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藤校攻略一里谈到Dasha Metropolitansky,典型学霸,8年级起就目标明确,自律勤奋一路高歌前行,12年级志在必得囊括剑桥法学院,斯坦福,普林斯顿和哈佛的录取通知。
Alex 是哈佛经济学二年级学生,9年级接触辩论,10年级师从Rudi Lof(关于Rudi的详细介绍,参见),荣获多项加拿大本土重量级赛事冠军? ( the Hart House tournament at U of T and the McGill BP tournament),11年级入选国家队,去年代表哈佛在全美大学生辩论赛上夺魁( the US Universities National Championship) 。
和Dasha这种自带光环的“别人家的孩子”不同, Alex 跟大部分男孩一样,9年级还懵懵懂懂,英语不够好,也没有学科竞赛或高调领导力加持,尝试过不少活动,冰球,游泳,乐器,都没有坚持下来;直到高中触电辩论,从此幽默感和口才有了用武之地,兴趣与日俱增。然而光有兴趣,没有知识面,逻辑和技巧来支持,不久陷入了瓶颈,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Rudi,在名师精心指导下,从此在辩论上一路过关斩将,获奖无数。
在Alex的分享中,他反复提到兴趣,由兴趣激发了内驱力。
关于如何激发出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内驱力,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因为男孩晚熟,而且多数叛逆,在成长过程中比听话乖巧的女孩子容易走弯路,加上社会对男孩更高的期望,进一步放大了男孩父母的焦虑。?
那么,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
心理学研究提出,内驱力的形成条件是以下三个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因此谈内驱力培养也绕不开这三方面:
归属感形成于一个受尊重和有爱的环境,始于家庭,深化于同伴团体。
而自主感需要对自我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并接受自己,能够自主做决定,并承担后果。
胜任感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一技之长的优势积累,两者缺一不可。
本文基于Alex的分享,逐一分析,不尽正确之处,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探讨指正。
1.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内驱力的土壤
教育始于家庭。
包括让家长伤脑筋的男孩教育亦是如此。 临床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男孩的人格、情绪特点、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都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父母对男孩采用严厉惩罚(包括体罚、苛求、威吓等)、拒绝否认的方式越多,男孩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也更易产生焦虑、担忧及某些强烈的情绪反应。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就会有不同个性的男孩。
家庭教育有以下四种常见的型态:
一:“爱与规则并重”的权威型: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同时对孩子的行为提出合理的要求,做出适当的限制,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决策中来,并对孩子寄于厚望。
二: “专制无爱”的独裁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高标准、严要求,而对孩子的需求和关爱却很少考虑。孩子没有与父母协商的权利,稍稍抵触,就会受到惩罚。
三: “有爱无规则”的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没有要求,也很少管教不良行为,而对孩子的需求却有求必应。
四: “无爱无规则”的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和标准,也不关心孩子的需要,亲子关系冷漠,无论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家庭变故导致的这种教育方式,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虐待。
在上述的四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家长(Authoritative)对孩子成长最有益: 一方面权威型家长能把握好“规则和自由的尺度”,另一方面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自主选择。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都很出色,自信心和自控能力强,情绪乐观,积极,上进,是孩子内驱力萌芽的必要土壤。
Alex成长于权威型家庭,身为华裔,从小未能例外的被要求学习汉语,他兴趣索然并抵触,父母就没有再要求,此后又尝试过冰球游泳乐器等活动,也一直没有找到感觉,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9年级Alex对辩论产生了浓厚兴趣,父母帮他寻名师,不遗余力做好后勤工作,一次参加辩论赛,妈妈专门去赛场给他送资料,并在其中夹了一张便签条,字里行间,都是爱和鼓励。
在家庭教育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以静待花开的信心和坚持。权威型家长既对孩子有高期望,又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给孩子在家庭中归属感和自主感,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点培养胜任感,为内驱力的觉醒创造了条件。
所以在孩子升学规划中,家长应该让孩子处于主导地位,我们所能做的全力支持他们发掘自身的兴趣点,然后因势利导。?
2. 同伴群体给予内驱力生生不息的养分
内驱力的外在表现:兴趣驱使,高度专注,优势积累,长期坚持。
从兴趣到擅长之间,会有一个漫长的刻意练习过程,唯有内驱力才能让孩子持之以恒。而日渐成年的孩子,父母的影响不断减小,孩子所跻身的同伴环境,对内驱力至关重要。?
