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算是是枝裕和的粉丝了,他的电影总是让我内心产生一种温暖的伤感,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审美的精神状态。微风涟漪,但是又时时撩拨起你内心对于温情的向往;平和内敛又滋味悠长。在这个喧嚣燠热的世界里,是枝裕和的电影就是那样的一阵清风。
所以,当我走进影院去观看他的新作《小偷家族》的时候,我的期待也同样如此。当然,如我所愿,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细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温情时不时在触动泪点的音乐里涌动,在停车场上、在海滩上、在门外雪地里,治与祥太的亲热的嬉戏打闹,是对于父子情深的最好的演绎。而影片的结尾,祥太无声的呼唤、由里期盼的眼神,同样是那么动人心魄。我甚至感觉到,在是枝裕和影片中一直存在的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部电影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而一家人一起“看着”夜空中缤纷的礼花的场景,似乎也让我找到了《海街日记》里那种关于亲情与家的感人至深的情愫?!谡夥矫?,是枝裕和几乎是一个“圣手”,他总是能够通过节奏、细节、光影将这样平淡的情节演绎得扣人心弦,这是日本文化最精髓的部分,那种极富内涵的简单平静是日本“禅”文化的境界所在。
然而,与《海街日记》不同,这部电影无论是空间视觉上,还是心理感受上,似乎除了平静温暖之外,更多了一点憋仄与压抑,自从《第三度嫌疑人》之后,是枝裕和的电影中原本就有的冷硬的一面又在渐渐地显现出来?!缎⊥导易濉返乃星榻谟肫斩际窃谒侨医邮芗觳旃傺段适笨级缸?。在这里负责讯问的检察方当然是代表社会的公正、公平与秩序的,而这一家人代表的当然是偷盗、遗弃、欺骗,善恶对错似乎一切都是泾渭分明的。但是,信代对于检察官的反问,是剧中非常关键的内容,什么是“遗弃”?究竟是他们遗弃了老人的尸体,还是社会将老人遗弃给了这对苦命夫妻。第二个问题则是“生下她就天生是她的母亲吗?”小小的由里在家里被冷落受到家庭暴力的伤害,而在这个小偷家庭里则得到了最温暖的呵护,谁更应该是她的母亲?最后,祥太被送进了儿童救助中心,由里则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似乎社会秩序和公正都得到了彰显,但是我们在这两个孩子的脸上分明看到的是落寞、孤独,那种被生活点染的眼睛里闪闪发亮的东西在一点一点的熄灭。这个时候,是枝裕和将社会的正义、秩序与温暖、美好、人性直接的尖锐地对立起来了??梢运担獠康缬暗那懊?0分钟关于温情的铺垫,就是为了让影片最后的半个多小时所营造的这种尖锐的对立更强烈地刺痛我们每个人的心。在这里,代表了社会正义与秩序的检察方错了吗?并没有,他们的做法合情合理合法,但是这种种“合”的背后,为什么就有那么多的泪水呢?
在这部电影里,是枝裕和对“血缘”与“爱”做了最决绝的分割,但同时,也让一种迷茫在这里弥漫开来。治与信代那么喜欢祥太与由里,但是当检察官问信代,他们都叫你什么的时候,信代无法抑制自己决堤而出的泪水——信代的扮演者安藤樱在这里的表演极具表现力,堪称是殿堂级的表演,观影之时就直接被打击到了……因为在整部影片里,这对苦命的夫妻都没有能够听到这两个孩子叫一声爸爸、妈妈。这也是是枝裕和决绝的地方。虽然最后,祥太一个人坐在车上的时候喃喃的叫了一声爸爸;虽然由里眺望墙外,那个眼神几乎要叫出那一声爸爸(据说原来电影的最后由里是看见了治,大喊了一声爸爸的,但是最后的最后被导演剪掉了)——但是,是枝裕和并没有让治和信代听到这声呼唤。
而且,即便是相互慰藉、充满爱意的这一家人,其实很多时候也是金钱、利益之间的关联,如果没有那点养老金、如果没有那点欺骗与讹诈,又如何维系这个关系复杂各有秘密的家庭关系呢?——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五味杂陈。是枝裕和是拍摄纪录片出身的,所以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从本质上说是不文艺的,虽然他善于用最文艺的方式去展现它。
这样,是枝裕和就成功地将我们所赖以获得安全感的社会体系、血缘关系、人际关系搞乱了,没有方向,没有信念,我们只能在生活的波涛里飘荡,用生活中间或的、稍纵即逝的爱让自己感到温暖,如此而已。
当然,和以往散文式的作品不同,《小偷家族》的戏剧冲突是完整的,是枝裕和竭尽全力赋予了这个家族中的人物没有被残酷的生活所磨灭的人性底层的光辉与温暖。但是,这样的人性的美好,即便是影片里的人物本身也不相信,就如信代所说,被家庭遗弃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一如既往的温暖而感伤,一如既往的展示着不经意间的人性的美好,但是在《小偷家族》里,我感受到的是是枝裕和内心深处对于生活本身的疑惑,他接近了生活坚硬与寒冷的实质,却并不愿意去真正的直视它,这种迟疑与游移,就是这部《小偷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