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一个常去教堂的人,我最开始听到的是"性恶论",人是有原罪的,因为我们祖先亚当夏娃犯了罪,我们作为她们的后代生来就带着原罪。甚至还举了个婴儿吃奶,恶意咬掉母亲乳头的事情来佐证,听的当时我年纪小就觉得糊里糊涂,有点难以想象,甚至脑子里有种寒意,但过了不久就开始遗忘了。
后来在学校里听到"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也没有想太多,就吸收了这个观点,嗯嗯,《三字经》里这么写,老师这么说的肯定就是对的了??墒枪瞬痪?,就又听到老师介绍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提到:"荀子有性恶论。"荀子谁啊,不认识,还是人性本善,让人觉得舒服,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下意识的忽略"性恶论"。
但越是忽略,却越经常听到这个观点,之前提到我是常去教堂的。小时候妈妈经常用钱和糖果诱惑我去教堂,而小小年纪贪吃的我,就一次又一次被妈妈哄进教堂,去的多了这个观点听到的就多了,"人性本恶",当然我还是很不喜欢听,但听的多了也会下意识在脑子里想人性到底怎么样。当然我也就是这么想了一下,小小年纪的我,最开始想到的是玩,哪会那么深沉地去想那样深奥难解的问题。
02
再后来我大点开始迷上了电视剧,每一次看电视剧里总有穷凶极恶的坏人。她或他很坏,总是去破坏男女主角的幸福,各种逼迫搞破坏,真的是太讨厌了。印象最深的《封神榜》里苏妲己,里面她多坏啊,发明各种残酷的刑罚逼迫里面的忠臣,各种酷刑令人发指,难以想象。但她生来就是个坏人,不是,原本的她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是后来才变坏的,或者说是各种环境和人为因素造成的。
对了,后来我又开始迷上各种脑残言情小说。有的言情小说根本没有是非观,或者说没有三观可言。怎么狗血,怎么曲折怎么来,但对那时的我来说,这种情节看的好爽啊,令我心情舒畅,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太过瘾了。至于是非观,那是什么?我又不真的去犯法,只是看看又有什么关系,于是我就这样沉迷在言情小说里好几年。其他的先不说了,就说里面的故事情节吧,如果男主角是坏人,似乎他遇到了女主角就变好了。至于男主角为什么是坏人,那是作者给男主角添加了许多童年苦难,历经各种黑暗和残酷,不就变坏了么!遇到女主角,就像抓住了一份阳光,在经历各种挫折以后就变好,最后在一起欢喜太团圆。当然如果是女主角,她小时候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她最后一定还是坚强乐观的,于是高高在上的男主就被女主吸引了,抛弃了身边的白富美,和女主在一起了。
看了这么多小说和电视剧,我曾一度疑惑为什么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会变得那么坏,有的人却不会,仍旧那么善良,坚强?为什么,到底和什么有关?
小说似乎就是这样,小时候遇到挫折,如果原生家庭里也是不美满的,似乎就容易变坏,人似乎就是脆弱,很容易受影响。有的人似乎可以说"人性本恶",因为一点小事都有可能变化;而有的似乎却是"人性本善",不论他遇到怎么样的挫折,总是那么坚强和善良。但为什么不一样,或许是内心的坚持不同吧!
03
其实,对于"性恶论"和"性善论",我也明白最初人性不能用简单的善恶来概括说明,它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
听说过一件事,一位母亲有一个精神病的儿子,但她长期用爱和感化,就使得儿子变的和正常人一样。似乎类似鸡汤了,但我觉得就是这样,人原本都是一张纯白的纸没有善恶之分,就算有无意识的恶意之举,但如果你通过后期爱的长期影响,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内心善良,意志坚定的人。
而经历糟糕的事也不是变坏的借口,变坏更多的是内心的虚无和无爱。那么多伟人在经历错待和挫折之后,仍是对世界和他人充满爱,是上帝在造他们的时候多吹了一口充满爱与信念的气吧。人性本无,你呆在爱的世界里,汲取了爱的力量,你就变成了善。不想说久呆在恶的世界里会怎么样,只想说,你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爱与信念可以成为你的力量,只会变强,不会变坏。人性本无,靠的是后天养成。
第一次写这么多字,但感觉写到这里时写了太多的废话,连自己最开始的主题都偏离了,文章调理也不清晰,但好歹是花了好长时间写的文章不忍弃,下一次要努力,先找准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