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表弟辞去家里安排的事业单位工作,跑去企业上班。没干半年碰上公司大裁员,他因为业绩排名靠后被fire,如今二次待业在家了。
这可怎么办?一直在家也不是个办法啊。
姨妈姨夫提议先找份工作做着,不行再换,就当积累经验了。
表弟坦言不喜欢的工作,他无法投入,前面辞去的事业单位就能说明问题,执意等机会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再干。。
双方闹僵了,表弟找我聊天,吐槽了一箩筐,最后问我:“姐,你因为干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对现状很满意吧?”
满意吗?愣神半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只得敷衍两句换了话题。
赶巧儿,这两天朋友安利了一本书《12个工作的基本》,不讲如何解决具体工作问题,而是直达工作本质,教读者掌握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三大能力下的12项基本工作力,最后指明一条通往满意职业生涯的可行之路。
作者是太久保幸夫,毕业于经济学专业,有在日本瑞可利有限公司工作的经验,也有创立瑞可利职业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的经历,对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更是有过深入研究,不但在大学任客座教授,还著有《应届生无业》、《享受能力的社会》等书籍,可以说是一位集理论和经验于一身的职场权威人士。
带着对职场是否满意的问题和表弟的求职困惑,我建议两人一起阅读这本书,最终通过书中的三大亮点我们各自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亮点一:求职前,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这是个伪命题。
看到这个说辞,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一个人如果对自我没有清晰的认知,就盲目行动,不是瞎忙活吗?更何况现在很多人都注重自我认知、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还不是担心职场上走弯路,走错路?
而作者以30-60岁人为例告诉我们:
第一,几乎所有人在就业前,都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大多是本着有工作做就不错了的想法先签约,所以知道了更好,不知道也没关系。
第二,做某种工作的动机,只有在真正接触那份工作之后才会出现。
第三,最初从事什么工作不重要,因为人的想法会变,即便是起初很喜欢,也难免出现失去兴趣的时候。
这话不正是说给表弟听的吗?基于此,他坐等机会去大企业的想法松动了,我趁机告诉他,我自己当初进公司,因为专业和兴趣直奔销售部,干了一年才发现我虽然精通销售理论和技巧,但是在与人打交道上总是不得窍,那种三天两头的吃喝应酬更是让我厌倦,最后转战去市场部做运营策划,倒是做的很顺心。
所以,不如尝试作者的建议,与其把时间耽搁在寻求和等待一份喜欢的工作上,不如设法让自己置身于能够得到成长的环境,一边锻炼工作中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一边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亮点二:12个基本工作能力,不少人误以为自己知道。
作者提出的12个工作基本能力,指的是反应力,亲和力,乐观力,目标发现力,持续学习力,语境理解力,专业构筑力,人脉开拓力,委任力,商谈力,传受力,协调力。
真正阅读全书后,你会发现这12种基本工作能力,你不是全知道,知道的也不尽掌握。
1.知其一,不知其二
记得刚开始拿书给表弟时,我问他:“这上面说的12种基本工作能力,你都知道吗?”
表弟不以为意:“咱好歹是211大学的高材生,好吧?再说了我也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能不知道这个?”
我说:“作为职场老兵,我都不敢如此夸下海口,你知道交流时作出反应是沟通的需要,是对彼此的尊重,但是你不知道作出反应,还是为了收集信息吧?
你知道亲和力强的人有好人缘,但是你不知道亲和力不单单是性格造就,通过模仿身边的亲和力高手也可以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吧?
你知道积极思考的态度可以有效应对压力,提高乐观力,但是你不知道通过“彻底的准备”和养成“以学习视角”看待事物的习惯,以及锻炼“努力就能成功"的思维模式,也可以提升乐观力吧?
你知道与人搞好关系就是在开拓人脉,但是你不知道,锻炼自己的信息提供力,让自己成为信息源或连接点就可以扩大人际关系网吧?
