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和人生其实一模一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错了,或者有时候对了,有时候错了。在中国人所说的盖棺论定之前,在古罗马人所说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这是余华在《活着》中写的序,借此我想谈谈关于选择的种种。因为不知道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所以盖棺定论前的选择看起来都毫无意义。而当选择呈现意义时,我们貌似又无法参与其中,或者事情早已过去,我们再也无力改变什么。
自从降生的那一天,我们就开始被迫地或者自愿地选择。比如出生在哪儿这件事,我们是没有选择权的,但生活在哪儿,我们还是多少可以选择的。吃什么喝什么,往东走往西走,等等,貌似一切都是选择。有时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则会带来惊天动地的变化。
就像最近的高考填志愿,在我看来,填志愿选择的重要程度要远远高于高考本身??墒谴蟛糠指呖忌晕呖纪炅?,一切都盖棺定论了。分数出来了,好就是好,差就是差。其实哪有,高考完,真正的成人生活才刚刚开始,甚至只是前戏而已。
高考放榜后,这个时候大家手中都已经有牌了,只不过是牌的好坏问题。如何把手中的烂牌打好,如何将手中的好牌用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很遗憾,大部分人只选择看到那些不可控的,比如分数,刚过一本线,或者还不到一本线,而非选择看到可控的,比如这个分数可以上的最好的学校或者最好的专业。当然这里还是有偶然因素,比如那一年,一所二本院校偏偏高出一本线不少。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非可控。而对于非可控的事情,我们只能默默承受。
工作后,有时我也会在想,假如当初我没有选择到深圳,那会不会有另一种结局?就像我室友问我,假如当初他不在深圳,我会不会选择到深圳?
这种问题确实很难回答,有的时候,觉得人生就是一场阴差阳错,甚至鬼使神差。一切充满希望,一切又像幻象。但唯一肯定的是,是选择,是每一次选择,促成了今天的自己。
从上一家公司出来,又有两个多月了。到新公司工作,从陌生到熟悉,从不懂到略懂,种种经历无以言说。
有时候觉得收获满满,接触了不少新事物,有时候又有些沮丧,体会到了很大的差距。
我们部门的经理M,带着三四十人的团队,而他不过也是90后,14年才毕业。经理上面是营销总监,总监上面是两个公司创始人。所以,就这3年左右的时间,M几乎做到了公司的中高层,并且公司还算大,600多人,跨境电商行业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而自己呢?现在从运营助理开始做起。跟着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嘻嘻哈哈,好像自己也刚毕业一样,而自己之前也是从一家两三千人的公司里出来的,近两年的工作经历都喂了狗?
所以,要是这样想,会发现职场越来越艰难。现在还只是单身,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生活还可以自欺欺人,假装未来会很美好。
试想一下,你年近30,已然成家,也有了小孩儿。你虽然工作了好几年,但是并没有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不过还是个打工的,或者高级点儿的主管,薪资待遇也确实提高,但在稍微大些的城市远远不足。那个时候,你既要工作,还要养家,是不是突然觉得,以前高考没考好,以前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简直不值一提。
与此同时,更多真正有才的年轻人跟你站在同一维度,跟你一起竞争同一个岗位。就像深圳这座城市罕见的女男比例不协调,女比男多,很多女性还没来得及找到一个好归宿,发现一晃三五年。而更多年轻貌美的姑娘正涌入这座城市。可这又是谁的错呢?你们曾经都年轻过??!
大概因为一起共事,并没有觉得经理级别的就有多高大上,可我找公司的老总签字时,也是表现的毕恭毕敬啊。是别人高高在上?不是的,只因为自己是个小人物而已。
要说经理M就很厉害?我倒也不觉得,确实不觉得。
说起最近的工作,负责了两款老品和一款新品,我们做运营的主要工作就在优化页面,不停地优化。每次优化完,发到群里供审核,之后才能修改。而最尴尬的莫过于,经理和主管都在一个运营群里,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职场上怕就怕有两个上司,两个都对,只有手下的人错。
主管一直带着我做运营,相当于引路人,以前任务做完了就发给他,有问题就改,没问题就过。此刻有两个人领导了,对于同一幅图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好,有的认为不好,听谁的?
上周一我就把优化方案发到群里了,这周一才确定可以。经理说优化了好久,要注意效率,我说好。他们平日里事情太多,有时经理说一句,有时主管说一句。偶尔想起来,经理过来跟你讨论下更好的方案,虽然这些在方案里都已经提到,而主管还在忙手头的事情。
倒不是说管理层有问题,只是优化明明一天就可以完成,但耗时一周才刚开始。整个项目的进展几乎停滞,我都开始怀疑我在做什么。
午餐时间跟同事聊天,他说感觉好忙,忙的停不下来。我问到底在忙什么。其实发现好像一天下来,并没有做几件完整又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毫无头绪的忙碌。
当然,既然别人年纪轻轻就能做到经理,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往回看,发现M之所以能做到今天的位置,不过是他选择正确罢了。他从毕业后就开始做亚马逊,并且很早就进了我们现在的公司,而公司当年的状况是什么?
最开始只有四个人,在华强北一家租住的公寓里办公,生活和工作一体化。后来慢慢发展,也就几十个人。记得上次创始人之一开会,分享说曾经有人去应聘,看到公司在家里,老板在打包,掉头就走了。如果是你,你会走吗?你多半也会走。
就像之前有个问题,假如你20年前在杭州的街头遇到马云,他刚好需要帮忙,而你刚好能帮,你会主动伸出援手吗?看看那些如今风光但当年苦逼找风投还被拒绝的企业家,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M在公司初创并不怎么被看好,甚至看不清前路的情况下,选择与公司一起成长。最后公司做好了,M在公司的地位自然不可言喻。他的选择没有错。
就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总觉得老板们好像除了开会,也没做什么,但却拿着公司80%的薪水,而普遍的员工,辛辛苦苦却只拿着20%的工资?
因为老板承担着公司破产的风险,尤其是最初创业时,他们几乎都是拿自己所有的资本去赌。员工做不好,顶多是被上司批评,而公司没了,可能有的连从头再来的机会都没有。
后来,我就在想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什么同样的起点,付出的可能更多,最后反而远远落后于别人。究其根本,不过是在一些选择的节点上,有人选对了,即使没有盖棺,但或许就已经能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