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和弟弟他们小两口去看电影《芳华》。
去之前我跟他俩开玩笑:我这个电灯泡有点大了吧?
看过原著,我知道,那是个和爱情有关的故事。
看完电影出来那俩人没什么反应,在意料之中。能让平淡相守的夫妻一前一后各自进入电影院,再牵手出来的电影并不多,《芳华》尤其不是。
那里面的爱情都太悲催,不足以让人心血来潮热血沸腾。
那是爱情的悲剧时代。一代人的爱情,一代人的悲剧。
我们抛开原著,只谈电影。
表面看来,最悲哀的是刘峰。
他是现实版的雷锋。那个出身微寒,毫无背景,善良纯正的雷锋。
放到现在,他就是个情种。
一个为了爱情放弃大好前程的傻瓜,是有资格被看成情种的。
可他却被当做政治犯关押审讯。不过是因为他爱上了林丁丁,在邓丽君“靡靡之音”的鼓动下,冲动地抱了她而已。
是一个正常男人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假若他只说喜欢而并不想去动她一个指头,那么,这个男人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心理有问题——要么不是真喜欢。
那一抱,那慌乱冲动不顾一切的一抱——真的一点也不优雅从容,却真实可爱——改写了他的人生。
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能够得以最大限度的自然流露,无需遮掩,不必羞愧。
而这自由不属于那个时代,更不属于刘峰。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被大众化的舆论洗了脑,认为爱情圣洁无比,是只属于精神领域的高级游戏,一旦身体结合,即宣告爱情终止,以婚姻的形式繁衍后代,成为责任。
老一代人大都不喜欢听情啊爱啊的歌曲,在层次高点的人眼里,爱情圣洁无比,天天被你们挂在嘴上唱算怎么一回事?
还有一个原因:太过圣洁美好的东西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他们中的许多人,终生都与爱情无缘,从未触及过那种战栗。
物极必反,因此把爱情看做洪水猛兽也可以理解了。
刘峰品尝到了——却不是爱情的琼浆,而是一杯苦酒。极少有人同情,因为他表达爱的方式太过直白狂热——这和他的光辉形象太不相符——以至被看做粗俗下流。
他帮了那么多人,离开文工团时送他的,只有何小萍。
神圣化爱情,是爱情的悲剧。
2
那个年代的英雄在大众眼里是没有七情六欲的。正如我们想到雷锋,只会想到好事,很少想到他的心可能曾因一个女孩狂跳不止,也可能曾在夜深人静中倍感孤独。
我不了解雷锋,我只是了解人性而已。
在爱情面前,没有英雄,只有男人和女人。
刘峰在林丁丁心目中高大地位的坍塌,原因也在于此。
林丁丁不是思想过于保守的女孩,她可以给吴干事抱,但不能给刘锋抱——谁都可以就他不可以——因为他是英雄,是大家眼里的大好人。
那样一个圣人般的好人怎么能干出那样的事情来呢?这令她恶心,有幻灭的迷乱疼痛。她检举了他。
要原谅林丁丁,她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被虚荣所指嫁给毫无感情基础的华侨,没有人知道她后来过得怎样。从她发福变形的体态猜测一下,她已经完全堕入了生活的罗网。
从未真正品尝爱情,她更悲哀。
谁不一样呢?
身为高干子弟的郝淑雯,明知萧穗子和陈灿两情相悦,却横刀夺爱,几天就把陈灿拿下了。只是因为她知道了陈灿也是高干子弟。
她故作轻松地告诉萧穗子:我和陈灿好上了……再说,我们也门当户对。
夜色中行驶的卡车尾部,萧穗子把此生写的第一封情书撕碎,扔出车外,洒落一地撕裂的疼痛。
芳华随风而逝。
3
十年后的刘峰,是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与病愈后的何小萍再度重逢,何小萍道出了当年想对他说的话。
别人都把刘峰神圣化,是只能享受他的好而不可以爱的人。何小萍却是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爱的。
所以她说:能抱抱我么?
四目相对,心意相通。刘峰很自然地将何小萍揽在了怀里。
这个拥抱有多少爱情的意味?怕是亲情更多吧。
芳华逝,岁月老,爱不动了。
那就结伴,相互取暖吧。
这个结局是温馨的,却透着悲凉。
他们,没有结婚。
那不重要。
4
电影没有想象的那般感人,剧情衔接也不太自然,它演绎的爱情却着实令人感叹。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村里一对青年男女相恋,遭到双方父母强烈反对。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私自相好,有伤风化。
双方家庭都倍感蒙羞,无颜见人,自然不会同意他们成婚。
这两个年轻人做了一切爱人之间会做该做的事,之后双双服毒自尽。
举村震惊。
他们被葬到了一起。
这是闭塞落后之地把爱情妖魔化后收获的又一悲惨结局。
把爱情神圣化,把爱着的人神圣化,和把爱情妖魔化一样可悲。
所谓爱情,就是在世上那么多男男女女中,你只想和那一个人睡,年轻时做床上运动,年老时相依相偎。
而对爱情的最大恪守,应当是避免和自己不爱或不爱自己的人产生肌肤之亲。
所以,如果相爱,就抱她(他)吻她(他)。
嗯,适当的时候,睡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