Alex高中就读于一所两千多人的公校,整体大环境不尽人意。但是因为辩论,他得以置身于一个非常好的小环境。喜欢辩论的孩子,关心时事,思维敏锐,视野开阔,在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的同伴群体里,大家相互影响,相互成就。
Alex反复强调,辩论扩展了他的社交,通过辩论,他不仅在学校有了一帮好朋友,同时还结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同龄人,通过比赛,惺惺相惜,相互促进。当他代表加拿大参加世界大学生辩论赛的时候,跟一位英国的小伙伴不打不相识,赛场是对手,赛场下成了朋友。 两人同时申请了哈佛并被录取,终于有机会并肩作战,为去年哈佛赢得全美大学生辩论赛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对于孩子来说,在青少年期有一个志趣相投的同伴群体,是非常幸运的。
曾经有一位家长跟我分享,儿子初中后交了的朋友,都喜欢下象棋,于是他也开始琢磨着学象棋,朋友间经常交流,越下越起劲,也越下越好。下棋作为兴趣还可以理解,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孩子原本对数学没有太大兴趣,由于这些下象棋的朋友们都课外钻研数学,他也跟着在网上自学高中数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8年级没有结束,做AMC10不在话下。?
学生时代,往往不是课堂学习的内容,而是在课外所从事的活动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尔盖兹在中学计算机俱乐部认识的保罗艾伦,两人后来一起创建了微软。而在中学从事辩论的孩子,大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法律,商界或是政界发展。更有意思的是,一旦进入这些行业之后,他们发现会发现行业领袖竟是当年辩论赛中仰望的学长或是裁判,共同的经历和爱好,迅速拉近人际距离,成为职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人脉。?
所以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内驱力培养的土壤,那么志趣相投的同伴群体提供了内驱力生生不息的养分。
因此在升学规划过程,对于课外活动和公益行动的考量,建议跟孩子权衡分析,因为这不仅是时间精力的持久投入,更是对孩子所处的同伴环境和将来职业发展的慎重选择。?
3. 得遇名师赋予内驱力成长的阳光
当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要把兴趣变成特长,除了天资和勤奋之外,还需要得遇名师。?
不是所有的练习都能带来能力的提高,没有目的和针对性的练习只是机械重复。
这里再普及一下刻意练习的概念。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提出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通过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都可以达到专家水平。而刻意练习跟机械重复练习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有效的刻意练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专注(focus),反?。╢eedback),纠正(fix it)。简单来说,需要将所学习的技能分解成基本的核心组块来反复专注练习,练习过程中由专家给出反馈,指出不足,然后想方设法来纠正。
学习技能过程中,能否得到名师切中要害的反馈和指正,是刻意练习和机械重复之间的分水岭。学习者用心听取反馈并贯彻到行动中,往往会事半功倍。
在我所见过的诸多老师中,擅长讲课,Rudi排不上第一,但他却是能够给出最精准反馈的老师。
Alex遇到Rudi无疑是幸运的,他高中才接触辩论,在Rudi的指导下,水平迅速提高,思考问题越发深刻透彻,能够迅速抓住对手的逻辑漏洞,11年级结束的时候,如愿以偿的进入国家队。
因此在升学规划过程中,无论是孩子优势项目上的推进或是短板的查漏补缺,都要尽力找最好的老师。因为名师的智慧和专业造诣,给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巨人的肩膀”上,而且他们往往是人格魅力的榜样,Hamish Guthrie(详见文章),Dr Thompson(详见文章), Dr McGeer(详见文章), Rudi Lof(详见文章), 都是这样的典范,当孩子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得遇这样的老师,终生受益。
4. 内驱力和元认知
在父母外力推动下前进的孩子, 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别人的样子;能够自我设定目标,在内驱力的激发下坚持不懈执行目标,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成长。
那么是不是所有内驱力被激发出来的孩子,都能够像Alex在感兴趣的领域里,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不尽然。
在Alex讲座结束的时候,我请他给学弟学妹们分享提最后一点建议,他如是说:
高中生活非常忙碌,拼GPA,忙各项课外活动,领导力,忙碌中记得找时间做些思考, 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 做的怎么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
这种自我认知和自省能力,叫元认知(meta-cognition)。
所谓元认知,指的就是“认知的认知”, 也就是说,当你在思考的时候,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进一步还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还能判断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结果是否正确,还能校正自己思考方式或者结果的误区。善于学习人都具备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及时进行调整和查漏补缺,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说内驱力被激发出来的孩子是自带发动机,那么再加上元认知能力就如同配置了高精度的GPS,具有这两种能力的孩子无论将来在哪里上大学,学什么,都会无往而不胜。
所以当我们在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同时,也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加强自我认知方面的训练,这可以贯穿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比如说,在学年结束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讨论和探究如下问题:
?What are the two best memories you have of this year?
?In what area do you feel you have improved in the most?
?What have you learned about yourself this year?
?What’s something you did for someone else this year?
以上问题,隐约能嗅到升学文书常见问题的气息。
的确,升学文书的本质上,是展现自我认知和成长。 之所以跟孩子讨论这类问题,不是想让他们提前准备文书,而是希望尽早建立起这种自我认知思维习惯,从而成为一个高效的终生学习者。
内驱力和元认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话题,我突发奇想,组建一个关于引导内驱力和元认知的讨论群,不敢以专家自居,只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对此有过深入思考,希望与感兴趣的朋友,结成同伴群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欢迎扫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