钟到五分钟。其中只有原书的精华才会被我复述在录音之中,剩下的是我的心得和评论。
十、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三个竞争者的故事
真正的创新是改变游戏规则,改变商业模式,“根本性”的创新,往往具有历史意义,一旦成功,会有很多后来者向你学习。最大的特点,不是“开放的头脑“,而是风险。
只有落后者,光脚不怕穿鞋的,反而可以冒险。冒险至少还有赢的机会,不冒险就输定了。所以,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
第一个:20世纪40年代,通用公司是最高调的领先公司。德鲁克在通用呆了一年半,完全了解了公司的各方面,并且收获了通用成功的秘密,并建议其实行分权改革,但被拒绝了。于是克鲁克跑到日本,日本汽车公司接受了他的思想,并迅速崛起。
分权的思想是从通用提炼出来的,但仅仅有思想不叫创新,敢用才叫创新。
第二个:朱兰是美国人,提出了“质量控制”的说法,其主要思想是80/20法则。这个理论在美国没有人认同。后来他被邀请到日本。这个思想被运用到了日本的制造业。
由第一、第二个故事可知,落后者向领先者学习根本不是竞争的常态。后来者创新,后来者引领新潮流,是竞争中的一般规律。
第三个故事:帆船比赛特别讲究“落后者创新”。在1983年的一场比赛中,美国队刚开始领先,澳大利亚队觉得继续下去必输无疑,便改变航向,希望能碰上有利风向。如果美国队跟着变,那么赢的还是他。但是美国队的船长却选了相反的方向。最后冠军易手。
十一、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是明知道很可能失败却还要干。这帮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善于计算概率,而是因为他们过度自信。
损失厌恶指出,当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它甚至可以被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
人生面临着一个风险悖论。如果你一辈子小心谨慎,干什么都谋定而后动,你的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儿。而如果你勇于承担风险、大胆尝试,你可能会特别失败,但也可能会特别成功。
过度自信的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平均而言,他们比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
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吗,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当那些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还在苦逼地计算得失概率的时候,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郁么多美女最后落在了各方面条件非常一般的男生手里。如此算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它的运行规律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也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要死的话也会死得非常快,但只要他们没死,只要他们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十二、夺魁者本色
决定是否喜欢竞争、是否适合竞争,有最多科学依据支持的答案是,看手相,具体来说是无名指相对于食指的长度。而且是无名指比较长。但研究者认为生理因素大约只能解释40-60%的竞争力,后天教育和文化传统仍然有作用。
男女差别
男人在决定参与比赛之前并不在乎失败的风险,可是竞争中一旦遇到指折就容易放弃。女人却总能合理地评估竞争风险,一般不爱竞争,但是―旦参与了,就算遇到挫折也常常能坚持下来。
竞争激素
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或冒险,是有一种激素——睾酮,这个天然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决定的。男性有睾丸可以分泌,但是肾上腺素和卵巢也分泌。一个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可以反映在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上。睾酮水平相对雌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于食指就越长。
战士和颤士
决定一个人喜不喜欢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睾酮水平。而决定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时的状态,是COMT基因。这个基因是编码一种负责在大脑前额皮质中清除多巴胺的酶。这种基因有两种变异类型:一种产生快酶,能够快速清除多巴胺,另一种产生慢酶。多数人同时拥有两种酶,但有的人只有其中一种。如果是快酶,那么你面对压力就很容易保持一颗平常心,称为战士。反之,就会惊慌失措,称为颤士。战士在战时表现超过颤士,颤士在平时表现超过战士。且颤士的平均认知能力和智商都超过一般人。然而竞争有两种。一种是有限博弈,强调爆发力,更适合男性和战士参与。另一种是无限博弈,讲究持续力,更适合女性和颤士参与。
