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欣
最近一段时间,复旦大学女博士陈果火了。她那句引用于好友的话也随之而火:
“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p>
这句话里包含着极深的意思,最重要的一个字眼就是“我”,“我”的风情万种,“我”的与世无争。
当一个人能够尊重自己的内心,真正理解自己的梦想时,他就是带着风情万种,带着与世无争活着的人,哪怕活得灰头土脸,也一样活出自己的满足和强大。
在和平年代如此,在动荡时期亦是如此。能够保有自我,心存一念的人,哪怕再卑微,再弱小都能活出一道光来。
近日看吴有音的《沙海无门》,故事中的两个人物也给我带来了类似的思考。吴有音,作为导演、作家、编剧,他对人性的把握更为细腻,对于细节的处理更为精道。
他的新作《沙海无门》讲述的是渴望雄霸天下,并创建西夏文明的枭雄与只想活着回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的平民在沙漠中相互制衡,生死相博的故事。
李元昊(李四)是一代枭雄,他自小读书习武,是高高在上的皇室贵族,他的理想就是创建属于西夏的文明。他有着统治者的壮志雄心,亦有他们的铁石心肠。打着为江山社稷的幌子,拿着沾血的大刀屠城,他说妇人之仁不能成事。
而张三只是一个平民,迫不得已被拉到战场上厮杀,为了能够回到老婆和女儿身边,他选择做逃兵,一路奔进了大患鬼魅碛,铤而走险,只为顺利回家。
这两人在大患鬼魅碛不期而遇,一个是党项头领,一个是大宋平民,一个能认方向,一个手握水囊,两人相互制约着在八百里荒漠上跋涉。
作者把八百里荒漠的惊险与荒凉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书中,闭上眼你就能寻着作者的笔触看到满眼黄沙中艰难前行的两个人,一个套着九斤半(一种镣铐),一个牵着战马。
如果只是默默前进,只是两个人的较量,那么这本书就没有什么看头了。本书最重要的是两人在八百里荒漠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在争论中激发出来的个性。这些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遇到野狼群,在生死之际毅然决然选择合作,活着的渴望让他们短暂地忘记之前想要置对方于死地的决心。大战狼群的片段精彩得让人拍手称快,李四精湛的武艺,张三百发百中的射击,两个人的本事在这段与狼群的较量中尽显。
杀狼时张三是狠的,但喂马时,他又是那样仁慈。李四见张三给快死的马喂水,说他那是妇人之仁,是不能成大事的体现。而张三却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他看来马的命也是命,更何况他想带着这匹马衣锦还乡。
就是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张三人性中的伟大,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自身信念的坚守,让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小人物。
正是张三的“妇人之仁”,有了他营救白纻以及八个用于祭旗的女子的英雄事迹,也正是他的妇人之仁成就他人性的伟大,让他不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普通人。
张三以一敌百,与李四恶战,最后不敌,中箭而亡。用一己之力守住孤城,保住白纻以及其他女子的生命,更守住了内心的“妇人之仁”。
《沙海无门》是一部精彩至极的小说,故事之曲折不能用三言两语描述。长达十五万字的小说,记载了一个平民的英雄史诗,也告诉我们,人的确有尊卑之分,但这不妨碍你坚守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十分期待吴导能够将这本书拍成一部影视,用更加直观的手法把这段精彩的故事说给众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