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列入我的书单已经有5年了吧,一直迟迟未读,是因为我很清楚基于自己的过去认知,无法真正读懂这本书。
那天去图书馆,本来是要找《卡拉马佐夫兄弟》,结果这套书只剩下中册,其余上下都没有了,无奈之下,一眼看到了《洛丽塔》,于是就借来读读。
《洛丽塔》是以杀人犯亨伯特在狱中的自白书的形式展开,亨伯特是一个恋童癖,他深爱着洛丽塔,为了得到洛丽塔,他和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结婚,婚后50天左右,夏洛特偷看了亨伯特的日子,发现了他的真面目,但不幸当天死于一场车祸。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在美国境内四处疯狂漫游近一年多,后来在比尔兹利停留一段时间,洛丽塔在那里就读于一所私立女子中学,亨伯特第二次带着洛丽塔踏上了第二次“快乐”的旅途,途中洛丽塔趁机跟着与另一个恋童癖剧作家奎尔蒂逃跑了。三年之后,洛丽塔穷困潦倒,她嫁给退伍残疾军人狄克,并怀有身孕,她写信求助亨伯特借给他三四百块钱。亨伯特找到洛丽塔,那个早年的他心中的宝贝被生活和苦难折磨得憔悴不堪,从二人的交谈中亨伯特知了所有的真相。后来亨伯特找到奎,开枪将他杀死为自己复仇。
《洛丽塔》中,亨伯特利用一个男人的身份和强势地位,把弱小的洛丽塔置于他的魔爪之下,发泄他自己的情欲,反而他说“洛丽塔勾引了他”。如果站在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讲亨伯特是恶魔。
但本书是一本虚构小说,尽管恶魔无处不在,抛开道德层面不讲,站其他的角度,在《洛丽塔》中,我看到了以下:
1.?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是一见钟情、刻骨铭心的,至死不渝的,尽管这是扭曲的爱。 但是悲剧就在于,洛丽塔从来没有爱过他。 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中,洛丽塔说:
正如我所说的,她一直在说着。现在她的话儿滔滔不绝??偈撬枘У奈ㄒ坏哪腥?。那狄克呢?噢,狄克是个温顺的人,他们在一起十分幸福,不过她指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而我嘛,当然了,从来就算不上什么?
对于过去亨伯特与洛丽塔的恋情,他对她的爱慕,作者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不过是一块与她童年有关的干泥巴。
在阅读了大量小说之后,我发现小说的精髓其实就两点:
第一:甲深爱或很看重乙,于是,甲将自己对爱情、美,亦或某种情谊,某种他自认为最崇高及美好的认知,被美化了的幻想,全部统统强加给乙。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的眼里只有你,大概表达的就是此类意思。甲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对吗?对乙公平吗?乙到底需要这样的爱慕或者情意吗? 于是乎,矛盾和冲突就来了,小说的情节由此得以推动。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哲学讲要理性,不要被现象蒙蔽双眼,要学会看到本质。所以要学会自制,克制激情,事缓则圆。
第二:好小说的作者熟知读者心理会有预期的故事发展节奏,即所谓按照常理,但是真正精彩的小说,很会制造意外。另外,善于用生动的描写具体细节,用细节来推动故事发展。
2. 记录书中的这段话,我们的确都是这样:
我常常注意到,我们都喜欢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读者心中所获得的那种固定的模式赋予我们的朋友。一个受到喜爱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论他在书中有了什么发展变化,他的命运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定型。而且同样,我们也期望我们的朋友遵循我们为他们所定下的这个或那个合乎逻辑的、传统的模式。因此 X 就再也写不出那首不朽的乐曲,因为那与他让我们已经习惯了的那种二流交响乐曲相互抵触。 Y 也决不会犯杀人罪。 Z 在任何情况下也决不会出卖我们。我们把这一切都在脑子里安排好了,我们平时见到某个人的机会越少,每次听到说起他的时候检验一下他是多么依头顺脑地与我们对他所抱的看法相符,我们就越是感到满意。任何一点对于我们所规定的命运的偏离都会叫我们觉得不仅反常,而且不道德。我们的邻居,那个退休的热狗摊摊主,要是哪天结果发现他刚刚发表了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诗集,那我们就会宁愿自己根本不认识他。
《洛丽塔》我读了两遍,第一遍完全沉浸在亨伯特自说自话的述说当中,完全忽略了藏在暗处的恶魔奎尔蒂,到了故事快结束的时候才知道奎尔蒂诱惑了洛丽塔,其实在书中,奎非常隐晦地出现了若干次,第一次没太读懂,也么看下面的注释,就匆匆而过了,第二次慢慢精读,才看到了奎魅影般的一次次出场,不禁感叹作者精巧的构思。
几年前,我看过电影《洛丽塔》,依然记得亨伯特对洛丽塔那一见钟情的会面(用文字写出来就是:接着,事先,没有一点预兆,我心底便涌起一片蓝色的海浪),以及最后杀死奎的场景,但是电影远不如小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