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根本不关心你
by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09月20日
你只管自私的、努力的让自己幸福
就好了
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好报”(ID:haobaonet),作者刘磊
坚持自我
最近混迹大理,找我聊天的人不少,渐渐的对人有个很清晰的观察,那就是从某个角度来讲,人是有两种倾向性的:一种是倾向现实,一种是倾向精神。
说的拗口,道理其实很简单,区别就在于一个人有没有对精神世界、对自我个性生活的渴求。或许社会上80%的人都只是在主流价值观的驱使下盲从过活,但总有那20%的人,有着一些个性化的追求。
而我发现更神奇的一点是,一个人有没有这种追求,和收入、地位等硬件条件竟然关系不大,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我以前总是认为物质条件好的人精神追求会更多,但这次的游历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现实。
我见过在丽江开小铺子卖面条的大姐,和古城里开出租的小哥,说起文学、说起对世外桃源的向往,眼中熠熠生辉;我也见过年薪几十万的白领,终日活在匮乏和囤积的恐惧中,生怕一场大病来了,积蓄全无。
但如果你以此得出结论,说物质条件好的人反而容易被物质所绑定,而没有个性生活,这似乎也不对。因为我也听过几个在银行、风投领域的高人说这种年薪几百万唯利是图的生活简直太恶心了,想去开咖啡馆,想去做蛋糕,而且都在计划落实中。
可见,一个人有没有精神生活和个性化追求,真是个很神奇的属性,你或许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家庭教育、个人阅读、生活经验之类,不过我宁可让它保持神秘,就权当做一种比较稀缺的特质好了——当然这只是大体而言,每个人都没那么极端,大家都是混合的,只不过更倾向于哪一边而已。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往往是越现实性的人,越“孝顺”。他总是喜欢把孝和责任放在嘴边,我曾和一个哥们儿聊,他的职位大约是某某银行(就是那传统的几大行之一)驻一省会城市的中层管理者,薪水不低,但压力很大——倒不是来自工作,而是来自于比如预防父母的大病、自己和老婆、孩子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大病、未来的养老、孩子的教育、以及应对不时之需的一笔钱,等等。
一开始,我还打算问这一共大约需要攒多少钱,后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答案——因为谁也无法预料那“大病”究竟有多大,这个无底洞般宏大的匮乏感深深的抓住了他,他无法想象放下这一切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但是,这正是整个社会所鼓励和效仿的榜样:中产、多金、同时又孝顺、有责任心、遇事考虑周全、有“担当”——大家都很欢喜,只有他自己不快乐。
就像有个姑娘曾和我说的那样,她说在她眼里,30岁后再不考虑为儿女和父母攒钱,都是对生活不负责任的逃避。他们的那句经典的话就是:“你不攒钱,等来了一场大病,你就知道钱的重要性了。”
我当然不是反对钱,只是经常诧异于他们所念念不忘的“大病”。
于是,遇到这样的人,我便只能暗自祈祷,祈祷他不会在明天因意外而突然去世,也不会在计划中囤积的钱花完后还仍然活着——我祈祷他在自己囤积的钱花到他心理最满意的那个程度时死去,这样他便可以得偿所愿了——比如那场期盼已久的“大病”,该得还是要得的,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刚好满足他为“大病”所囤积的钱数才行,如此甚好,甚好。
或许对他们而言,一生平安反而是最可悲的事儿。到死的时候啥“大病”都没得,就像小沈阳说的,人死了,钱没花完。
而那些勇于追求个人生活,至少对“诗和远方”抱有一定敬畏之心的人,则更有可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在此我并不是说有精神生活的人不会沉溺于前者一样的恐惧中,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等着“大病”的文艺青年比比皆是,我只是说,有一定精神生活的人会比较有自知,会比较容易看清下面的这个事实:
世界只是你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有一夜,我遇到一对在大理定居的老夫妇,都已年过六旬,却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问之下竟是天津老乡,继而攀谈起来,老太太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她是那种典型的老天津卫大娘,心里没有自己都是别人,张家长李家短,对亲戚朋友各种关心,活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日常琐碎中。直到去年,老大爷突发脑血栓后卧床不起,大娘才突然发现,所谓亲戚,也只是一开始来嘘寒问暖一阵。过后,还是老两口自己照顾自己而已。
然后,大娘对我说,“我活了这么大,尤其是经过了这件事儿,我才算明白了,让自己、让老伴儿高兴才是真的。这边空气好,水好,人也好,他状态那么好,我的心绞痛也没了,说到底就一句话: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会真拿你当回事儿?!?/p>
说的时候,伴随的不是辛酸,而是老两口开朗的大笑。
这让我想起托尔斯泰那篇著名的《伊万.伊里奇之死》:当伊万.伊里奇死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很悲伤,但最深刻的感觉却是一样的:幸亏,那个死的人不是我。
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所谓的亲戚朋友,只不过是拿你的经历当成一种谈资和对比罢了,切莫当真。
而那些真正爱你的人,无论你是在家乡还是大理,无论你是当高管还是摆地摊儿,他都不会批判,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每个生活的当下,你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幸不幸福。
写到这里,想起前几天和一个公益名人聊天。她说,我从小就坚持自我,从不刻意地考虑什么责任、孝顺,他人看法之类。于是,在我还小的时候人们说我自私,后来我有了一些成绩,人们开始说我很自我,现在有了些名气,人们便说我真牛逼——其实我一直都没变。所以,谁都是在拿别人当消遣而已,本质上是不关心的,咱要是信了,就二了。
我接她的话,和她一起说,盲从,无论是盲从于主流价值观还是父母或亲戚朋友的“为你好”,结果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最后的结局还是自己兜着,谁也帮不了你。
因为本质上,世界只是你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所以,你只管自私的、努力的让自己幸福就好了。
刘磊:自由撰稿人,一枚安静的美男子,现居天津。喜欢咖啡馆、阅读、写作,结交朋友,欢迎连接。个人微信:chrisliuzen。他参与运营的公众号:壹加上壹(微信号:yijiashangyi)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浏览|他拒绝10亿美元,颠覆美国教育,让比尔·盖茨成为他的狂热粉丝
点击图片浏览|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生活照样比你滋润
点击图片浏览|有意思无意义的人生
-有意思大家族-
有意思网 | 中国新闻周刊 | AutoMan | 大人的玩具 |
开Fun | 反观 | 财迷 | 剧逗 | 百万庄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