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到18岁是孩子的青春期,也是孩子们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育的方式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如何及时调整呢,其实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调整。今天我给大家分享8点。
第一点,就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要从命令和要求变为商量。12岁之前和之后是一个很大的分水岭,孩子12岁之后,她开始建立自我意识,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都觉得自己已经慢慢的强大,慢慢的成熟,他想自己做主,所以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不再是命令,不再是要求,一定要去商量,这个时候孩子觉得是被尊重的。
第二点,青春期的孩子不希望你把他当孩子,你不要再把他当做一个小孩子了。我们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下一代,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去尊重,哇,这样的身份去尊重他,不代表去客套,而代表去尊重。
第三点,我们邀请孩子尝试着去参与家里的大事,比如买房子啊,买车呀,换工作呀等等,家里的大事儿,让孩子适当的参与,而且作为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示弱,我们一定不要让所有的委屈都自己默默的承受,当孩子12岁到18岁,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尝试着,我们要逐步递进的方式,去告诉孩子自己的痛苦,告诉孩子自己的烦恼,告诉孩子,作为父母,自己也有无能为力的地方。这个时候,孩子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有一种很强的自豪感和力量,他觉得他在分担着爸爸妈妈的忧愁,他也在分担着家里的责任。所以这个时候他那种自我的意识,那种内在的力量感,责任感,使命感,对系统的这份承诺,这种力量就会被激发出来。
第四点,就是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其实很多时候教育方式他是不固定的,我们要灵活。这个灵活的前提是作为父母,我们要经常去反思,要反思自己,我的教育理念合适不合适,我的教育态度恰当不恰当,我们的关系是太远了,还是太近了。反思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依据,就是我们要看到孩子的态度,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对方的回应,而不取决于我以为。我们教育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融洽,要取决于孩子的回应,所以我们要经常去看看孩子,他的态度是怎样的,我们要从孩子态度的回馈上找到自己教育方式,要提升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然后做出及时的调整,这一点很重要,这就像开车一样,方向盘要随时调整。
第五点,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作为父母,我们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比如说咱家孩子跟小明走特别近,你要多关注小明的动态,关注小明的家庭背景,多关注小明的方方面面,个人的成长,心里,我们关注孩子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其实就是对孩子一个非常好的呵护,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去支持他,了解他。
第六点,就是关于孩子的兴趣,这个时间段的孩子慢慢的兴趣就开始成形,甚至开始痴迷。但是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兴趣,同时,我们要去关注孩子的兴趣,我们甚至要及时调整自己,尽可能地和孩子一起去享受这个兴趣,我们共同去体验这个兴趣,这样的话,孩子觉得你和他是一伙儿的,然后,我们再慢慢的引导孩子去到一个更好的兴趣。所以我们是先接纳,然后共同关注,然后再融在一起,然后再引导着他调整方向,如果他的兴趣本来就很好,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让他去调整,我们可以引导她用科学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去进行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第七点就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吃喝拉撒睡,所有的事儿全在家里,但是后来孩子长大了,孩子学会自己走路了,可以说话了,可以自己做饭了,就会自己去做,所以亲子关系就是一个亲而逐渐远离的关系,就是很亲近而越来越远的关系,就是一个不断放手的关系,就是一个孩子慢慢长大,家长慢慢放手的关系,可能很多父母舍不得,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事实,亲子关系就是要不断放手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要一下子放手,也不能紧抓着,永远不放,就是要慢慢的放,慢慢的放,这才是一种智慧的爱。
第八点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是特别需要你的,肯定特别需要你的。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对孩子的善良点赞,为孩子的担当骄傲,为孩子的成就鼓掌,我们要及时的看到孩子的善良、担当,负责任,勇敢,积极主动,而且我们要给予最及时的肯定,最恰当的赞美,还有以他为骄傲,以他为荣,孩子一定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