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正当我敲完文章准备关电脑上班,不知哪来的想法,鬼使神差地在结尾加了句:“本周我会践行这一方法”。
于是,一篇周更的读书笔记就变成了日更的方法实践直播。
或许,小的尝试都是这么莫名其妙开始的。
《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高效的缘起便是制定了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理所当然,要践行他的工作法,得先有个目标。
趁着坐地铁那会儿,我大致定了个周目标,具体如下:
完成《事件·时间日志》记录的每日分享和周末复盘;
五天无氧运动,三天沙拉晚餐;
工作日结;
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和读书笔记,构思下周的践行计划;
尝试使用专栏中习得的1-2个概念,并分享。
目前看来,完成的还不错。
不得不说,小目标真的很有效:目标聚焦,快速反馈,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下面我想简单谈谈带着周目标去做《事件·时间日志》记录的感受。
1.?是什么:你能真切地感知到时间的存在——在哪里和去哪里。
一天24小时,每当完成记录,我就对前一分钟去哪里心知肚明。印象最深的是今天下午连续工作后到楼下遛弯,差不多转了两圈,我突然意识到“可以了,该回去了”。看看表:十多分钟。换做以前,可能闲逛半小时也没啥感觉。
2.?为什么:你不会变幸福,但你会随时知道有事可做。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阶段性堕落”么?现在看来,每次选择游戏追剧等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不知道现在该干嘛”。好了,有了目标,工作不忙的时候可以抽空锻炼,准备大吃大喝的时候会想起应该素食,到家以后会马不停蹄健身,洗完澡不会躺下,因为你还有事情没完成。
3.?怎么样:善用“时间下脚料”,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除了下楼、过马路、或者晚上在车上实在想放松下眼睛,大部分等待、交通、排队、上厕所的时间我都会用来做点什么。不是看新闻追热点聊微信,而是完成你的小目标。正如文章中所写: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老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该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p>
4.?你应当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对象(人和事),因为有更重要的在等你。
比如今天,工作中遇到了无比坑爹的事情,气得我直想骂娘,但那又能怎样?工作不是还得继续,目标不是还得完成?
看来长期以往,我的心态都能变好不少~
重翻《奇特的一生》,有句话再次感动到我:
需要好多年才能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要像易卜生所说的,生活在世界当中。
简单总结下:小目标&《事件·时间日志》记录,让我感知到时间的存在,明白该做什么,如何省时间,忽略不相关对象。
附:今日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看起来工作又不及格,还好领导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