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收到了简书推送的“你与简书的故事”通知。通知里提醒我,今天是我加入简书的4周年,截止至2019年10月23日,我在简书上共写过73篇文章,加上被我隐藏那些,应该有130篇,具体多少字就不太清楚了。看,这就是没有精确记录的后遗症。我在简书上敲下第一个文字,应该是在2016年6月份,据今天三年四个月。
也就是从我开始写文时,自媒体开始大热特热的吧。像我这样一个从来没有做写文想法,也没有记录生活习惯的人,都对写文章产生了好奇,我觉得对写文抱有热情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发誓想要开始日更,最后都不了了之。能够想起来的有:
我在2016年11月,坚持了20天后,放弃。
2018年2月起,坚持了一个月后,放弃。
2019年春节前后,我和分舵的几个小伙伴组织了三次日更活动,这三次我全参与了,说实话,没有哪天的内容是让我满意的,甚至都只是为了完成“日更”这个动作,使用语音转文字的工具,随便凑上几百字完事,我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中间应该还有数次都下了决心想要日更,但只坚持了一两天就停止了。
在这三年中,我看到我一直关注的公众号“持续力”的作者Scalers从2014年1月1日的第一篇,写到了2016年的第1000篇,再到今天还在持续中。Scalers的文章从1000篇以后,就没有了编号,我刚刚翻看了一下,到现在一共是1916篇原创。我看着S出了《刻意学习》这本书,又在上个月新出了《持续行动》。
而我好像还在和三年前纠结同样的问题,我要不要写?我要写什么类型的?我要写什么主题的?我写的文章太烂怎么办?我要不要再开个小号,先在上面练手,等文章能见人了,再挪上来。关于我的纠结,其实这是一个悖论:由于我没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所以说我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没有输出,输入是浅层次输入,到输入就截止了,我对很多领域还停留在很浅层次的认识,我还是没内容可写??此普饣故且桓雒环ù蚱频亩裥匝贰?/p>
除此之外,我还给自己加了很多要求。我想给文章取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因为有人说,取标题的能力决定了文章的打开率。我还想写出一个能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的开头,因为有人说,开头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看下去。我还想把文章写的深入浅出,能够给人以启发,论证要严谨,但同时我还不想给读者文章中的论点或者方法太过绝对化或者没什么用的感觉,同时读起来还特别有趣。这是我的期待,但具体要怎样才能做到,我并不是很清楚。我曾经去看过很多百万流量公众号的文章,也没发现有几篇文能同时符合这些要求。
就好像一个资质平平还没谈恋爱的姑娘,在等待着她的意中人。虽然现在连暗恋对象都没有,在她的想象中,他应该是才色双全,暖心,会照顾人,家庭条件不差,同时还和自己志同道合。虽然,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有信心会等来这么一个人。就像我,也不知道为啥一个字还没有写,就给我提那么多要求。
我甚至连一篇好文章的标准是:提供新知,对读者有价值,信息量大且密度高,文章容易理解,逻辑严谨,和读者真诚沟通这几条都还说不清楚,怎么就敢给自己加那么多戏呢?学习的甜蜜区是在刚刚超出一个人的能力范围,稍微垫垫脚就能够得着的地方。这样的话,能够让人在行动的时候,不会因为太难而产生抵触心理,还能够让人有所成长。这样的事能够给人带来极强的掌控感和成长感,对于提高人们做某件事的动机,这一点特别关键。
那么,这样的话,写作就是一项可以练习双重技能的任务,一是我可以借这个过程在相关主题精进,二是提高写作技能。但想要提升,还有个重要前提:持续做下去,不给自己提太高的要求。在每一次动笔之前,先把我这一次期待自己练习的技能点详细列出来就OK。
写的内容就一个人在某一个点上思考的外现,不写下来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想明白了,毕竟在大脑中的很多想法是没有声音的。写出来,一方面会给读者以启发,另一方面收到反馈之后,也会让自己更加客观全面看待我们的的观点。
从这段经历上来看,这是我一个在“持续行动”上失败的案例。当然了,也有成功的,比如说练字。我是从2018年2月份开始的,到现在一年零八个月,中间有过数次间断,但总体上持续的时间,比中断的时间长。这算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吧。
这里我想再次强调一下记录的重要性,虽然从结果上来看记录不会对结果产生太多的影响,但如果有对于自己做事整个过程的一个完整记录,站在时间的两头,我们可以去体会到从刚开始到某个时刻,时间是怎样在这一路上起作用的。记住于这样的记录,我们会对如何达成一个目标形成正确的认知,也会对变化随时间的进行,有比较精确的感知,不会再去相信所谓的速成,不合理期待也会降低。
在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上,我不是第一个开始的,已经有人替我们走过了,并且还把他的经验以文字的形式存了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借着别人的经验,走我的路,形成我的认知。
在行动这件事情上,我也不想再喊口号,不想再立FLAG,就这么走吧。按照正确的规则,持续做正确的事情,在反思中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