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也永远赚不到能力以外的钱。
想要赚到钱,就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人也无法想到认知以外的事情,大多数时候只能局限在固有的思维认知中。
所以一个人的认知真的太重要了。
如果一生只读一本认知思维的书,我推荐《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真的狠狠打破了我的认知。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本书读起来有点枯燥,需要慢慢的读,慢慢的品,反复的去思考,所以我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看完,而且真的有刷新认知的冲击感。
读完这本书,让我的逻辑能力也提升了很多,这就是读一本好书的力量。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在做出无数决定,从早晨选择穿什么衣服到工作中的重要决策。
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些决定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更是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先驱,开创了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行为经济学。
他的研究成果深刻影响了我们对人类判断与决策过程的理解。
而这本书主要讲人类的理性与非理性思考,人类都是有认知偏差的,而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性和客观。
书里列举了很多观点和证据,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和提升思维,只要多点耐心看完,真的会收获满满。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作,这本《思考,快与慢》颠覆性地指出——
大多数情况下,人都并非是理性的。
人有两种不同的思考系统,第一套是直觉系统。它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的,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可以称为“快系统”。
比如看到一张照片,你可以快速判断出她是一个女性、头发是黑的,正在生气等等,这些判断几乎可以自动完成,毫不费力,就是快系统在起作用。
快思考反应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但也容易受到偏见和误导。
第二套系统是理性系统。它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依赖人的理性,而且消耗大量脑力,运行起来比较慢,所以被称为“慢系统”。
比如复杂的运算,当我们解答比较难的数学题时,就需要集中注意力,就是慢系统在起作用。
慢思考需要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人们往往因为懒惰或疲惫而倾向于依赖快思考,导致错误的决策。
这两套系统看似对立,但实际上我们的思考往往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简单的问题,我们依赖系统1快速做出决策,依靠经验、直觉迅速做出判断;
而对于复杂的问题,当系统1无法解决时,我们会转向理性思维进行深入分析,这时候就启动系统2。
正如书中说的:直觉遇到麻烦,理性出面解决。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但心理学实验揭示了一个事实:大多数行为实际上是基于非理性的。
这是因为懒惰是人脑的本性,更倾向于节省精力,愿意接受直觉思维的判断,使得直觉思维成为决策的主要驱动力。
在这种惰性下,人脑会倾向于完全接受快系统的判断,直觉式的快思考,就成了决策的主宰。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人若既有认知任务在手同时又受到诱惑的影响,就容易屈从于诱惑。
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
比如你的首要任务是要求你在一分钟内记住一串7位数的数字,但有人端着甜点让你选一种,尽管你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但你还是会更有可能去选择甜点。
系统2在忙碌的时候,系统1对行为的影响就会更大。这也说明在你精疲力尽的时候,慢系统就会更加的懒惰。
启发法的常见偏见:
替代效应:在面对一个抽象宏大且难以给出答案的目标问题时,用另外一个简单问题替代目标问题。
光环效应:喜爱/讨厌某个人就好喜爱/讨厌这个人的全部,由第一印象产生的感觉会影响对人和事的解读,而后续信息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了。
锚定效应:人们在进行估测或定量判断时,会受到初始值的影响。
可得性启发: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如果实例呈现过程轻松顺畅,那么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根据可得的信息,构建出最可能且连贯的故事。
典型性启发:系统 1思考的特点就是根据看到的代表典型来进行判断,更倾向于根据其脑海中的stereotype进行判断,而忽略基础比率,引发代表性偏差。
如何才能纠正偏见,真正理性决策呢?其实就是慢下来,主动激活慢系统,弥补快系统的缺陷。书中给出了两条建议。
建议一:不要闷头做决策,多听听其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在做决策时,不仅要自我反思,还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批评他人比批评自己要容易得多。
建议二:“事前验尸”。
简单来说,就是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先假设这个计划结果惨败,然后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以此来提醒自己,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这本书可以每天翻几页,打破一点认知思维,真的太值得每个人去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