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人的命运底色是悲剧,有多少人能挣脱这套让自己沉入海底的枷锁?
现实是,只有极少数足够幸运、聪慧的人才得以奋力自救,离海上岸。绝大部分的人,或早已沦为鱼鲨之食,或正在承受窒息之苦,或刚把头探出水面,却只看见一片茫茫大?!?/p>
现实是,属于绝大部分的我们不但自己无法挣脱,还把下一代也给拽入海底……
刚上映的《涉入愤怒的海》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电影结束后,本来很想用力鼓掌来表达对这部电影的敬意(我内心这么做了),但这样无疑显得格格不入,只好用另外一种方式——看完所有工作人员的名字、听完最后一句片尾曲,默默地成为影院最后一个起身离开的人。
但这样还远远不够,于是,决定写下这些,希望更多人通过观影,能觉察到或许原生家庭带给自己、以及下一代的枷锁,并找到自救之路。
(一)警惕“我为了你,付出了XXX”的人
这样的人,用最近学习的心理学术语解释就是——妥妥“全能自恋型”人格。
什么叫全能自恋?很简单,就是“我太牛B了,你好都是因为我,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闭庋娜?,具体表现形式有:
以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在对待别人,以自以为爱的方式爱对方,却完全看不到真实的对方,看不到对方的喜怒哀乐和实际需求,沉浸在满满的自我感动里。
内心有一套顽固的剧本模式,一旦别人走出了你的剧本,就要发狂,崩溃,甚至毁灭,不惜伤害对方,伤害自己,伤害所有人。
不相信所有人,只相信自己。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相信。
所有行为的背后真实的驱动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
剧情一开始,主人公娜娜的爸爸老金就昭告了,“他这一辈子,都在为女儿活。”出海打渔赚钱,拼死拼活,为了给孩子去日本留学。
几年没联系,前妻一通好不容易打来的电话告知“女儿失踪了?!崩辖鸩偶磺樵干砀叭毡荆豢蓟贡г勾诵械⑽笞?,第二天又忙着打卡拍照。似乎女儿失踪的事全然不重要。
在看到女儿身中17刀流血过多而死的冰冷尸体后,没有像前妻一样悲伤,而是恶心到呕吐;在得知她死前与多人发生性关系,疑似被男友杀害的噩耗,才如梦初醒,在女儿死去的衣柜里疯狂撞头,痛苦哀嚎,甚至暴打和女儿的死毫无关系的警官来宣泄情绪。
事后,和警官喝酒,他说了几件事,一、女儿太懂事,想和自己说几句话,在身边一等就是好几个钟头。二、女儿去找妈妈,被妈妈抛弃后又自己坐好几个小时的车回来。警官说,那她肯定很受伤。老金想也没想:这倒也不至于,丫头皮实得很。三、女儿的死太丢脸,因为他老金——一船老大,女儿居然被杀了,还被强奸,这是耻辱,奇耻大辱,全岛都得知道,此仇岂有不报之理!
老金决定去找娜娜的男友李苗苗。终于蹲到后,却被他骗得团团转,气急败坏的他认定凶手就是这玩意儿,再找时得知他已光速回国。这更落定了凶手之实。女儿的后事扔给他妈,自己一心一意找凶手报仇,一洗雪耻成为该剧的核心故事线。
从这些叙述不难看出,老金是极端的全能自恋型人格。女儿似乎不如赚钱重要,但他确实又在为女儿赚钱,女儿的死太伤心,但没“我没面子”这事儿更重要。
所以,他的复仇,并不是为了女儿,而是为面子,为了证明自己,——为了他自己。
在几经辗转,老金终于在楼顶抓到“凶手”,孩子也害怕了,“叔叔,我没有杀人,我知道你女儿所有的喜好,她和我在一起很开心,我怎么可能杀了她?只是,你们就是不愿意相信好人……”老金一听更怒了,必须要同归于尽。
怒点在于:1. 他居然知道我女儿的喜好?我都不知道,这在我的剧本之外 2. 他怎么可能不是凶手?这个骗子还想再骗我一次?这更在我剧本之外 3.好人?你是好人,难道我才是恶人?一起毁灭吧!
