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看到朋友圈不少友友晒出了腊八粥。
我比较好奇她们的腊八粥里都放了哪些食材,从图片上也能看出点儿端倪,有的放了红枣,有的是放了黄豆与红豆,也有的放了略微泛黄的不晓得是什么的东西??墒牵庑┒疾皇俏壹且渲械睦鞍酥?。
我想要的是小时候老母亲亲手熬制的,里面食材也与传统的腊八粥不同。
每次她做腊八粥时,我都喜欢围观。
只见她抓几把大米,洗净下锅,必须得煮足够的时长,到底多久呢?至少四五十分钟吧。在等待的过程中,她就开始准备其它食材了。
黄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是提前泡过的,米下锅之后即可将之入锅,这样它才能煮得够烂。
除了黄豆,花生、瘦肉、豆腐、白菜、粉条也是重要辅料。
花生要先碾成小块状,再放到油锅里煸炒,还没出锅呢,那香味就已经溢满整个房间了,然后她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盛到小碗里。
豆腐的处理方式也差不多,要买那种硬的老豆腐,切成指甲大小的方块,在锅里过遍油,煎得两面焦黄就可以出锅了。
瘦肉、白菜、粉条可以一起加工。瘦肉切丁,也是指甲大小,油一热先炒肉丁,等红肉变成白肉时,就加入白菜与粉条一起烩。当然,粉条得提前泡,白菜只选菜叶子,而且要切成细小的条状,再将泡好的粉条斩成指节长。
烩炒时,把之前炒好的花生碎与豆腐丁倒入锅中,加入各种调料,炒好后直接倒入熬粥的锅中,与那煮得已经黏稠的粥烩到一起,再煮几分钟就可以开吃了。
小时候的我对腊八粥有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它的名称中的个“八”字,认定它必须有八种食材,总是缠着母亲说:“再放一种菜吧,凑出个八来。”
母亲纠正道:“腊八粥又不是八宝粥,干嘛要凑八种菜?”偶尔被缠得烦了,而家中正好还有食材,就顺着我的意愿再添一种,有一次加了把核桃仁,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加了核桃仁的腊八粥更好吃了。
母亲煮的腊八粥简直太香了,还没盛到碗里,那混杂着肉香、花生香、菜香的味道就勾得我流出了哈喇子。那时的我瘦小枯干,胃口可一点儿不小,这样香喷喷的腊八粥我可以干掉三碗,每每把肚子撑得圆滚滚的。
其实,母亲做的并不是地道的腊八粥,她自己也知道,更多的时候把它称为咸粥、咸稀饭,只要我们想吃,不是腊八节她也做给我们吃,但腊八这一天,咸粥摇身一变就成了我们的腊八粥。
这样有肉有菜的咸粥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我们姊妹几个都爱吃,只是限于物质条件的匮乏,一年到头只能吃上几顿。
现在,日子好了,却已有几年没吃到记忆深处的腊八粥了。
前些年,实在太想这一口了,我倒腾着做了两回,一样的食材,但吃起来却少了那种浓郁的香味。有一次,某人自告奋勇也试做了一次,味道还是不对。
妈妈的味道只有妈妈才能做得出来,那是镶嵌在骨子里的记忆,哪怕是大厨也模仿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