……”
我还没问完,坐在沙发上的表弟就不淡定了,跳起来拿走书,乖乖去看了。
2.知what,不知how
12个基本工作能力,有些我们仅限于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提及如何做到,许多人都蔫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羞于谈起梦想,偶尔听到有人在制定目标还会嗤笑几句,这样的人哪还有什么目标力。
岂止没有?他们的羞涩、耻笑不过是掩盖自己对目标力提升的无能。
作者太久保幸夫提出用“发现问题就解决”的方法提升这一能力。
所谓的发现问题,就是去发现“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然后把消除差距的具体策略和战术制定作为行动目标。
比如,你的理想状态是年底做优秀员工,现实状态是工作上没亮点,业绩差。为了消除这个差距,你决心每月提出一个提升销量的创意给总监,并力求业绩逐月提升5个百分点,这样估算到年底你的业绩会跻身前三,因为创意的事儿总监也对你刮目相看,所以目标顺利达成。
再拿“专业构筑力”来说,它远不像字面意思那么简单,而是指有计划地构建自身独特强项的能力,同时关联到一个人的乐观力、持续学习力,人脉开拓力及传授力等技能。
表弟坦言一度以自己的网站设计专业自豪,因为在学校拿过小奖,实习单位的领导也曾器重他,就以为这是自己的”一招鲜“。殊不知在刚离开的国企生生被几个资深专家碾压成渣。
看了《12个工作的基本》才知道那些专家的背后功夫,他们的专业构筑力是这样打造的。
首先,坚持“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平均深化”的原则。通过读书和上学进修学习理论(懂得记笔记很重要),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经验,既能做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又能从理论上去解说实践,这样两面兼顾,循环往复,最终达到专业水准。
其次,确定专业领域后,以专家心态和专家视野看待问题。比如会关注社会新闻事件,会养成查询最新信息的习惯。
最后,与其他专家建立人际关系网。不管是公开信息还是私密信息,作为专家尽早知道,做到互通有无。
嗯,表弟说他被碾压的心服口服,作为敢想敢干的90后,学到了这个绝招,若不能身体力行,用三五年功夫赶超他们,就一辈子呆在家啃老算了。
3.知“标”不知“本”
话说,上班六七年的我貌似遭遇了工作瓶颈期,想要在自己的运营策划上纵深发展,几次努力没啥成果,最后,寻思着向上一步做管理。
《12个工作的基本》里面说,商谈力,传授力,协商力,这三种能力都是基于专业力,指向后辈和下属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可以从这几方面精进自我。
去年,我带领一个5人团队做微信运营,每逢节假日都有活动要做,忙得团团转,经理说我要懂得放权,有些些活儿完全没必要自己上手,交给组员做就好,他哪里知道每一次安排下去,我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现在才知道这是我传授能力低下的原因,传授力不单单指把自己具备的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灵活运用后传授给部下,还要与受教方形成相互理解,彼此融洽的和谐平等伙伴关系,传授方也不能毫无保留的主动说出所有内容,关键是向对方提问,让对方思考并给出答案,发挥聆听和提问的能力。
我错在因为担心任务不被执行而抬高自己的位置,因为想要交代的更周全而一股脑儿把什么都说了,以为自己是对的压根没怎么在意组员意见。
怪不得部门经理一直对我这个团队负责人颇有微词呢。
再想到自己出去找合作时,商谈的技巧也只考虑到成本和效益,并没有想到要从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做起,彼此的价值观认同更是没意识到。这也是我商谈力欠缺的表现。
而协商力强调的调整力、中介力、推进力三力合一,同时要给出建议,或妥善引导,或促成共识,或确定统一目标。我的实际表现更是差强人意,需要从头学起。
亮点三:拥有满意的职业生涯与个人价值相关
作者在最后一章节提到了自我概念和工作的关系,他说,当一个人有了基于自我概念作出的职业选择后,他工作的目标,职业生涯的追求就不再流于高收入和有声誉的表面,而是追求体会一种合适感。
这种合适感建立在与自我概念相呼应的标准上,可以让人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最终决定是否拥有满意的职业生涯,是否能过上幸福的人生。
自己的强弱项有哪些?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价值观是怎样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长期反复自问这三个问题产生的,这么做有助于理解12项基本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掌握它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能做出基于自身的正确职业选择。
看完全书,回想到表弟问我的那个问题,我知道自己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对于这份做了多年的工作,我知道自己的强弱项和目标,但是价值观这个层面的问题想得很少。
当然,在职场中的追求还不至于“钱多事少离家近”,至少在能力提升方面从不敢松懈,但是这种“合适感”还真不曾体会,以至于被问到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认同作者“合适感”的说法,也向往这种以幸福人生为目标的职业生涯。
《12个工作的基本》封面有些性冷淡,目录颇像教科书,只有真正读下去,才发现内容中从职业误解的纠正,到基本工作能力的详述,再到职业生涯的探讨,可圈可点之处不少。真不愧被誉为日本工作经典术,当代职场哲学书。
我相信“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所以,这本书里有我发现的亮点,自然也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大可阅读一试。
我更相信“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所以,知道了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种一棵树最早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此刻开始,针对12项基本工作能力,可缺啥补啥,也可接受弱点,拓展强项。当然,如果能平衡掌握12种基本能力,那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