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老师、学生、内容和场域,是教学有效果的四个重点。
老师的注意力结构重点在哪里,其实会直接反映老师的教学价值理念。于是,听同行们上课,关注他们如何处理语文教材,也是我外出听课学习的一个大重点。一节课所谓的价值理念,往往取决于老师认为和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乔治·米勒曾经提出人的短期记忆极限是7个单元,认知负荷在此基础上增减2个单元。人的注意力资源一旦有限,在一个场景下,师生就只能感知到自己可以关注的部分和刺激最为强烈的部分,而对无关部分选择视而不见。想起刚工作的前两年,自己上课更关注也只有精力关注的是教材和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那个时候的自己是一个以“内容中心”为价值理念的老师,这和自己现在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价值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从一节课的发生来看,影响课堂的四大重要元素:教师、内容、学生、场域,都会影响教师的注意力,对这四个元素不同的定位、对待方式和投入精力,可区分教学水平的高低。当然,就语文学科来说,还有一个文本的定位问题,教授经典、定篇、例文和使用用件,会有一个处理教材的问题,但依然会由四个元素来决定课堂效果。毕竟,哪怕是讲授填鸭,也有不同的讲授技巧和方式。
教练型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意识:重点不在于教师讲了什么,而在于学生的脑海里发生了什么反应,教师的作用不是兜售内容,而是促进学生思考。如果把一个老师教学成熟的全过程以级别来区分阶段,在1.0级别的老师的注意力结构中,内容和自己表演所占的比很重,学生、场域所占比很轻,或许这样的课堂会收获学生比较高的满意度,但也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高满意度未必等于高有效度。成为更高级别的老师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吸收就不再是用高压水枪给茶杯注水,而是把学生的吸收转化看得比内容本身更为重要,像喝功夫茶一样,待喝完一杯再倒下一杯,还要问问品茶的滋味如何。
《道德经》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如果以教学做比,是否有“太上,不知有之”的境界呢?超一流的老师授课完成后,学生收获颇丰却不知道老师是谁。似乎教材、教师、同伴、场域生成的一切,都是老师。创造中正平和的创造性潜意识的学习状态,彼此深度联结的注意力状态,信息充分流动,师生共同感受,再回到意识状态,觉察整理新生成的认知,享受新获得的体验。这样上课的老师,更善于营造一个高能量的场域,他的注意力结构里似乎没有内容没有老师自己,只有学生和场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是学习的主战场,反而语言为载体的宣讲消失了。想起2011年在我备课过程中,前辈跟我分享了他自己备课的一个感受,我一直觉得很精辟——“课前要尽力做到无所不知,课上要尽力克制表达欲,留足给学生的空间。”如果真正让学生沉浸在自我边界瓦解的心流状态,学习会发生得更流畅??死锼埂ぐ⒓锼褂幸痪浠耙踩梦伊氲阶约旱墓ぷ鳎奔涮?,忘了原句,今天也没有查到,只记得大意是:感谢学生,让他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就像医生朋友所说的,治愈病人的过程,也提高了自己的医术。
是否我们可以经常自测一下:在课堂上,我们的注意力结构中,内容占用的内存有多少?自己的形象占多少?学生占多少?场域又占多少?由此,或许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