十三、打游戏的三个境界
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心理需要:一个人在现实生活很平庸无聊,而在游戏中却可以呼风唤雨、横三千军。
打游戏有三个境界。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如果你随便玩,你只能体验到小小的快乐。如果你陷入即时正反馈系统不能自拔,你会获得更大的乐趣或痛苦。只有你进入更高的境界,你才能成为游戏界的泰格·伍兹。
第一个是好玩。首先是“现实感”或者是“超现实感”。一个游戏让人觉得好玩,凭的就是它能让玩家特别逼真的“做事”。一个游戏要做到有趣,还需要“随机”。人的天性喜欢随机性、热爱小意外,好赌。对于这种游戏玩家来说,游戏只是消遣和点缀,他们浅尝即止、走马观花。
第二个是追求成就感。即时正反馈是游戏上瘾动力学。即时的回报会给做事的人一个正反馈,使他更投入地继续工作,这种正反馈一旦运行起来,只有人的生理极限才能限制工作强度。而玩家一旦陷入这种即时正反馈系统之中,他就成了游戏的奴隶。
第三个是体育和科学的境界。他们不是玩游戏,而是“训练”甚至是“研究”游戏,追求的是技艺。
十四、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也就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弱联系”的理论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强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你自己本来也有可能发现;弱联系告诉你的有用信息,他要没告诉你,恐怕你就发现不了。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
风险投资的最佳合作伙伴,应该是一个从来没跟你进过同一个大学,从来没跟你在同一个公司工作过的,而且跟你不是一个种族的高学历者。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
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
一、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他认为女人的牙齿少于男人)
破解世界有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看书,从已知推未知,只要掌握基本原理,似乎在理论上你就应该能推导出所有的现象??词檠Э蒲Р⒉蝗菀住U嬲蒲У娜瞬坏枚运е兜贡橙缌?,还得能举一反三,乃至于用这些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能活学活用才是真本事。
另一个办法是直接上手干。因为现有的科学原理远未完备且复杂现象涉及的数学计算和各种相关因素多到根本不可能用理论推导的情况。
科学知识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知识,其有一个很酷的性质:只要学会了一般原理,就能解决无穷多表面看来千奇百怪的问题。哪怕问题是全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能用旧的知识解决它。掌握科学知识的人有凭借理论推导就能破解世界的力量。
二、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
判断一个物理理论的好坏不在于这个理论是否符合人的直觉,或者是否足够漂亮,而在于它能不能做出预言。物理定律应该适用于所有时间和地点,所有事件都必须精确地符合物理定律的数学方程。
物理学具有两个逻辑。一是必须处处管用,以至于上帝存在也无事可做。二是必须不但能解释已知的现象,还能对未知的现象做出预言。
三、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
科学的态度是检验。单个案例总是偶然出现,不具备可重复性,从而无法让人信服。
四、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
现有的科学理论已经能够很不错地解释整个世界,似乎并没有哪些事情非得用人有灵魂来解释不可。
科学家不关注灵异事件,可能不是傲慢,而是这些事件很难认真对待??蒲а芯康牡谝徊绞侵ぞ?。除非能够大规模地重复验证一种灵异现象,才有可能让科学家认真起来。
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如果科学家想要研究某个因素对人的影响,往往无法直接做实验,而只能采取搜集案例做统计分析的办法,这个方法叫做“流行病学”。但其结果远远不能作为最后的科学结论。
一个好的研究应该不但能印证人们心目中已有的观念,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五、摆脱童稚状态
科学家强调事实??蒲Х牌舜右惶鬃罨镜恼苎С龇⑼频妓薪崧鄣某⑹?,改为在每一个领域内就事论事地搜集事实。科学家其实不迷信任何理论——很多情况下他们完全用不上绝学,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把事实搜集在一起,就好像集邮一样。只要有证据,反驳一个理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想用证据建立一个理论就要困难的多。只有运气好,才能在大量事实中发现一些规律,然后不断形成科学理论。
