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是典型中国文化中的概念,但我个人认为它不是独立于西方学术体系之外的名词。所谓的 “ 局 ” ,就是人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资源,则是西方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如今消费者定价是商战的趋势,尤其是边际成本可以递减的产品,采用消费者定价策略,可以从供大于求和供小于求两方面划分。
当供大于求就是企业占定价权的弱势地位,所以多余库存逆向通过客户出的低价变现;供小于求就是企业占定价权的强势地位,所以通过拍卖或类似的形式将商品价格最大化。
生鲜超市钱大妈每天晚上七点开始打折,每半小时将一次折扣,八点半左右是七折,大概是到十点多还是十一点价格为零,随便拿,根据观测,一般都是在七折的时候商品就全部清完,下班晚的人享受到优惠,店铺又没库存,这是不是也是拍卖一种。
我再说个定价失败的故事吧。
十几年前,出差路过一个高速服务区,顺便在那里吃了顿自助餐,当时那家饭店的价格非常便宜,8块钱(忽然发现通胀好厉害),当然,也没几个菜,味道也一般,混顿饱饭而已。两天后,我又路过那家服务区,还是那家饭店,涨价了,20一位。
这个价格涨幅很大,我一问,当天才涨的价。有几个人看到涨价了,也在犹豫。
要付款吗?
我说:别急,我先看看。然后,跑到后面看到增加了几个菜品,竟然还有排骨、四喜丸子,然后毫不犹豫付款,端起盘子直奔排骨而去……
忘记吃了几份,最后服务员忍不住把我赶走了。反正吃够本了,得意而去。其实,饭店把增加的菜品做个产品线定价,或者捆绑成套餐定价,就很合适,偏偏要学当时流行的自助餐,供求关系决定价格,那你涨价就别怪我找这些规则之缝咯。
还有几个拍卖,也很有意思。
逆向拍卖,在政府采购里面就有电子反拍,供应商自由选择参与竞价,竞价时限到达后,采购人与出价最低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这里,实际消费者等于采购人。
不过,我感觉最好玩的是未来,可以把消费者定价,用到各个方面;还可以为消费者定价节省时间,做成一项生意。
比如我要去一个地方,无论旅游、探亲访友,还是商务活动,大约什么时间到,在出发前,就在网上发布一个逆向拍卖信息,寻找价格优惠,档次合适的酒店,合适的饭店,合适的交通工具,合适的活动安排。
是的,旅行社已经做了基于景点的代理逆向拍卖,那么商务活动呢?好像还没有人搞。你知道这些经常出差的人,机会成本很高,那么,他的消费者剩余就一定比较多,是不是可以做呢?
荷兰式拍卖,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里面,采购方一般都会设置最高限价,价低者得之,这和荷兰式拍卖雷同,不过,买卖双方的身份是反的。这让我觉得,也许有一天,农民兄弟会在抖音上一边拍着自家的西瓜,一边喊:“现在十块钱包邮了啊,吃过午饭卖八块了啊,今天卖不出去就直播吃瓜了啊”。
维克瑞拍卖也很有意思。
还拿卖瓜举例,农民兄弟直播让你看看要卖的西瓜,让你听听拍西瓜的声音:“这个瓜多少钱,你说了算啊!报价最高的,次高价就能吃到了啊”?!坝腥顺鲆豢榍税?,哇~这位兄弟出一个亿了啊,哎呀有人出九千万了啊,那位出一个亿的兄弟呢?别走,别走??!”
总结一下,“破局”主要讲了两件事,一、任何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破”而非“立”;二、破局的智慧渗透在每一个???、每一讲中,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