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爱的的学兄,大家晚上好,今天是10月18日,与大家分享《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教授著作。
大道至拙:
---以理念而非权谋为核心的领导力
? ? ? ? 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落,往往是“权谋”的形象。曾国藩因此也成为官场权谋的代名词。事实上,曾国落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 ? ? ? 曾国落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铁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被认为是最笨的一个。
? ? ? ? 曾国落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曾国落在给家里写信时也说,“吾兄弟天分均不甚高明”,我们兄弟的天资都不高。他曾以读书、做事为例,“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我性格鲁钝,别人一眼就能读两三行,而我却用尽全力却读不完一行;别人立刻就能办好的事情,而我却犹豫半天也不能了结。曾国落的作战指挥也是如此,“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费诈而余太直”。行军打仗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因为打仗贵在出奇制胜,而我过于平淡;打仗贵在权谋变诈,而我过于直接。
? ? ? ? 曾国落的这些特点,同以聪明和才略而著称的胡林翼和左宗棠相比,确实是非常钝拙的。然而曾国藩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恰恰因此而发展出了一套“困勉”、“拙诚”的工夫。所谓的“困勉”,就是一步步从艰苦中勉力做出。曾国藩说:“自以秉质愚柔,舍困勉二字,别无入处?!蔽姨熳视薅廴崛?,除了困知勉行之外,别无下手之处。所谓的“拙诚”,就是不存投机取巧之心。他认为“天道忌巧”,他相信“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梁启超认为曾国落的成功,恰恰就是这个困勉拙诚的工夫,“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铁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民国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落“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落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 ? ? ? 在我们今天来看,曾国藩的领导力中,并非完全没有权谋的因素,但其大体,却是以卫道为激励之本、以纯朴为用人之本、以推减为驭将之本、以耐烦为治心之本、以包容为处世之本、以大局为决策之本、以勤实为治事之本、以力行为修身之本。而其核心,则是“忠义血性”的理念。
? ? ? ? 曾国落是以书生从我,他所面临的环境非常险恶。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曾国落所处的时代,又正是封建王朝的末世。整个统治集团中,官更读法贪冒,柔靡浮滑;士子不知廉耻,唯利是求。流波所及,军队之中,将帅贪续平庸,士牵望敌而走。用曾国著的说法,这些人都已经丧尽天良了。
? ? ? ? 在曾国落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人心的陷源、人欲的横流。军事的失败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遗,“无兵不足深忧,无饰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搬利不先,进义恐后,忠锁默欧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没有兵不必要深忧,没有的不值得痛哭。唯独放眼向这个世界看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了有利可图的事情不奋勇争先、见了急公好义的事情唯恐落人之后的人。这是真正令人深深叹息的现象??!
? ? ? ? 要扭转这种局面,全在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社会的关键,就在于一两个领导者的价值追求往哪个方向而已。这一两个人追求大义,那么众人就会与之一起追求大义;这一两个人追求私利,那么众人就会与之一起追求私利。
? ? ? ? 因此,在曾国藩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为核心的理念来激发天良,改变人心,号召那些“抱道君子”,以“舍身卫道”、“杀身成仁”的精神,以“打脱牙,和血吞”的刚毅,以“志之所向,金石为开”的信念,投身于挽狂澜于既倒的事业中。
? ? ? 今天就读到这里,各位亲爱的学兄,您有收获吗?欢迎您与我交流,通过我把您宝贵而丰富的人生收获分享出去,我们共同打造美好精神的家园。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谢谢!明天我会继续与您分享《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