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 标,获得更大的享受而暂时克制自己的欲望, 放弃近在咫尺的诱惑。它是指一种克服当前困难情境,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实验中,实验者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棉花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但是延迟满足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似乎越来越难了,本能的欲望需要立即满足,即时满足是孩子的天性。
儿时缺乏延迟满足能力,不利之处也许只在于是否能胁迫爸爸妈妈,“我要。我此刻就要现在就要马上就要!”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
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成人之后,不再有父母来纵容满足,社会在这一点上对于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伴随能力的缺乏随之而来的是自责、自我贬低、沮丧、丧失信心等等不良的情绪,久而久之,如毒浸骨。缺乏延迟满足能力是我们诸多痛苦的来源之一。
所以,如果不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孩子就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开始训练延迟满足的能力呢?
很多人会说孩子小,哪懂得延迟满足,实际上三岁到四岁之间的孩子就已经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延迟满足有利于人们的成功,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这种延迟满足能力呢?
这里有3个关键词要分享给大家:适时、信任和自主。
第一个关键词,适时,指的是要适时满足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即刻满足孩子。比如孩子饿了,渴了开始哭闹的时候,即使我们不能马上把孩子抱起来,给孩子喂奶、喂水,至少也要先在言语上和孩子有互动,“哦,宝贝,妈妈听到你哭了,你是饿了么/渴了么?”
在2岁前,给到孩子持续稳定即刻的满足,会让孩子形成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安全感,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反之,一个孩子在生命之初,就受到“延迟满足”的对待,那么他会认为生存所需都需要艰苦的“争取”,而越是得不到,内心越想要。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未被满足的欲望是最强大的。
第二个关键词,信任。
2012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重新做了一次“棉花糖实验”,他们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前面加了一个环节。研究人员,把孩子分成2组,并告诉他们要先完成一个美术创作,如果他们愿意等待,会得到更好的蜡笔。结果,对其中一组孩子,研究人员兑现了承诺,而另一组,则和孩子说“抱歉,蜡笔没有了”。在接下来的棉花糖实验中,第一组孩子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第二组只有3分钟,经历了可信成人的孩子与经历不可信成人的孩子,等待时间前者竟然是后者的4倍。
这样的结果不难理解,只有相信会有第2颗棉花糖,等待才有意义。既然“之后”的奖励也不一定会有,那还不如“现在马上得到,管它是1颗棉花糖还是2颗棉花糖。”这个实验结果提醒我们,信任,是孩子是否愿意选择延迟满足的一个前提。
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商场里看到一样玩具,特别想要,而我们觉得家里的玩具已经很多了,于是和孩子说,“你看,今天妈妈钱带的不够,等下次带上钱,咱们再买?!钡颐悄谛姆浅G宄⒉换嵊小跋乱淮巍绷?。又或者,我们和孩子说:“等你过生日的时候就给你买!”可是,真到孩子过生日,父母可能早就忘了曾经的承诺。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孩子就变得不再相信大人,进而不再信任环境。所以,切勿轻易和孩子做出承诺或者是哄骗孩子,这都会损害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第三个关键词,自主。
加拿大研究人员在197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当孩子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孩子发现“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
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先天的本能情绪之一),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妨碍了孩子展现出延迟满足的能力。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成为一个“控制型”的父母。比如,代替孩子来做出“延迟满足”的决定,而是要支持孩子自己做选择,自己做决定,从而鼓励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但孩子也需要学会不大吵大闹、学会等待,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在成年后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会有更长远的思维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