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670 字 | 建议阅读 1 分钟
文 | mickjoust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盲目地读完一本又一本,真的比不读书好吗?
每天花大量时间阅读朋友圈转发的文章,真的就不能提升阅读能力吗?
或许不是因为现在的人缺少耐心读完一本书,而是因为互联网过快的更新信息,让人们陷入了一种误以为自己获得了很多信息的错觉中。
在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迷失了阅读原初的意义和本真的快乐。
最近整理电子书库时,发现了一本书,叫《阅读整理学》,我也很好奇为什么阅读还需要整理?
这本书的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日本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也是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前总裁、曾获第46回日本放送协会放送文化奖,专攻英国文学、教科书、修辞学、编辑技术、思考、日语理论等领域。算得上专门研究语言学的专家,虽然没有斯蒂芬平克那么出名,但是,我们可以看看他的视角
在书中,作者不教你如何快速地从书本中榨取信息,而是让你静下心来,重新思考阅读的方向和意义。
作者认为,阅读应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阅读已知信息的α型阅读,一种是阅读未知信息的β型阅读。他指出,虽然大部分人更偏爱轻松愉快的α型阅读,但具有挑战性的β型阅读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途径。后者也叫做学习型阅读、获取新知式阅读。
作者还从多年教育经验出发,向我们传授了诸多将α型阅读转化为β型阅读的实用技巧。
读过本书你会发现,“读出声音”“慢读”“读古典”等已经被人遗忘的传统阅读方式,恰恰是帮你开启β型阅读大门的金钥匙。
书一直被视为知识的源泉、人类进步的阶梯,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人们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开始应接不暇,“浅显易懂”的文风越来越盛行,很多人在阅读书籍时开始避重就轻,耽溺于阅读易读的书籍,排斥相对生涩的未知领域,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获得成长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做没有认知负担的浅阅读几个小时,也不愿意做十分钟的深阅读,说到底,就是深阅读会让人感受到痛苦。
当然,这里不是宣扬痛苦哲学,而是直面阅读最本真的方向和意义。
也就是,深阅读是为了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的过程。
事实上,现在每个人都会使用浅阅读,只是尚未通过某种有效的办法让浅阅读转化为深阅读罢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阅读同样需要在恰当的手停下来,如同整理衣柜的衣服一样,整理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方法。
虽然有时整理分类看上去有点多余(因为可以随手搜索),但是这个整理的过程就是不断梳理头脑中的思考,以及通过阅读获取到的知识的过程。
可以加速,缺不能省略。
而我们常常省略这个关键步骤,不停地收集有感悟的文章,不停地寻找看上去更新更好实际上并不需要的方法和知识。
阅读整理有点反思阅读的味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推荐尝试。
持续践行,我们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