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蜜读团队
他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们心怀阳光、执着勇敢;他们是文学的信徒,书海里的书虫,梦想的践行者。志在开发让人更轻松、更简洁、更高效的阅读方式。
这本书是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波兹曼教授,对后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波兹曼认为由技术而带来的媒介变化,如印刷术到电视,会对人类的思维、思想、文化等等方面产生冲击。
为什么书名叫娱乐至死?
可以解读为两种寓意,一种是我们正走在向死而生的娱乐化道路;另一种寓意是娱乐摧毁了我们的文化。
在娱乐至死的序言中,波兹曼提到两种重要的预言,一种是乔治·奥威尔在《 1984》一书的预言:人类会因为思想管制而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是受制文化;另一种是作者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一书中预示的忧虑:人类因为崇尚技术,而丧失思考能力,人们在享乐中失去自由。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人都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一种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的游戏的庸俗文化。
换一种说法是,奥威尔担心我们所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波兹曼认为,现代社会,电视让内容的一切倾向娱乐化,这种娱乐化的会话方式让文化失去了生命力。这就是娱乐至死的时代。
这个观点消极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这本写于 30年前的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洞见力,仍然极具生命力和穿透力,将你我刺穿,引发我们的思考。接下来,让我们在文字中体会波兹漫的担忧和警醒。
波兹曼认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也就是公众话语的方式,会决定传播信息的内容,从而影响思想的表达。
不同的时代,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不同的会话方式。作者着重分析了三种不同媒介下的会话形式:口语形式、印刷机书面文字形式、电视时代的会话形式。
从口语形式向印刷机书面形式转变时,会有哪些影响呢?简单来说,书面文字可以反复审察、思考。只有当书面文字把口头语言保存下来后,才诞生哲学、逻辑学、科学等等。
随着印刷业的衰落、电视文化的快速发展,电视这种媒介,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形式,也就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其他机构都需要重新定义内容,以适合电视的表达方式。电视将严肃的文化转变为无能荒唐的文化,它的核心是取悦于人。
举一个例子:一个重达 300英磅的胖子,在电视上演讲。即使口才再好,也难免淹没演讲中精妙的逻辑和思想。从这个例子看,电视的会话形式是以视觉形象进行的。因此,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
这种会话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该书论述的观点:会话方式会随着媒介的变化而变化。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老师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信息是对事物的具象说明。
在此基础上,波兹曼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内容进行再创造,比如加上情感、故事等等因素。相比“媒介即信息”这个观点来说,“媒介即隐喻”更为准确。因为媒介是以一种非常隐蔽的、更有力的方式定义现实世界。
为了更好地理解媒介是如何隐蔽、如何有力地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的,可以看一个例子。
比如钟表这个表示时间的媒介。人类原本通过感受自然来理解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发明钟表之后,我们由享受自然的人变为了被时间奴役的人。我们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大自然的权威被取代了,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
还有更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眼镜的发明,让人类不再视自身的缺陷为最终的命运。
例子很多,我们想不到,在于我们根本不会去观察、去思考。波兹曼说,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方式,也就是隐喻?!耙鳌笔鞘裁匆馑寄兀渴橹姓庋担?/p>
“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事物实质的方法。”
关于隐喻的叙述,让我想到另一本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所写的《象与骑象人》。其中有一段话,非常有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隐喻。
乔纳森·海特说,人类需要用比喻来思考。我们对新事物或复杂事物的理解,是借助于已知的事物与前者间的关联。臂如,一般来说,我们很难用空泛的角度思考人生,但如果用“人生有如一段旅程”这样的比喻,我们就会理解人生大致是个怎么回事了。
事物总是不同于它的表象。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因此,波兹曼最后总结: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不仅影响我们思想的表达,也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媒介形式的改变是显性的,比如媒介经历的口头语言——书面文字——电视;但是认识的改变却是隐性的。
媒介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什么重要角色呢?
