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是中国近代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初识严复还要追溯到初中历史课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在译著《天演论》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今年有缘结识福建省委党校林怡教授,近日特地读其学术专著《闽学脉:从朱熹到严复》,对严复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次印象最深的是一百年前严复留给家人的遗嘱。
1921年10月3日,自觉病重的严复在福州郎官巷寓所,写下一纸不长的遗嘱。24天后,67岁的严复在郎官巷16号家中与世长辞。其遗嘱核心共六条,可视作修齐治平的精华,对今日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第一条: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严复是以西学启蒙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第一思想家,积极倡导“开民智、兴民德、鼓民力”,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变革既不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也不可惟新是求、全盘西化。其实,严复是推崇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的,他指出“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贞,国人以信诸成训,岂遂可以违反,而有他道之从?”他说:“(改革)难在乎平亭古法旧俗,知何者之当革,不革则进步难图;又知何者之当因,不因则由变得乱。一善制之立,一美俗之成,动千百年而后有,奈之何弃其所故有,而昧昧于来者之不可知耶?”在他看来,“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理解这些,我们在推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葆有永不失去的根基。
第二条:须知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而快乐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严复一生为哮喘、肺病所累,深知健康之重要,他曾苦口婆心告诫三儿子,“只要身体强健,其余皆可置为徐图,儿须深察。此言不可当作东风吹马耳也。”他还告诫外甥女,“勿谓害小而为之,害不积不足以伤生;勿谓益小而不为,益不集无由以致?。晃鹗人谥?,必节必精;勿从目前之欲,而贻来日之病?!闭庑┭祷逯?,读来句句入怀,暖人心房。
第三条:须勤于所业,知光阴时日机会之不复更来。
业精于勤,荒于嬉。纵观事业有成者,无一不是勤勉工作的。我们常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如水、韶华易逝,可见人生短促、机会难得是自古以来的共识,严复也不例外。生命可贵,时光不再,每个人对事业皆应有一份勤勉和严谨的态度,保持适度的紧迫感,努力成就学问、建立事功和完善道德。
第四条:须勤思,而加条理。
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悟,有悟才有得。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勤加思考,分析原理,并且加以条贯整理。严复强调,不能将问题绝对化,要“勤思”,考虑方方面面的的因素,认为“昨日之所是,可为今日之所非;此际之所祈,可为后来之所弃?!毖细刺岢摹叭裰饕濉薄裰恰⑿嗣竦?、鼓民力,正是他对当时中国社会深思熟虑之后提出的改革主张,他认为“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亡”,从中也可看出他“勤思”后的条理性。
第五条:须学问,增知能,知做人分量,不易圆满。
严复希望后人,从增加知识和能力之中,要认识自己的分量,特别要知道做人做事都不易十分圆满,应当知足知止。如,严复教育四子严璿时说:"处世固宜爱惜名誉,然亦不可过于重外,致失自由。大抵一切言动,宜准于量,勿随干俗,旁人议论,岂能作凭?他人讥笑,听其讥笑可耳。"提倡一切言行要有自己的标准,他人的讥笑,就由他人讥笑去吧。
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
个体群体总会因为利益发生冲突,面对个体群体的冲突,严复主张看轻个体的利益,重视集体的利益,不能因为个体伤害群体,更不能不择手段谋取私得,否则就是造孽。严复的孙女、台“?;帷鼻岸鲁す颊窀Φ姆蛉斯佳腺驹苹匾渥娓甘彼担骸拔沂贾占堑孟茸娓秆细粗丈卟⒋已档淖颐恰合燃汉蟆?。他教导我们要‘群先己后’,要先想到别人再想到自己,人不能自私自利,不要光想自己一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