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简书上面翻阅了一篇“一位从技术员逐步成为博士生导师”的励志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如何从西北大山里面的苦孩子到进城求学,又怎么从普通大专毕业生逐步成为211院校的博士生导师的奋斗经历。本人对主人公坚定的理想信念,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做法和不断朝自己人生的目标迈进的事迹深感钦佩。由此,追忆自己这些年的求学经历,不禁感慨丛生。虽没有像这位博导一样励志成材,终成大器,却也是在不断进步,向人生的目标不断前行。现今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叫王浩,出生在华北平原的某贫穷农村,家族世代以耕种土地为生(就是种地的农民)。据说,我祖上在清末的时候还出过秀才,经历了几世的混乱,就再也没有过读书人的痕迹。直到我父辈这代,父亲和他的两个妹妹才开始上学读书,只是父亲和小姑读到中学就半途而废了,只有大姑姑考上了城里的大专,这也算是我们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了。
爷爷在我还未出生时就已经去世,我的上面有两个姐姐,由于家里人口比较多,那个年代吃饭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家中的重担就挑在了父亲的肩上。虽然家里比较穷,但父母都比较开明,不想我们姐弟三人一生被捆绑在土地上,希望我们能够努力读书、然后考大学有出息。
两个姐姐都比较听话,从小学习成绩都不错,从来没有让父母过多的操心,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儿子,生性顽略,心思从没有放到读书上去,经常让父母操碎了心。小学到初中,对学习过于荒废,父亲拿了高费,找了关系才能勉强进入县里面的中学去就读。虽然,在中学时期,我有所收敛,比较积极的去读书学习??傻街锌?,依然没能考上我们县里面最好的高中。父母还是为我找关系,拿高费,让我能够顺利的进入县一中上学。
高中的时候,我还是属于比较努力上进的学生。但从来没有经受过系统训练的“差等生”,并不能一下就能把成绩提上来的,在很多的时候都是事倍功半地做一些无用之功。那时候印象很深刻的是,班主任经常训斥我们这些“差等生”,说:“你们这些人不要再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父母的金钱了,你们这些考试不上二本的学生,去读那些没用的专科又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退学,去挣钱养家”。对于班主任的话我们都很不服气,及时到了现在也还耿耿于怀。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选择去考大学读书呢?成绩不好就连上学的权利都没有了吗?读大专到底怎么了,吃你家米、喝你家水了?
果然,高考过后,我的确只能去一所专科院校。也许,那个时候我还比较叛逆,一直想摆脱父母的“控制”,稀里糊涂的就报考了广西的一所专科院校(当时,我的两个姐姐都如愿的考上了我们本省的重点本科院校)。其实,在大学期间我一直有一种破罐破摔的心理,心想反正已成定局,就随便混一纸文凭,出来打工就好了嘛。于是就在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小城市“享受”起了生活,完全没有所谓的“学习压力”。
突然有一天,大姐跟我说她们宿舍的小伙伴都在考研,并且基本都考上了全国985院校,而大姐却仅仅因为英语的2分之差遗憾的与武汉大学失之交臂。这让我对考研这件事非常的向往,不断打听考研的各种情况,之后大姐给我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舍友的姐姐,就是从专科毕业后完成了专接本的学习,然后顺利的考上了人大的硕士,最终又考上了北大的博士。这太让我激动了,真的有这种“神人”级别的存在,这就让我对考研这事更加的上心,并且暗暗决定:“我,也一定要考上研究生。”
于是就在校报考了自考本科的考试,认真的复习准备,毕业领取毕业证的时候,不仅取得了本科学历,还获得了学位证,这算是我准备考研所做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我二姐顺利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硕士,这更是让我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武汉大学心神以往。
在大学毕业后的一年了,我只能一边工作挣钱养活自己,另一边又要积极准备考试的各种资料。经过一年的准备和努力,终于考上了福建地区的一所院校的研究生。一年的变化真是恍如隔世,取得的结果更是让人激动不已。
现在,我顺利的入学,成为一名社会学科的二年级研究生。虽然,我和其他同学的根基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辈子的贵人,就是我现在的导师,在她循循善诱的教导下,我也在飞快的成长。
我不敢说以后自己一定会变得如何的了不起,但考研的经历让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启了人生的一片新天地。以后的路或许也会充满荆棘,但是,我对未来的信心是无法磨灭的。我说这么多并不是想要炫耀自己的经历多么成功,只是想通过我的故事,传递给大家、特别是像我当时一样的人一点点正能量:“要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希望。你的世界会因为你的努力,变的不一样?!?/p>
我都行!你肯定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