当然,俩人没有毁灭成功,意外获救的他们分别逃脱,老金的追凶再次进行。
最后,老金终于知道了真相:杀死女儿的凶手,不是他以为的李苗苗,不是女儿自己,而是……
事实很残酷——酿成他女儿彻底悲剧的始作俑者,是他自己。
在墓地里,他彻底崩塌了,从肌肤的每一寸到心最深深处。
原来,自己一直在以以为的方式爱女儿,却不知道,幼小的女儿一直躲在小小的壁橱(自我搭建的安全岛)里,整夜整夜地画太阳和孤独恐惧对抗,整夜整夜地不睡觉只为等自己……
他是一座孤岛,他把最爱的女儿,更是远远地抛弃在另一座孤岛。
老金扮演的父亲,正是国内大部分父亲和丈夫形象的缩影。这类人群画像的心理术语一直理直气壮:
“我辛辛苦苦赚钱,让你接受最好的教育,你还要怎么样?”
“你要的钱我一分不少,你随便买喜欢的包包和化妆品,你还要怎么样?”
但除此之外,孩子什么时间喝奶,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理发,什么时候摔了一觉,在学校热爱什么遭受了什么他一概不知。
另一半的的憎恶喜好,家里的一日三餐,家务琐碎,内心的柔软脆弱,情感期许,他更置身事外的全然淡漠。
这样的人,不但全能自恋,还有着顽固的“封闭自体”人格,在外人看来,他就享受这种孤岛的状态。
其实,事实是他并不自知自己是一片毫无生机的孤岛。更可怕的是,与他亲密的所有人,一同都被拉进死亡气息浓烈的暗黑之地。
(二)警惕对你不闻不问,却凡事为你兜底的人
李苗苗的母亲景岚,就是这样的人。凡事都为儿子兜底,极度溺爱。
同时,雷厉风行,有钱,高知,聪明,勇,极具掌控力。
她的出场充满了焦点力。一袭红裙,硕大的香奈儿耳环,高速路上急刹车,再主动上到老金的车里,一沓钱豪掷。
直接了当却又句句攻心:“那是刀吧?我是李苗苗的母亲,你找不到他的。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也不知道真相如何。给我三天时间,我会找到他,但会交给警方而不是你,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人捅死,你说是吧?!?/p>
当然,她是骗子,怎么会交给警方呢?很快,她找到了儿子,把儿子带回家,同时打通关系,办理签证,准备和孩子一同出国。但老金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可是全能自恋啊,怎么可能相信她呢?
老金破门而入,只是头脑太过简单,被景岚骗进地下室。
景岚一边和警方打电话,要求警方把老金带走,一方面让司机赶紧把儿子送去机场。同时,她也做好了随时去机场的准备。
景岚暂时得逞了,儿子确实被送走了,老金被警方带走了,她也马上开车去机场了。只是,戏剧出现了,在老金去警局的路上,遇见了景岚的车,警察决定临时改变路线,跟着景岚,景岚发现了,紧张,于是打电话给儿子,儿子不想接,直接挂了。下一秒,警官给景岚电话,景岚也不想接,直接也给挂了。
发现了吗?母子俩处理问题的模式一模一样——“当事情走出了内心剧本,逃避是唯一的宿命”。这类人十足聪明,一直要求掌控权,并极其享受凡事尽在掌控的感受。
但他们忽略一个客观真理——没有人能一直掌控一切。
当他们遇见了不想看见或者不知如何处理的事件,第一时间,就是逃避。虽然他们眼睛大着呢,但谁能叫醒装睡的人呢?
接着是电影最具戏剧冲突和隐喻色彩的一幕——龙卷旋风,天上下起了鱼。
当漫天的鱼在昏天暗里和电闪雷鸣中交织堕下,当尾随景岚的警车撞到景岚的车再撞到李苗苗逃向机场的车,当老金挣扎着逃出警车,并惊喜地发现李苗苗的头盔,当景岚被车压住无力动弹,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老金逮住并像死尸一样被拖走,她用尽生命的力气,撕心裂肺、嘶声力竭地哭嚎,求他放过。作为一名新晋母亲,那一瞬间我着实被带进了角色,此时,要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即将任人摆布,被刀捅死或者蹂躏致死,这种痛简直是生命无法承受的炼狱之苦!
