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只有多年以后再去回味的时候,你才能品出它对你生命成长中独属于你的人文价值。比如童年,九十年代,黑白电视,还有年轻的父母,年老的爷爷奶奶,还有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精神也不怎么丰富的人生历程,同时构成了现在的当下的你所有记忆。
——题记
每一次经过那个地方,被我们叫做老院或者老伙场的地方,我的心似乎都会有一下跳动。虽然它现在只剩一片废墟,而它的主人也都被岁月无情地带走,于我而言,这里,曾是童年的乐园。
那时的房子是用土建造出来的,而老院就是由三间土屋构成,整体面积不大,总共才几十平米,左边的是卧室,是爷爷奶奶住的,一进门里面有一个土炕,旁边修了一个灶火锅台,做饭用的,旁边又放着一口缸,里面装满生活用水,右边放了一个长木柜,后边还有一个门,直通第二间杂物间,里面放着各种生活用品和家里的粮食。第三间是独立的一间屋子,后来也变成了杂物间,据说这间是父母从外地回来时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建了新房子,就搬出去了。屋外是一个比房子大一些的院子,右边养了一些羊,还有一匹骡子。在羊圈的前面,种了几颗大树,好像几个人可以拥抱的那种,旁边还有一个磨石。院子的左边是用木条建成的一个墙,前边用土建了一堵墙,墙后面有一个小园子,据说是爷爷早年种大烟用的,后来就不种了,而小园子右边有一个大园子,就是那堵土墙的后面,种着几颗葡萄树,葡萄树再往前,又种了几颗杏树,那时爷爷在的时候,都长得极好,每到丰收季节,我们都不缺水果的。后来爷爷去世后,奶奶没有精力照顾,先是葡萄树死了,后来杏树被别人家的孩子上去偷吃时折死了。出了园子,就是一条土路了,路边长着许多的柳树,每年夏天的时候,十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各种游戏,捉迷藏,跳方块等等。而爷爷家隔壁住着的是他的弟弟家,就是一墙之隔,我们都叫三爷爷,他家是用砖建起来的,房子也很大,院子也挺大的,院子里左边建了一个巨大的羊圈,养了很多的羊。但是他们两家的关系并不好。爷爷去世的那一年,是我小学二年级,爷爷出殡的那一天,他家没有人来送,听说以前战争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去世的早,是爷爷带大了三爷爷,后来娶了媳妇,关系就不好了。后来,三爷爷去世的时候,我们这家也没去,直到三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们两大家才缓和了关系,开始了行礼,之后就都和好了,后来奶奶搬到叔叔家去住,直到去世,后来那个院子因为时间太久不安全,被政府要求推平了,这就意味着一代人的结束。
而那座院子里留下的是其实不是废墟,而是爱。爷爷去世之后,奶奶一个人住在老院,有一个不上学的哥哥负责陪着奶奶,而我们其他的人,有了时间还是会去住一晚,小孩子都在上学,大人则都在忙,每年的春节,尤其是大年初一,家里老老小小,都会给奶奶拜年,天一亮,妈妈就会催着我和弟弟去给奶奶磕头拜年,之后哥哥姐姐们陆续都来了,行完礼之后,孩子们玩打扑克,大人们一部分也参与进来,还有一部分负责包饺子做饭,大家说说笑笑,一天就过去了。等奶奶去世之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日子了。以前平日里有时间了,我们去奶奶家,她总会拿出最好的东西,做她最拿手的菜,羊肉面,弟弟说那是他的最爱。叔叔婶婶们也经常去,聊聊天,拉拉家常。感觉奶奶就是我们这个大家族的定海神针,她的心里放着每个人,对每一个孩子都嘘寒问暖,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她总是希望尽力的给予。老院虽然不在了,但是留下的奶奶无私给予的爱,在每个人的心中。爷爷奶奶是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也是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人,但是他们的一生却是非常有爱的一生。他们也许没有给自己的子孙后来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是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无价的,流淌在每一个后代的血液之中。
当我再次面对老伙场的那一片废墟的时候,我清楚的知道,其实他们没有消失,他们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他们。我们可以活出像他们一样具有质感的生命,因为终有一天,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也会成为一片废墟。人,也许不在了,但是人和人之间的精神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