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自己 停止讨好
前段时间,各大卫视热播的《女心理师》带我们见识了不少心理障碍问题。其中,拥有讨好型人格的莫宇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的标签是“老好人”,经常免费请同事喝奶茶不说,还总是帮他们加班制作ppt。当心理咨询师问他为什么不拒绝别人时,他回答“因为我害怕产生冲突”。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失望,维护好自己“善良懂事”的人设,他背负了太多莫须有的负担,却没有换来别人对他的体谅和尊重。
美国的迈克·贝克特尔博士同样也是深受自己的讨好型人格的困扰,并且在试图战胜这种心理的过程中,发现了隐藏在讨好行为背后的种种心理恐惧。他在《停止讨好》一书中写道:“‘感觉自己很重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薄氨苊獬逋?,是为了保障我的价值”。很明显,莫宇把他的价值建立在了别人的看法上,他担心如果和人发生争执,别人就会不喜欢他。如果不被喜欢,就会遭受排挤。而今天想分享给大家的这本书,让我触动很深,并且,我相信有很多人也一样有此困惑,那就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人格最主要的心理恐惧便是怕对方疏离自己,讨厌自己。然而你终会明白,你越卑微,越得不到你想要的“喜欢”。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日子一久就会心生怨怼,怨怼一生便仇恨起。
有许多心理专家都会告诉我们:讨好他人是不对的,你需要停止讨好他人,改变的方法就是专注于讨好自己,而不是别人。乍听没毛病,却经不起推敲。如果真这么做,又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本书的作者迈克·贝克特尔提出的一个观点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不该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一点,才去对别人好;我们对别人好,是因为我们本来就自我感觉良好”。细细品味,它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学着关注自己,让自己变得身心健康,那么讨好他人也有积极的一面。只有坦然地接纳真正的自己,才会真诚地关注他人。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停止“讨好”的10个方法,包括积极主动:承担个人责任;维持交际:运用人际关系的价值;树立信心:正确看待你自己;培养真诚:坦诚地面对生活;加强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培养好奇心:保持求知欲;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锻炼照顾自己:寄希望于自身;学习感恩:寻找生活中的积极面;秉持全面视角:接受现实。相信读完必会有所收获。
作家王小波曾经说过:“善良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错误的善良,不会给他人带来天堂,只会拖累你掉进地狱?!彼裕栈啬愕男娜?。帮助他人是美德,讨好自己才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