波兹曼先是引入了诺思洛普·弗莱的“共鸣”概念。通过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个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意义。比如,哈姆雷特代表选择的两难,葛朗台表示吝啬。
接着,波兹曼说,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左右着我们理解真理和定义真理的方法。
媒介是如何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影响着我们理解真理的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一个没有文字的部落,大家的会话方式是口头语言。首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时,会说出一些当地的俗语与谚语,比如,在疏导债务纠纷时,会说,“钱财如粪土,情义值千金”等俗语,使控诉双方都满意。
当进入印刷书面时代之后,法官、律师就会认为这谚语与俗语,不适合解决法律纠纷,而只能处理小孩子之间的?;?。
关于谚语、俗语的常识错误,在斯坦诺维奇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这里摘取一段:千百年来,人类总喜欢总结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为人处世的准则,这些总结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谚语。这些谚语是人类的整体智慧,为我们怎样对待自己,或者对待他人的看法,提供了评判的标准。然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对于这些固有的常识、文化信念往往是错误的。
关于媒介形式影响认识论的另外一个事例是:一个考生在写论文时,引用了别人说的口头语言内容,并备注有别人在场见证。结果导师认为这样的论文引述方式不行??忌?,为什么相信印刷文字,而不能相信口头引用内容呢?导师的观点是:出版的文字是作者字斟句酌改出来的,甚至有专家和编辑的修改与审察,其权威性和真实性不是口头内容能比的。
印刷书面文字可以长久保存,口头语说完就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更接近真理。
因此,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
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而是必须穿着某种适合的外衣出现。真理与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认识论都是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随着媒介的变化,我们对真理的看法也会变化。
对于这一段的思想与认识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综合另外一本书《艺术,让人成为人》来
作者在最后强调,一种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会改变认知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改变我们的认知能力(编者认为,从大脑的用进废退来说,我们的认知能力也在逐步降低)。新的媒介也不会完全替代旧的媒介,旧媒介的用途还在,只是价值降低了。
就像一条被污染的河流一样,河里的生命已经死亡,这条河还在,照样有人在饮水。我们都需要明白的是:以电视为中心的认识论污染了大众的交流与会话活动,印刷文字退至文化的边缘,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波兹曼以怀念感叹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历史上美国的文化黄金时代:
早在 16世纪时,人们的认识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何知识都通过文字来传播。印刷术被普及以后,文字阅读成了大众活动。当时的美利坚人比任何时代都依赖铅字的力量。
17世纪的美洲移民,阅读蔚然成风。在 1640年到 1700年之间,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两个地方的文化普及率达到了 89%—95%;在 1654年到 1699年之间,米德尔塞克斯县 60%的家庭拥有藏书,其中 92%的家庭拥有《圣经》以外的书。
这群美洲移民,没有出现文化贵族,阅读也从不被视为只是上等人的活动。一个忙碌的工人,也可以像学者一样发表自己对政治的见解。
17世纪末,报纸出现。随着报纸出现的是内容审查制度,还有美利坚人为争取信息自由而斗争。
18世纪末,美利坚人自豪地宣称,美国已经拥有了相当于英国三分之二的报纸,人口只占英国的一半。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枪炮的发明使奴隶和贵族得以在战场上平等对峙;印刷术为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
到 19世纪的美国时,所有地区开始普及以铅字为基础的文化。各个地区随处可见图书馆与演讲厅,即使是在乡下庄园。在劳作一天后,疲惫的工匠、农民会蜂拥而至地挤进演讲厅,听人演讲。
总之,18世纪到 19世纪,美国人用印刷文字来表达思想、制定法津、创造文学和宣扬宗教。
这是一个由爱读书的人创建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开国元勋有科学家、也有学者与智者。
印刷文化统治着美国,铅字在公众话语占据绝对的舞台,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人曾习惯于运用印刷文字的结构进行谈话和演讲。这种话语结构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从而在美国创造了一种严肃而理性的公共对话。
这种特点是建立在一个明显的事实上: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不仅仅传播信息具有这种特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特点能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和理解。作者在书中举了亚伯拉罕·林肯和斯蒂芬·道格拉斯辩论的例子,来说明大众通常有能力进行严肃理性的话语活动。当时的听众能津津有味地听完两人长达 7小时的辩论,并且有评判能力。
那时的人们有超长的注意广度,具备非凡的、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拥有由阅读训练而来的理性思维。这些人把这样的场合作为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文化生活和公共事务已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理性、严肃、深刻、系统的公众话语特点,也影响着当时美国人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样具有理性、深刻的特点。
为了理解铅字是怎样帮助早期美国人认识智力、真理和话语性质的,需要明白早期的阅读与现在的阅读是不同的。
第一,那个时代的人没有广播、没有电视,只能通过文字去了解信息。公众人物被人记住,不是因为其它,只是因为文字。这些公众人物的权威不是来自于别的,而是来自于文字中的观点与思想。这就是思维方法在印刷文化和电视文化的不同的体现。
第二、那时的人进行阅读时,是严肃、专注而明确的,在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和外部事务的联系。书本是理性的、严肃的、系统的。人们通过阅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完善自己。
那个时代,也被作者称之为阐释时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有着非凡的冷静,有着超常的耐心。
阐释时代在慢慢消逝,另一个时代悄无声息地到来。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随着 20世纪的到来,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在冲击着阐释时代。电报和摄影的融合,为美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共话语隐喻。
先说电报。
电报冲破了空间的障碍,同时,也摧毁了信息的原有定义,赋予公共话语新的含义。
这种催毁的力量来源于电报和报纸的结合——新闻。
梭罗是少数清醒的人,他在瓦尔登湖中写道,人们千辛万苦匆忙地架起电报,关心的头条新
那么,电报使我们的公众话语变成什么样了呢?