最简单的规律叫相关性。相关性研究知识科研的初级阶段。但它也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维本能?!耙怀簧咭昱虏萆?,是人这种动物最自然的思维,而使用大规模统计发现实在的相关性这个简单的科学方法,是我们摆脱童稚状态的第一步。
发现相关性足够发表科学成就,但相关性结论并不能指导实际生活。有相关性未必有因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要发现因果,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当不能做实验的时候,就只能进行流行病学,也就是被动地调查。最容易的流行病研究是回顾性的问卷调查。这种调查的难度在于病人的记忆常常不准确,甚至是有偏见的。一个更可靠的方法是前瞻性调查。但是需要多年的研究。要想从流行病学中发现因果性,就必须尽可能的统计各种影响因素。
好的科学除了证明因果关系外,还必须有一个机制,得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相关性思维和因果性思维只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的真正关键在于发现机制?;铺岢隼粗?,这个机制中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可验证的。有时候这个过程也会反过来,也就是用现有的机制去推现象,再去寻找证据证实。但探索未知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证据,然后谋求建立因果关系,然后是提出机制。
六、怎样才算主流科学
一个论断想要被科学界全面接受除了要求超乎寻常的证据,还必须有一个机制??蒲б蠼馐?。
“主流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故步自封甚至以权压人的代名词。但是主流科学并没有打压任何人,也没有做错什么。科学研究是一个充满争论的过程??蒲Ъ乙遣徽?,科学就死了。
必须得用现有的理论去解释新理论才算主流科学。什么新东西都得从我这里长出去,这是科学的态度。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建立一个高效而严谨的学术体系。才能确保一个实验结果可以经得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复,一个技术可以随便复制使用,既不要求使用者道德高尚、人格完美,也不要求他掌握什么不可言传的心法。
七、科研的格调
所有学科都有“道”,盖尔曼的格调论和费曼的鄙视,是不客观的,但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人如果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他将无所适从。也许要想干好一行,就必须爱这一行。而爱这一行,就意味着“不爱”其他行。所以一个科学家应该学会从心理上“鄙视”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学科。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但是科学家是主观的。最好的科学家甚至可能是极端主观的。有爱恨、敢说不,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八、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
目前大多数的心理学是“喝一口”的心理学,而不是“喝一瓶”的心理学。其实验的弊端是只做一次而且还是在实验室里,而没有进行重复验证性实验。
九、医学研究能当真吗?
当一些问题产生争议的时候,我们应该:
1)以最权威科学家,比如诺贝尔奖得主或者《自然》上的论文的意见为主。
2)科学家中的“主流”意见(如果“主流”真的存在的话)为主。
3)以最新发表的意见为主。
4)别当真,科学新闻可以当娱乐新闻看。
所有搞医学研究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个秘密:医学研究根本不靠谱。
科学家是有偏见的。他可能为了拿资助或者发表论文而追求某些效果。采取不同的数据要求、是否进行多次重复试验都会影响结果。
大多数人对科学有两个重大误解。第一,认为科学研究绝对真理。第二,认为每一项科研都是在生产我们日常决策的答案。真实的科学研究其实是一个充满曲折,甚至有时候错进错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科学的野心其实比公众设想的小。很多论文不严谨甚至错误,并不表明科学没有正确答案,只是表明得到和判断正确答案并不简单。
科学是成年人玩的东西。我认为抱着谦卑的情绪去“仰望科学”是个错误的态度,正确的视角应该像下棋一样,是俯视。
十、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
所有物理定律,乃至所有科学理论,都只不过是主观模型。物理学革命其实就是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科学从来不直接追求那个“最后的,真正的现实”,而只是不停地用不同的模型去模拟现实??蒲а芯看永床簧婕熬哉胬?,它研究的是“有效、有限的真理”。
用模型来预测未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越复杂的模型就越困难,而且越细致的未来就越不好预测。不要特别相信那些复杂的模型能对未来做出的复杂预测。
科学家玩模型最大的目的其实是想解决小问题,是想通过模型来发现和证实一些小机制。所有玩模型的科学家都知道自己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