景岚自信她有能力一直为儿子兜底,而且,她确实是这么做的。她也自认是一头心狠的母狼,必要时要见血的母狼。但此时的她,彻底懦弱无力,如同任人宰割的羊羔一般,在倾盆大鱼中的一句一句地惨叫,可,就是把天空叫穿,也无法改变李苗苗的接下来的命运。
可笑可悲的是,从她找到儿子至送儿子离开的一刻,她都没有搞清楚,儿子有没有杀人,或者,她根本不想知道。又或者,她觉得知道了也没有意义。
因为为儿子兜底,就是她认为爱的方式。
夯实物质条件,用钱解决孩子造的恶,实在搞不定就逃避是景岚的三板斧。
除此之外的所有,哪怕,儿子的心已经千疮百孔,不重要。这是她无力探索的无尽远方。
(三)警惕对你情绪浓度和占有欲拉满的人
有相当一部分女性享受这样一句话:“你是我的女人?!?/p>
说这种话的人,爱你的时候总是过分用力,情绪浓度和占有欲统统拉满。为你写诗,为你摘星,为你花钱,为你疯狂,为你许下一辈子的诺言,只允许你为他绽放。
尤其是年轻的女孩,没看过几个人,没经历过什么事儿,再碰上极度缺爱的,大概率绝对沦陷。娜娜就是这样自以为是地爱上了李苗苗并相信被他爱着。
这样的人,有三个最明显的特征:自私、没有底线、极具伤害性和报复性。
但这一切都带着狡猾的面具,在恋爱初期不会显现端倪。女孩只会被“你是他的女人”无脑迷倒。这句话,翻译成他的话,等于: 你是他的商品,你属于他。
这样的爱,带着病态,又让人上瘾。娜娜第一次惊讶又满足地看着李苗苗扔掉了她的鞋。因为这一句诗太精彩: 我嫉妒你的鞋,因为它们把你从我身边带走。
沦陷在诗中,很快就会不满足现实的平淡,一旦对方不再持续高涨情绪,娜娜就变得疯狂,暴怒,决绝。这背后的底色依然是缺爱造成的恐慌,不知所措和试图抗争。
为了激发李苗苗的爱,娜娜选择和李苗苗的室友在一起,果然,娜娜成功了??墒矣言庋炅?,他喝下了李苗苗煮下的复仇方便面——里面有他心爱的宠物龟;追李苗苗时摔在了李苗苗故意甩过来的滑板上,磕掉了一颗牙。
可见,这两人为了占有对方,或者被对方占有,都不惜把别人当牺牲品。
李苗苗极具占有欲、自私、没有底线、极具伤害性和报复性还体现在:
一、为了重获娜娜的爱,当着面把自己的门牙翘掉,雪淋淋的大牙拿在手里,吓得娜娜瞪大双眼,但李苗苗成功了
二、儿时希望爸爸带他玩,当奶奶的病阻碍了这个目标时,幼小的他断送了奶奶的生命
三、儿时不希望爸妈离婚,把青蛙炸得血肉横飞,吓得父母暂时不敢离(但最终还是离了)
四、觉得父亲后来生的女儿分走了他的爱,在一次目标性蹦床后,他三岁的妹妹摔成了高位截瘫
五、从日本回来后,送给妹妹一个带着毁容药汁的日本恐怖娃娃,把爸爸弄得再次妻离子散
很多人在影评写到,李苗苗是天生恶童。我不太同意,刨除天定业力的因素,孩子本心是自发光明的,造成这一切果的因,都来自他的父母为他谱写的悲剧底色。
在年幼的李苗苗第一次酿成大错后,他的父母并未做出任何行动,甚至没有责怪他,更没有引导正确是非观。也难怪,他父母自己都没有正确的是非观。
这一切,都为恶的种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能量,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狂放不羁。
(四)警惕对你和气实则阴狠藏刀的人
如果说李苗苗的母亲够狠,那么李苗苗的父亲李烈不仅狠,还够阴。
这样的人表象总是带着笑意绵绵。一开始,老金为了复仇闯进了李烈的豪宅,两人一番打斗,在了解到目标是儿子李苗苗后,李烈反倒有一身置身事外的轻松,“他不会躲到我这来的。”、“你走吧。”显得平和易近。
而后,虽然看起来置身事外,但他一直暗中盯梢,派下属给孩子的车装上GPS,和警官信息高度统一,了解局势的所有动态。他的前妻景岚了解他,却还不够了解他。她认为李烈恨儿子,希望儿子进警察局,却没想到,李烈早已活在对儿子的恨意里,这恨意,剑拔弩张,在内心咬牙切齿??杀砻婊沟梦痔迕妫俺鲆桓贝雀傅淖炝?。
事实是,他想借老金的刀,彻底除掉儿子。
好一招借刀杀子。不过,被老金血淋淋地当面拆穿了,顿时,他恼羞成怒,彻底崩溃,终于放弃伪装,冷笑承认,“没错,我就是想让他死,凭什么,花着老子的钱,杀老子的妈,害亲妹妹……”他把对儿子的恨,一股脑全发射给了老金,文弱企业家瞬间化作凶残杀人犯,他嘶吼中,挥动着手里的工具,势必要弄死老金——真相居然被识破,在老子的剧本之外,一起毁灭吧!
