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小坚持之Day14
如果你对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熟悉,「反熵增」这个概念,你可能也不会陌生。
什么是反熵增?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在物理学中,“熵”指的是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一个系统越混乱,熵值就越大。越有序,熵值就越小。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封闭系统内部,事物总是从有序变成无序,所以熵一定是增加的?;痪浠八?,如果不施加外力,这个宇宙只会往无序化的方向走。
比如,房间如果不打扫,不会越来越干净(有序化),只可能越来越乱(无序化)。
在社会和商业的世界,熵增也就是无序,也无法避免。公司创立阶段,所有人齐心协力,从混乱中撕出一条商业的出口,这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成长阶段,公司不断成熟和发展,抓住机遇不断壮大,这是从初步有序到更加有序的过程。成熟阶段,部门增多,利益关系复杂,结构开始显得臃肿。这个过程,就是从有序,变回到无序的过程。
因而想要让自己的团队一直保持活力,贝索斯提倡,一定要用反熵增思维管理企业,在亚马逊充分践行。比如,他把办公室的大楼命名为Day One,每天踏进办公室大楼,都提醒自己,这是亚马逊的第一天,必须充满活力,才能在市场上拼杀出一条生路。
所以,「反熵增」其实是一个保持活力,实现有序目标的一个有效方式。
「深度工作」就是一个反熵增的过程
工作中,在面临好几件复杂的事情时,大部分人会优先选择最简单的事情去做。比如处理邮件和即时消息,进行简单的传达工作。甚至你会发现,他可能始终只选择简单的事情在做,复杂的事情一直被搁置。
为什么这种情况这么常见?
因为处理复杂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逆向的过程;而解决复杂问题,是让无序变得有序起来的过程,是可贵的反熵增过程。
我们都知道,只处理简单的事情,也就是类似处理即时消息这样的「浮浅工作」,对企业的有序目标帮助甚少。而真正能对企业目标有帮助,对个人有增益的过程,往往就是要解决复杂的重要问题。
而这类重要的工作,往往需要「深度工作」的方法。这也是卡尔 纽波特在同名《深度工作》提出的概念。我最近又回读了这本书,有几点新的感想。
1、我等采石之人,当心怀大教堂之愿景
这大概是描述「深度工作」,或者说「匠心」,最美的一句话了。
这句话出自写给程序员的一本书《程序员的修炼之道》的前言里。作者在前言里引用中世纪矿工的信条:
我等采石之人,当心怀大教堂之愿景。
在一个项目的整体结构之内,总有空间展示个性和匠心。百年之后,我们可能像今日的土建工程师看待中世纪大教堂建造者使用的技法一样陈旧,但我们的匠心会得到尊重。
说的是「因为相信,所以坚持」,说的也是「匠人精神」的深度信仰。
估计刻板印象里的程序员,很难和上面这句话联系在一起。但其实,行事穿衣相对不拘小节的外表之外,程序员这类群体,正是能够专注、问题导向、思维活跃、和极致聪明的一群人。我是,真的很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我观照最优秀的工程师们,他们会有这么几个典型的特点:
1、能够快速开始专注工作。
2、接收到问题的时候,能迅速思考解决方案。
3、对长期低效率的低容忍度。
可以说,这些特质,直接成就了工程师们能高效地驱动创新项目的进展、让更高的效率发生。
这种特质,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也是作者提倡的几种深度工作方法的其中一种:「记者深度工作法」。外事记者需要在各种变化的环境中把稿件及时报道出来,可能是在流动嘈杂的车厢,或者游行现场,甚至战争前线。这种要求促使他们,必须拒绝快速专注写作的能力。这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刻意训练。
另外一种方式,是「节奏深度工作法」。比如说,一个常见的互联网从业者,可以这样尝试使用节奏深度工作法:每天或周末,安排固定的时间,在书房或者安静的咖啡馆,做文案或创作部分的工作。在办公室,上午一般会议比较少,做需要个人整块时间推进部分的工作。下午会议密集,做想法沟通,项目同步和推进部分的工作。
再次读,有被敲警钟的感受。说说我自己,偶尔「逃避心理」会作祟:有的工作日,会忙碌相当时间的「浮浅工作」,体力上开始疲惫之后,精神上这天会更难开展「深度工作」。关键是,并不会因这种工作轻松觉得开心,带来的结果是,心理反馈这是弱成就感的一天,状态低沉;相应,推后复杂工作给后面工作日带来的压力,会让自己更容易产生焦虑。
所以给自己写下小原则:以同样时间完成最重要工作的目的为导向,给自己每天设置「必须有效推进复杂工作」的明确目标感,刻意练习整块产出时间的专注力。然后,我希望有比较强的专注能力,能下一步去尝试「记者法」的快速沉浸体验。
2、不懂疲惫,也不太会休息
我曾经有一个认知误区:如果我觉得今天花费了大量脑力在工作上,回到家筋疲力尽,我就会刻意寻找,最不需要消耗脑力的方式来休息。我当时觉得:我很累了,所以一切需要消耗脑力的事,都只会让我更累。
比如,花大段时间刷剧、找朋友聊很多琐碎轻松的小事,龟速复原乱糟糟的屋子……甚至有时候,加班到深夜回家,心理有些抑郁,会无目的刷手机到深夜。第二天的状态相应都会差一些。
但现在,我发现事情和原本想象地不一样。比如花点心思做一顿想吃的饭,把自己有触动的新知费曼给身边的人听,读书顺手写下想法笔记,动点脑子写写最近读的书,这些事情同样费脑,但能达到意想不到休息更好的结果。我今天在工作上成就感不强,那我吃到自己做的饭,写一篇流畅的文章出来,「增大」了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可能性。我今天在工作中多处思路受阻,可能在看书或者在费曼交流中「可能」出现新的想法。
做一点不算复杂的事情,来增加更多可能性,而不是被动等待让情绪和疲惫消散。这些说来,有种主动出击的意味,但其实带来的是更大可能性地放松,还有更大可能性的收获。
其实我也不太会休息,换句我娘亲评价我的话:不会享受。
我挺会给自己创造压力和紧张感,但不太会及时舒缓压力。我会喜欢做一点危险刺激的事情,来释放高强度的压力。但平日里的小压力,会习惯性积攒到一起,到达一定强度再释放。这样,会有一些之前未预见的风险,就是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但没来得及放出来,会在自己没留意的时候压垮自己。但关键,平时的一些小压力,无论是说出来,写出来,还是给自己设计一个仪式感的方式抵消出来,都还比较容易实现。
这种积少成多,还是不要了。
最后,讲两个刻意创造深度工作环境的小故事。
JK罗琳,在写《死亡密室》的时候,因为家里来访的客人太多,加上家里有孩子,很多家务事一直缠身,小说创作思路总是被打断,很难写下去。后来,罗琳直接在伦敦市中心,斥巨资在城堡酒店开了间套房,给自己创造,独立专注,能够沉浸在宏大架构小说创作的环境。
硅谷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从原来的双休工作,改成了4天工作制,但是工作任务没有变。公司员工主动避免长时间会议、先做最重要的事情。留出的一天时间,大家更好地去思考怎么创新,怎么优化,实现更高效的工作。
我的28天听书专题
28天每天听本书,不止步于听,日更28天听书感想,写下自己的思考。
两个目的:?
1是为着给自己持续练着写东西,想写?
2是实践一把,在线教育里,知识付费+刻意思考+输出,才是真正带动输入
期待关注,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