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读《基于课型的一些观察》,这一章节关联的文本比较多,内容丰富,罗老师主要是从六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文本分析课《驿路梨花》
(一)关于《驿路梨花》
“悬念”是这一小节探讨的主要问题,标题是借用陆游的诗句,带着古典诗意。这篇文章很传统,“无人不善,善唤醒善”,因而本文的价值理念,很容易悟出。本文的表达是诗化的、理想化的?!靶畹纳柚谩奔し⒘搜男巳ぃ绻惹康鳌袄追婢瘛?,则会削弱“文中刻意营造的温情与诗意”。
(二)关于信息技术融合
以《驿路梨花》为教学材料,主题探讨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融合”。我认为信息技术手段的丰富,其运用需要因文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学生而异。至于“融合”,这还需要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的掌握和运用。合理运用,定会“锦上添花”,否则就会“画蛇添足”。
二、几首古典诗词的学科阅读课教学
(一)李清照《渔家傲》
罗老师主要是针对“讲这首词胸襟雄阔,气势磅礴”的怀疑而进行的分析,本词全是对人间的失落与愤懑,没有“胸襟雄阔”,所以这首词看似“高旷玄妙”,其实“哀伤极了”。
我的微思考:我认为《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则是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空有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与苦闷。见仁见智,罢了!
(二)李白《山中问答》
罗老师对这首绝句分析理性而透彻,开篇以问答形式,抒发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理。
(三)张九龄《感遇》
古典诗词大多借风景传递人的情感。张九龄的这首诗以草木说人生,这句诗运用比兴的手法,以兰叶和桂花为喻,象征人品格的高洁,以及美好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四)王昌龄《闺怨》
罗老师在这一小节中,主要分析《欧丽娟品读古诗词》对《闺怨》“赏析发挥得太离谱”,“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少妇毕竟是富贵人家的少妇,不看重“功名”,这样的解释很符合少妇的性别、年龄与身份的特点。对于欧丽娟说是“女性的成长诗”,罗老师指出她对“文本理解不准确”,“悔教夫婿觅封侯”“教”并非欧丽娟所说的“鼓励”。
由此可见,罗老师分析诗词更详细更全面,因此我们在注重读懂文本的意思时,更要学会思考。
三、一堂议论文复习课
(一)什么是复习课
罗老师说“复习课”我们平时上复习课,真如罗老师所说、也只不过是“重复”,只不过“再把相关知识讲一遍”,只不过是“重述旧知识”,不能从根本上上成“复习课”,并不能更好地“梳理、归纳,讲规律”,也不能“弥补、巩固、提升和优化”。罗老师说的这句话太精辟“漏洞还多,故须复习;火候不到,故须复习。把夹生饭煮熟,就是复习”,我很赞同!以后再上复习课时,就得为上好“复习课”而重新规划。
(二)学习是以知识与真理为中心
其实,我们平时所讲“以学生为中心”,且一以贯之,细读这一小节,才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不妥,应该“教学为了人的发展,但学习以知识与真理为中心”,这句话蛮有道理。这就要求学生怀着谦卑的态度,向知识屈服,向真理屈服,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挂痰佳叭劝胬?、敬畏真理,克服本能性的自以为是”,由此可见,成长就是“发展出对真知和真理的谦卑”。
(三)议论文的材料使用
议论文写作最重要的能力,是论证的能力。平时,练习过议论文写作,但语文试卷上我不赞同学生写议论文,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匮乏,分析问题时观点都不明确。究其原因,我不赞同学生在试卷上出现议论文写作。
四、两堂评价鉴赏课
(一)《看<红楼梦>中的宝钗形象》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现在生活中,个人觉得薛宝钗容貌出众,气质高雅,美丽贤淑,除此之外还懂得品茶赏花琴棋书画,懂得诗词歌赋礼仪知识。她聪明机智察言观色,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事,也可以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当然分析人物要全面而合理,不应把“判词”作为评价宝钗的依据,应该一分为二看待,在“情”和“理”的两个方面,我看《红楼梦》“宝钗扑蝶”嫁祸于黛玉完成了“金蝉脱壳”这一章节时,对宝钗的好感荡然无存,总觉得她心机太重,形象复杂而深刻。
(二)《归园田居(其一)》
上好一节鉴赏课,着实不易?!胺秸?、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由此可见,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和谐的画面,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来隐居园田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项脊轩志》的文本分析课和评价鉴赏课
(一)文本分析课
(二)评价鉴赏课
《项脊轩志》这篇回忆性记事散文。本节中的这段文字有一种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归有光自比蜀国的寡妇清和诸葛亮等历史名人,认为自己在困境中能发现人生的奇景。然,这种心理很少有人理解,因此感叹自己与井底之蛙有何不同。这段话也表达了一种人生虽短暂而意义无穷的哲理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无奈和自嘲情感。
六、综合实践课《诗画合璧》
(一)教学设计摘录
(二)听课批注
①备课
②材料
③语文性
我的微思考:这一小节是综合实践课《诗画合璧》,细读本节,领略到丰富多彩的自然之美,使情与景达到有机融合在一起,包含耐人寻味的意蕴。同时读懂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其次,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由“诗画合璧”感受到艺术之美。
由于这节内容繁多,细读了几遍,也许,我的微思考比较孤立而片面,还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