第一、电报使公众话语变得无聊,表现无力。它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信息的价值不再是为我们提供决策与行动所起的作用,而取决于它的第一时间性及是否新奇有趣。信息不再是内容的意义,而成了商品。
在口头语及印刷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能促成我们的行动。在新闻时代,信息过多,降低了我们的“信息——行动比”。这意味着人们将迷失在信息潮中,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第二、电报使公众话语变得散乱无序。它让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说句题外话,这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手机时代,更为严重。
电报的主要力量是传播信息的速度和能力。印刷术与电报截然不同,书籍是收集、细察和组织分析信息观点的最佳容器。写书是作者试图使思想永恒并以此为人类对话做出贡献的一种努力。所以,烧毁书籍在文明社会被视为是反文化的罪行。电报却是阅后即焚,因为会有更多新的信息扑面而来。
电报引入了结构零散的、耸人听闻的、冗余的公众对话形式。这种对话形式让我们失去了获得知识、理解世界的能力。
对于电报来说,智力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非常认同这句话,似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正是如此。在《刺猬与狐狸》一书中,有句名言:狐狸知道许多事,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谷哥度娘一搜,我们都是千年修行的狐狸。
说完电报,再来看摄影。
很多人爱摄影,却不知道缘由。在这里先科普一下。为什么有人会爱摄影?大自然是美的,是无穷尽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根植于人的心底。而摄影会让人恍如有一种尽情复制自然的能力。
很多人把摄影当成一种语言,这样做抹杀了两者话语模式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摄影是一种只描述特例的语言,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
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照片只是代表表面的事实,提供的是事实的堆砌,无法提供任何意见。
对于文字,我们可以思考,可以质疑,可以批判。对于照片,你能质疑它什么呢?
像电报一样,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在照片的世界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就像电报一样。世界被割裂了,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对很多人来说,看取代了读。摄影和电报的结合,以一种绝佳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新闻往往配上图片就能更有说服力,干巴巴的文字有了图片后,变得鲜活生动。这一现象,你可以读读前面第三章提到的一本书《对伪心理学说不》,其中有关于“鲜活性效应”的论述。
摄影图片和电报互相提供伪语境,这种伪语境其实是一种错觉,让我们觉得一些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有了表面的用处。
19世纪末 20世纪初,随着电报、摄影、电影、电视这些新媒介的加入,电子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冲击着阐释时代,新的会话形式影响新的认识论。所有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躲猫猫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电视为电报和摄影提供了最有力的表现形式,成了新认识论的中心。这种认识论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影响着公众对所有话题的理解。
不仅如此,我们的文化已经完全适应电视认识论,接受了电视对于知识、生活、真理的定义,让无聊变得有意义,让语无伦次充满情节与画面。与印刷术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电视会助长无聊和语无伦次。因为这一切通过电视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变得合情合理。
比如,一个叫《奔跑吧,兄弟》的节目,如果你关掉画面,只去听,你会觉得这得多无聊才会聚起这么一帮人啊。
当然,在波兹曼看来,问题并不在于电视提供的娱乐性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电视这个媒介,具有娱乐超意识形态。不管什么内容,哪怕是严肃的,只要通过电视播出来,都会有娱乐的隐喻。连新闻报道悲剧也一样,在节目结束后,播音员会加上一句,明天同一时间再见。再见什么?再见悲剧?电视的这种形式告诉我们,没有理由为电视上的不幸而哭泣。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1983年,电视播放一个长达 80分钟的节目,话题是关于核灾难的可能性。节目的初衷是想组织一次严肃的讨论,甚至没有加入任何的背景音乐,结果,节目仍然成了一次作秀。
原因是什么?是组织方吗?是主持人吗?是嘉宾吗?都不是,作者认为问题出在电视这种媒介上。
电视媒介有什么特点呢?
