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是清朝张英的《六尺巷》。当年两相僵持的宅界之争,因着一方的谦让三尺,便有了后来的“六尺巷”。直到今日,去到安徽桐城,你仍能看到那个巷子。
那条并不太长,也实在不宽的巷子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证明着,这个被后世人称为美谈佳话的民间故事,是确确实实的故事旧事,不虚不假。
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是如此。而且,它在我们的文化中,较比前者还要早许多年。
礼让,谦和,是美德。对于我们古老中国的古老文化传统来讲,尤其如此。而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被传扬千百年直到今日仍能感动人心,实在是因为“说来容易做来难”,说明谦让之举的不容易和不简单。
要知道,在人的内心里,还是跟自己近,一颗心总忍不住向自己偏斜的。这一点,可以说是人人如此,无不例外。
以小见大。你不妨去想想“孩子手里的糖”。在一个几乎没有多少是非观念的孩童那里都是这般,可见“私己”之为人之本性了。而年仅四岁的孔融所以千古留名,正是因为之少见。
少见,所以得人心。得人心,又是出于人心的需要。
是的,人心的需要。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太多。除了物质层面的,更有精神层面的。
有要的,就得有给的。如此,方成和谐。
那习惯了张手的,虽说总有机会“得着”,却像是贫穷的;因他总是张手要,所以他穷。他心里穷。
而那施手给的,即使他家徒四壁了,但因着他的“给”,却也是富足的;因他总是给,总是给,所以他是富足的。他的精神富足。
这便是谦让的美妙之所在。你看似是缺失了一些东西,却是得到了更加宝贵的。比如说美誉,那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
道理,想必都懂。缺的是“行道”的能力。
谦让是外在的,若没有里面的作支撑,即便是有了点外面的行为,充其量也只能说是花架子;比如说当今社会一些大张旗鼓的公益性的募捐、资助之类。如此种种,凡有目的的善举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善举。
那么,这里边的支撑是什么呢?是隐藏,是弱化,是消失。是谦卑自己。
谦卑是里面的态度,谦让是外面的行为;有了里边实在的谦卑,才有外边实质的谦让。
谦卑是对自己,谦让是对别人。
谦卑在前,谦让在后。
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在这里,外在的“容易”、“轻省”,源于内里的“柔和”、“谦卑”。
而当一个人有了里面的平静安稳了,能够谦卑己心了,便会习惯了为他人着想。也甘心乐意去体贴人,去安慰人,去帮助人,哪怕自己吃点儿亏、受点儿累,都算不得什么了。
所罗门在《箴言书》中也说,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
而日光之下,大自然中,一株成熟的稻子,在饱含着籽粒的时候,也断不会高昂着头的。
熟谷下垂,智者谦卑。
可见,谦卑是造物所赐最大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