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李松蔚在一块听听的直播课,关于成瘾、拖延有了新的观点。
不同于过去理论对于意志力的解释,李认为,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在个体层面讨论,而要把问题放在关系、系统中来看待。比如说,一个研究生的迟到,可能是其导师的宽慰和原谅导致的。再比如说,一个小孩的不断哭闹,是因为享受哭闹之后父母对他的陪伴和关注。
他给出的解决办法也很新奇。案例中,有一个孩子不肯好好刷牙的事情已经到快把家长逼疯的地步了,他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与小孩约定半小时是洗漱和听睡前故事的时间,如果动作快一些,就能听到更多的故事。通过系统分析,得出问题症结所在,并针对此给出的解决方案往往有奇效。分析出经常不整理房间不洗自己衣服的十五岁女孩想要的是用一种手段去反抗父母,便给出让父母与孩子商量把家里的杂物堆到女儿房间的建议,让女儿把反抗的手段转变为收拾房间;分析出某位白领拖延工作结果常常加班到深夜且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还是不睡觉的原因是对自己工作的厌恶和对上司的“报复”,开出让这位白领每次见到上司都默念“我真是受不了你,我要用晚上不睡觉的方式来报复你”这样的处方,让这位白领很快意识到这种“报复”手段的愚蠢。他的这种分析方法,让我似乎找到了父亲戒烟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每次抽烟后我们对他的“批评”,反而更让他感受到抽烟给他带来的片刻自由。或许我们需要调整策略。通过分析深层次需求,设置相应情境,以期解决问题。
他还提出了亲密关系对一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的改变是没有人在关注的,他就更容易失去改变的动力。就读书、工作而言,如果是一个人待在家里,效率就会低一些,如果是在咖啡厅、图书馆等周围有许多人的地方,即便周围都是陌生人,也能让我们“正襟危坐”,拿出更好的表现;同样的,戒烟、取得资格证书、考取公务员这些事情的喜悦,如果没有人跟你分享,可能你改变的动力也会小很多。因此,独居的人的生活习惯往往会逐渐变差,因为不论他们做的好或者不好,都无人在意,就不需要用比较令人难受的生活方式来规范自己了。在你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比如考研,比如背单词),先想想跟你有亲密关系的人在你失败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如果他们都不太在意,那你坚持和成功的概率就会变小。
在这里,我产生了一个困惑,亲密关系会让你有修正自己行为的欲望,与你有亲密关系的人又会影响你的行为模式导致拖延,这难道不矛盾吗?另外,有人提出:如果在一段关系中,我本身处于弱势,难以改变这种相处方式,比如说学生和导师中的学生、孩子和专制家长中的家长,那就断看到症结所在,也无能为力。这些问题,静待未来思考和尝试解决。而李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我已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