二是电视强调的是表演和画面。思考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中,思考过程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抽离了这个思考的过程,讨论就会滑向一场彩排好的戏剧。
“电视”是用来“看”的,娱乐是它的本质。它的一切努力都是在迎合人们的视觉快感。
分析完电视这个媒介的本质是娱乐后,波兹曼在随后的四章中,具体分析了电视是如何让新闻、宗教、政治、教育都变得娱乐化的。
先看新闻。
“好……现在”这样的短语,常常被用于新闻或者广播。无论是严肃的、悲伤的、还是轻松的,都被快速切换。这种视觉的不连贯性,让内容变得无依据、无联系、支离破碎。既消解了内容的严肃性,也让人们失去判断什么才是重要信息的能力。
铺天盖地的新闻,看起来身处信息的海洋,其实是处在一个个信息的孤岛。知道越多,离真相越远。
波兹曼指出:掩藏在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外壳下的是反交流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逻辑的话语为特点。在美学中,被称为“达达主义”;在哲学中,被称为“虚无主义”;在精神病学中被称为“精神分裂症”。
新闻让世界失去连贯性,让内容和形式都成了娱乐。
不仅新闻走向娱乐化,宗教和政治也不能幸免。关于宗教这里就不多说。至于政治,作者指出,在美国的政治选择,正在变成一个一个的表演。政治话语不仅舍弃了思想,而且还舍弃了历史。政治家关心的不再是留下观点,而是如何给观众留下形象。
关于教育。
作者指出教育节目为了获得收视率,有三个共同点。不能有前提条件,不能令人困惑,不能有阐述。因此,教学常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然而,故事严重扭曲了我们对世界的思维反应。(关于故事带来的认知偏差,推荐大家读另一本书《黑天鹅》。)
不仅如此,如果教育没有困惑的难题,没有抽象的阐述,没有反思与讨论,那么又能学到什么深刻的知识呢?
萨洛蒙说,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断,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的储存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很明显,电视教育在培养理
性、深刻、逻辑思维方面都不如印刷文字。编者认为:事实上,卓有成效的学习,必然伴随着痛苦。不努力地和遗忘作斗争,不潜心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打通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不进行深刻的思辨,不明晰见识和知识的差别,又如何能收获?又如何能在茫茫人流中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
读《娱乐至死》需要读读另外两本书,一本是《 1984》,一本是《美丽新世界》。两本都是反乌托邦的政治寓言小说。
《美丽新世界》描绘的是:在未来的世界,由于社会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沦为政治和基因垄断公司的玩偶。在这个社会,人是经过基因控制孵化出生的,被分门别类,注入不同的基因,如护士、教师、政治家等。这又是一个快乐能得到保障的社会。当不快乐时,可以通过注射遗忘药剂,让人忘掉过去。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对于中国人来说,《美丽新世界》过于遥远,只是出自于想象之中,没有切肤之痛?!?984》则能够让我们有切身的体会,甚至有人推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读《1984》。
1984讲述的是:在一个不存在于现实,只存在小说的大洋国,人人生活在老大哥的统治下。老大哥在看着任何人,他的党徒可以控制过去,控制历史。将一切记忆、资料重新改写;可以控制现在,控制生活,通过电幕监视着每一个人。不允许有思想,没有什么比思想罪更可怕,因此每天都有人消失,不再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之中;可以控制未来,通过将旧的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创造新话,在新话体系中,语言失去了意义,消灭任何能让人犯思想罪的词汇。
然而,再然而, 1984年早就已经过去,乔治·奥威尔的预言似乎并没有现实。赫胥黎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飧鍪遣ㄗ嚷母锌?。
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在美国,奥威尔的威胁可以去抵抗,而赫胥黎的预言则是让我们失去抵抗的能力。我们以无比欢迎、热烈拥抱的姿态,融入娱乐时代。
在美国,奥威尔小说中发生的一切,人民可以用枪支武器去反抗,但是,谁又能用武器去反对娱乐?在一个因大笑过度而文化枯萎的社会,我们该如何去拯救?