当然,老金没被李烈毁灭成功,李烈自我毁灭了——他倒在了自己的手里。
(五)身为孩子,请停止向外索爱
纵观影片,我觉得最触动的地方有两个,第一,周迅在车底嘶吼哀嚎;第二,就是片尾,娜娜用爱艰难地造句:爱?……没有。
这是一个太让人心疼的年轻女孩,母亲不要她,父亲在以自以为爱她的方式爱自己。
为了获得爱的人信任,不惜以结束生命来证明,可没想到,对方不仅不感动,不救她,还逃之夭夭……
我能想象到她的绝望,那种痛,和砍在自己身上的十七刀相比,不值一提。在生命结束前的几个小时,她没有向任何人求救。因为这个世界和她毫无联系。她的心脏,在李苗苗离开的那一刻,已停止跳动。
谁能来救她呢?虽然她的心死了,或许,在她的心里住着的那个小女孩还没有。
于是,那个小女孩爬进了壁橱,用自己的血开始画起了太阳,她还有一丝微薄的期望:等待爸爸……
可悲的是,娜娜忘记了,全世界还有一个人可以爱着她,那个人可以无条件、全身心爱着她,永远追随他。只是,娜娜抛弃了她,那个人就是——自己。
当我们不幸,醒悟到并没有爱我们的父母、爱人时,请牢记,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爱自己。
自己的心,才是这个世界最强的?;ど?,它永远毫无保留,忠贞不渝。
只是,它只能安静地待在一个角落,等你唤醒而已。
(六)孩子心理障碍的根源——父母
很多影评在说,这个电影讲的是原生家庭以爱为题在行凶,旨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我想做一个补充:孩子本无碍,父母惹尘埃。
虽然已分节讲述了老金,景岚,李烈不同心理障碍,但他们都有很明显的共性——对自己的心理障碍毫不自知,并把其如同传家宝一样传给了孩子。
虽然在片尾,字幕说明老金终止了打渔事业,把毕生积蓄捐给了青少年心理中心,但我觉得他更需要的是自我疗愈。孩子的死已成事实,可他的生命还在继续,如果不把全能型自恋、自我封闭客体这些心理障碍疗愈好,如果再婚,同样是问题。
在大众视角,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最多就是爱的方式错了。
我不认为,天底下,就是有很多不爱孩子的父母。如果细数,可以举出100个例子。
他们假借爱之名义,实则变相爱自己。
轻者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塞给孩子;不顾孩子的天赋、身体,鸡娃鸡得天昏地暗;重则为了自己苟活,强行结束孩子的生命。
……
如果幸好,你是一个爱孩子的父母,那么,最后来浅谈一波我们到底如何爱孩子?
仅分享我自己的观点:
第一步,勇于正视与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可能留下的枷锁
第二步,通过各种路径学习、找到枷锁之匙,解开它
第三步,离开桎梏之海,疗愈枷锁留下的伤疤
第四步,沐浴在正能量的阳光中,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太阳,温暖他,但不刺痛TA;照耀他,但不闪瞎TA。
愿我们都能开启自我疗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