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青春剧《夏至未至》勾起了很多人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看着剧中陈学冬和白敬亭饰演的两位学霸男孩,我不禁想起了高中时代,班级里就是有那种明明没怎么看书学习却次次考试优秀的学霸存在,让日日夜夜猛啃书本然而考试成绩一般的我们情何以堪。你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轻轻松松就能考出好成绩的学霸呢?
不仅学生时代如此,步入社会的你有没有发现职场中也存在这样一群“大牛”?他们不仅在自身行业硕果累累,而且一不小心就成了斜杠青年,管理公众号、线上办微课,线下办讲座,还能出书。
而我们每天被邮件、微信提醒、电话、会议打扰不断,一天忙活下来累得像条狗,却感觉做了的事情没结果,没做的事情一大堆。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人与人的差异咋这么大呢?别急,我们先看下面这个公式。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这个公式是卡尔·纽波特在他的新书《深度工作》中提到的。其实这个公式对于学习产出同样适用??戳苏飧龉接忻挥忻靼滓坏愕阄裁次颐堑难昂凸ぷ餍实?,产出结果少?关键就在于专注度。
1、你的时间被碎片化了吗?
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喜欢标榜自己很忙,却忙不出个所以然。那是因为我们忙于回复邮件、刷朋友圈、回复微信消息,被工作中各种突发状况围追堵截,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智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让消息的传递更加快速,让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顺畅,但是也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无法集中精力进行高效工作,也就是处于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中提到的浮浅工作状态。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而且容易复制。
本书的作者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深度工作的说法是他的首创。大学毕业之后十年的时间里,作者出版了四本书,获得一个博士学位。发表同行评审学术文章的频率也很高,还受聘于乔治城大学成为终生教授。
作者说他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但不是通过加班来换取的,恰好是用他在这本书中所阐述的深度工作的方法。他每天的工作都围绕着精心挑选的深度工作展开,确实无法避免的浮浅活动拆分成小块儿,在日程的间隙完成。每天3、4个小时,每周5天没有任何打扰精心安排的专注工作,带来了很多有价值了产出。高效率的工作使作者拥有更多的业余时间用于好好享受生活,陪伴家人。
深度工作(Deep Work):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2、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假设:深入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和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虽然作者非常坦诚地告知,深度工作并非适合所有人。比如公司高管、某些类型的销售人员、说客,但仍然不能忽视深度工作的重大意义。商业作家埃里克·巴克将深度工作称为“21世纪的超级力量”。
首先,在这个社会,你无法学习,就无法成功。学习就是一种深度工作行为。深度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艺术。培养这种能力,可以避免我们由于技术革命而被淘汰。
其次,深度工作让我们轻松面对外界干扰,带来创意和效率,进行高效工作。
最后,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而心流能够产生愉悦,让我们更加有成就感。掌握了深度工作的方法,你将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3、深度工作的六大培养策略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第一部分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根据他自身经历和大量实验数据调查结果,系统地传授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深度工作的具体策略,如深度工作的六大培养策略、提高大脑的深度思维能力、远离社交网络、 摒弃浮浅等。
对于比较重要的深度工作的六大培养策略,我绘制了如下的思维导图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