在《娱乐至死》的开篇,作者就提到,现在,全世界都偏爱有娱乐他人才能的人。并感叹,能取悦于人,真好。
当印刷文化变为电视文化时,人们对文化、真理的认知习惯也在随着改变。严肃、理性、深刻、系统的文化转变为无能、荒唐、庸俗的文化。
只是这种解决办法,相对于滚滚的技术潮、信息潮、娱乐潮,是略显苍白的,是勉为其难的。
书的结尾是赫胥黎的一句话:“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让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薄队槔种了馈氛獗臼槿梦腋写シ浅6?,忍不住多说几句:关于互联网及新媒体波兹曼通过对口头语文化——印刷文化——电视文化——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了电视是如何
使文化滑向娱乐、庸俗、浅薄的。
三十多年已经过去,电视虽然仍是重要的信息媒介,然而,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媒介即隐喻,媒介即文化。互联网这种媒介又给我们的文化带来哪些特性呢?根据波兹曼的理论,将互联网代入电视,电视文化具有的特征,互联网文化也都具备,同时,
也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1)互联网时代,信息过滤失效。信息扑面而来,没有有效的过滤机制,所有向前排序推荐的,是幕后公司想让你看到的。 2)重新定义知识、真理。知识是一个个事实的序列集合?;チ形耷罹〉氖率?。一个观
点可以采用一个事实来佐证;一个与此相反的观点,也能找到另一个事实来佐证。我们离真
相越来越远。 3)网络让我们更聪明,也更笨。看似是我们随时能找到答案,然而,这些只是了解,而不是理解;只是谈资,而不是思想。
4)互联网终结了我们长线的思考。碎片化的时间切割,终结了我们的深度思考。关于互联网的反思,有兴趣的可以读读另外两本书,《知识的边界》和《浅薄》。再来谈谈新媒体。有些新媒体的新宠嘲笑波兹曼悲观至死:民主与自由,严肃与娱乐,都能在新媒体上尽情地
撒欢。新媒体其实并不新,只不过是新闻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畸生物。因此,新媒体的文化特性既有新闻——标题党、零碎、无序的特性,又有电视和互联网赋予的特性:娱乐、无能、碎片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
蒂姆发明万维网的本意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意思是在互联网的世界有 N多服务站(例如:网站或者 app),没有人能集中,能控制。而现在是完全中心化的互联网, Google、BAT这些巨头,通过收购、并购等资本控制的手
段,集中控制了绝大部分服务。我们关心的不是控制,而是后果。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大数据让我们再无私人隐密;后果是个人创造的内容,随时能以各种理由被删除,出
现 404错误,或者告诉你因用户投诉而被下线。寄生在由巨头搭建的新媒体媒介之上的文化,只不过是在《 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夹层
中生存。奥威尔说,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赫胥黎说:人们在享乐中失去自由。另外,关于教育我是一个唯书籍论者,总认为阅读书籍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通过汲取这些显性的
知识,经由思考达到显性知识的彼岸——默会知识。从而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闪烁出智
慧的灵光。而手段,只有一个:辛苦、再辛苦;琢磨、再琢磨?;竦弥妒且患训氖虑?,需要付出代价、耐力、汗水。
想要有出色的思辨能力,不是通过听别人的几场演讲、培训就能得到的,更不可能通过漫画、
动画、电视、游戏所能达到的,而是要经由一场艰苦决绝的斗争才能获得。一切让知识变得更娱乐的行动,都是一种愚弄;一切让知识经由个人意见领袖导出的行为,都是一种媚俗。
很多人认为应该寓教于乐,很多人认为漫画、动画、甚至游戏都能起到教育作用。
一直以来,拙于文字窘迫的表达能力,不知如何去反驳。这一切都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很简单:一是效率问题。看几十部漫画书、动画片,可能抵不过看一本书带来的收获。二是逻辑思维训练。只有在阅读书籍中,我们才能获得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问题是经由漫
画、电视的一代人,已经由看,代替了读。他们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看书。你,真的读完了三是系统性。文字,不能脱离语境,书籍中,有结构,有上下文联系,甚至可能开篇的一句话与结尾的一句话相互呼应,结合在一起能读到更多。这种系统化的训练,是无法在其他媒介信息中获得的。
当然,和波兹曼一样,我并不反对,漫画、动画片、电视、新媒体、游戏等等娱乐内容。只是,不要把这些娱乐化的内容,打着知识与教育的幌子出来骗人。
让知识的归于知识,娱乐的归于娱乐;一如: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