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现象
第一个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科学家是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他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那个著名的服从权威实验就是他做的。
其实,米尔格拉姆还有一项著名的实验。他给参加实验的人每人发了一个包裹,让他们把这个包裹通过熟人传递的方式,寄到一个陌生人手中。这个包裹在这个熟人链条上被传递了几次,就说明任意两个陌生人之间距离是多少。然后算出它的平均数,就是测量世界大小的指标。
实验结果出来以前,米尔格拉姆跟他的同事开了一个盘口,请他们猜一猜,这个包裹经手的次数是多少呀?
答案五花八门,几十,一百,甚至还有人说更多。
但是实验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这些成功寄到目的地的包裹中,最短的只用了一个中间人,最多的也就转手了十来个人。总体来看呢,经过中间人的中位数是5.2,也就是说,转手6次就寄到了。这个数字远远低于最初的猜测。所以,米尔格拉姆就发出了那个著名的感叹:“世界真小?。 闭饩褪恰靶∈澜缦窒蟆保═he Small-World Phenomenon)。
小世界现象,还有另一个大家熟悉的说法,叫“六度分隔”(six degree of separation)。在小世界实验的二十多年后,美国剧作家约翰.格威尔(John Guare)在1990年写了一部话剧,就叫做“六度分隔”。剧中的一句台词是这说的:“据说这个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相隔六个人。所以,在我们和其他人之间存在六度分隔?!?/p>
听到这里,你可能发现这位剧作家在理解上的一个小错误,如果网络中两个人的距离是6步的话,那么中间是隔了5个,而不是6个中间人。这个区别,你应该记住。因为在很多关于小世界现象和六度分隔的讨论中,人们常常把这一点搞混了,甚至包括某些著名学者。而你在听了今天的课后,就不会有同样的误解了。
从6度分隔到19度分隔
那么“六度分隔”的发现是一个偶然吗?这个数字能被重复验证吗?
2002年,社会学家邓肯.瓦茨(Duncan Watts)决定重复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设计。因为这个时候有了互联网,有了电子邮件,Watts就用电邮替代了原先实验中的包裹,而且,被试者的规模也要大很多。
他在全球招募了6.1万个人,请他们以电子邮件为媒介,通过朋友接力的方式,联系到在全球范围内随机抽取的18位目标人选中的一个。这些人形形色色,包括美国常春藤大学的一位教授,爱沙尼亚的一位档案管理员、印度的一位技术顾问、澳大利亚的一位警察,还有挪威军队中的一名兽医。让人惊奇的是,尽管实验规模扩大了,电子邮件到达目标者的平均距离仍然是6步。又得到了6这个神奇的数字。
进入大数据的时代,科学家又用MSN、用Twitter、用Facebook的数据,对小世界现象进行了检验。发现虽然距离有所减少,但结论仍然成立。
Twitter有3亿用户,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平均距离是4.67。
Facebook有20亿用户,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络,但是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平均距离是4.74。
迄今为止,最大的人造网络是万维网,万维网上有一万亿个网页。但是,从任意一个网页,跳转到另一个指定的网页,平均只需要经过19次点击。
这两个数字是不是让你感到意外?按照直觉,网络规模越大,节点数量越多,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就越远。但实际上,节点数量从几千,到几百万,再到十几亿,甚至上万亿,节点之间的距离也就从几步增加到十几步而已。
而这一点,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蹲匀弧吩又镜囊黄恼轮校缁嵫Ъ襑atts和他的合作者提出了一个计算平均距离的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假设全美国的人口是3亿人,每个人认识30个熟人,那么这个3亿人的网络平均距离是5.7;假设全世界的人口是60亿人,每个人还是有30个熟人,这时候的平均距离是6.6。你看,虽然网络规模扩大了20倍,平均距离增加不过0.9。
也就是说,在网络中,当节点的数量成指数级增长,节点之间平均距离的增长却是线性的。这就是小世界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基于小世界理论,我完成了一次社交挑战,结交某位校长。复盘时发现,中间一共经过3个人。
1、接入学校人际网:
第一步很简单,工作人员那么多,一定有聊得来的,运气差的话就勤快点。要注意的是『没人愿意和陌生人闲聊,要有合理的契机,谈正事的时候顺便交朋友』
2、收集信息:
我很幸运,在咨询前台时出现了另一位员工,俩人是闺蜜。她正打算秒杀榨汁机,跑过来问要不要帮她带一台,这样能少喝奶茶更健康。我顺势加入闲聊,“不太建议喝鲜榨果汁,因为有大量游离的糖,还是直接吃水果吧,锁在果肉里的果糖消化的慢,升糖指数更低”,之后大家聊得很愉快,互加了好友。
她很好奇我来学校干什么,我说在做社会实验,她就更好奇了。于是我把小世界理论和挑战目标都告诉了她,还邀请她加入挑战,一起玩。她很开心的加入了,提供了大量情报,有关的无关的都有。
3、连接强关系节点:
根据朋友提供的信息:平时有那么几位老师会和校长一起吃午餐,其中一位王老师和我有共同的爱好,他即将主讲一场艺术公开课。这场公开课很适合“偶遇”,为此我准备了一些好问题,可惜公开课没设置提问环节。不过没关系,散场后还是和老师聊了聊,他让我提提建议,我的建议是:人们常常低估艺术的重要性,所以我建议,这么好的课以后应该多开。
我还问了下次什么时候开课,打算带朋友一起来。老师表示,这次是试讲,下次开课时间还没定。于是互加了好友,保持联系。之后还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参加《至爱梵高》的首映,大多都围绕着艺术展开的,拥有共同爱好就很容易交流。
4、自然而然:
有一天午饭时间,偶遇王老师和校长一行人,这回是真偶遇。我主动和校长打招呼,他很诧异,我说“王老师总和我提起您,他很羡慕你写的一手好字”,这才解开他的疑惑。校长邀请我一同就餐,拉着我问王老师“这是不是你总提起的XXX?”
当你嵌入一个网络后,为网络提供自己独有的价值,做好该做的事,当一个靠谱的人,你的信息会在网络中传播开,自然而然会有好的结果。
以上对话经过简化,只保留大意,略去了大量细节,所以感觉有点像拍马屁,但请不要误会。社交基于价值交换的原则,能力决定价值,真诚是润滑剂,平等对话是基本姿态。另外,习惯被周围人拍马屁的人,不值得与之相交。
只还原了达成目标的这一条路径,而挑战涉及的是整个网络,除了以上提到的4位,过程中还交到了不少朋友。推荐大家尝试一下,有些知识你尝过甜头,就会变成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