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倾尽所有的爱、时间、智慧和金钱给到我们的的孩子,为的是有一天他离开我们的时候拥有内在的力量和信心去书写自己的人生,我们从不希望孩子会是自己的翻版或者延伸,他们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梦想的个体。
在理性的认知里,我们希望他们从错误里得到成长,但是实际上这做起来太难,你能看着他系了10分钟鞋带还没系上忍住不去帮他吗?你能看见他跟小朋友起了点冲突持旁观者态度让他们自己解决吗?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以“爱”之名剥夺他们从错误中学习的权利,一次次暗示他们“你还不具备这个能力”,让他们无法摆脱“依赖”父母,否定自我价值。
试想一下你现在是一个4岁的孩子,每天听你妈说:
你跑了半天了,快过来歇会儿;
别跟那个小孩玩儿,他说脏话;
或者你是9岁孩子,你妈每天说这些:
别穿那件衣服,那个穿上可难看;
把瓶子给我,我来帮你拧瓶盖儿;
又或者你今年17岁了,你妈说的还是这些:
晚上一个人出去我不放心;
放学早点回来啊;
这是一个难题,我们想尽可能多地传授我们的人生经验,这对孩子来说当然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因此产生的依赖感又让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这种对自我的否定情绪可能会让他们对我们产生敌意。
如何把孩子的依赖感降到最低?怎样培养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孩子?《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一书里,作者给到了“鼓励孩子自立的6个技巧”:
作者也给到了一些实例,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些技巧:
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对话方式上的改变,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头脑中固定的思维逻辑和脱口而出的说话方式是极难改变的,除非你有更大的意志去改变亲子关系,并时刻对自己提出要求,再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和认知升级,才可能把以上简单的对话变成日常。
当然,上面提出的6个方法并不是鼓励孩子学会自立的所有方法,我们在Talk&Listen系列中的前三篇
提出的所有方法和技巧都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有责任感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人。
当我们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责任归还给孩子的时候,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有极大帮助的——孩子不必再承受来自父母潜在的否定,父母也不再因为为孩子做太多而感到焦躁疲惫。
更多的时候,当我们急于帮孩子做决定的时候,问问自己:
没有我的帮助孩子真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还有没有其他选择?
我要不要帮他承担起这个责任?
这样做会不会让孩子继续依赖我?
这样有助于孩子学会自立吗?
当我们经常这样想的时候,那个我们一直庇护在翅膀下的孩子,会慢慢长出更丰盈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