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做物理实验或者化学实验不同,教学过程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教研必须小心的分辨,是“这届90后”不行,还是你的教学法不行。反过来也是,同样需要思考,是因为学生优秀,还是老师水平高。
这个过程很不容易,因而ADDIE模型更多时候不是按照步骤逐一执行,而是网状连接的,需要在不同的步骤间反复设置变量。
就我的经验而言,在线下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的分析和实施会是需要更加小心的步骤,因为线下课程教研和各方面成本都很高昂,如果没有拿捏好用户预期,或者没有找准目标用户的痛点,会造成惨痛的损失;
但线上课程则是后置位的步骤影响更大,因为线上课程不受空间限制,受众会比线上高很多个量级,与此同时,受口碑的影响也更加深刻,一旦执行或评估位出问题,可以说就垮了。
那如何最大程度的保障课程的顺利落地呢?
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始终把学员体验放在首位
如果是在线课程,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并且,有条件的话,最好每个环节都有学员或种子用户参与,这样可以保证能有客观的、小白的、用户视角的声音出现,在需要的时候及时修正,会减少很多后续的麻烦。
要有背锅侠,最终敲定课程的形态
这个背锅侠是教研或者教师,在没有独立教研的线上课程团队中,课程的教研就是教师本人。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建议陆续浮出来,包括市场的、技术的、运营的等等等等,因此要有一个人对于课程的主线始终清晰,从而使得外界的建议都以参考的形式出现,最终的课程设计还是由最清楚主线的背锅侠排版,这样不至于让主线跑偏。
虽然跑偏的现象在网络课程中经常出现。讲阅读的课在宣传时变成了知识变现,说好的写作方法结果听着听着变成了励志故事。
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及时迭代更新
哪怕以后再也不开这门课,这个过程也会让你的团队和学员双方都受益,当然最大的受益方是你。
对于团队来讲,打完一场仗并不会让他们变得更强,打完之后的赋能回血和经验值提取才会。
对于学员来讲,一方面,会让他们看到主办方对于课程的用心,为课程本身增加情感分,另一方面,从课程迭代的过程学员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对知识的吸收也会更进一步。
对于课程设计者而言,无疑是把经历变经验,把做事变故事,为自己沉淀案例和光环的好时机。
今天有些晚了,先写到这里。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