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白岩松的新书《白说》,对于作者来说是一本自传,对于读者的我来说更像是一本演讲集,不管是自传还是演讲集,里面的一些观点触动了我,想要道一道自己的一些想法。
“感触”和“表达”之间,还有“追寻”
创作往往包含三个步骤:始于“感触”——比如你被一件事或一个人打动,想要创作一首诗;终于“表达”——这首诗最终完成了;但中间这个词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而是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在高中时代,只知道读教科书,怕浪费时间而不敢涉及课外书。或许是阅读量欠佳,写作文对我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儿,每次都不知道编些什么内容,写出来的文章索然无味,自己都不愿意再看第二眼。
高中虽然不看课外书,可是能够感受到内心的求知欲。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开始看各种各类的杂书。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写日记,刚开始有的没的都在本子上写,流水账一般,味同嚼蜡。
或许是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亦或许是书读得越来越多,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不再那么讨人厌,有些句子越看越喜欢。
有些感触,随着岁月的沉淀,可能会有更好的表达。就像书中——“感触”和“表达”之间,还有“追寻”——所言。
最近几年,每个月都会看几本书,可是我常常怪自己没有太多的输出。有时候看完一本小说,总是懊恼自己只是得到一个故事,没有所谓读后感的表达;有时候看到书中某个观点,对自己触动很深,却不知道如何下笔去表述这种感受。
或许,我应该不急于表达,慢慢来。
国外有一个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结论是达到衣食无忧的境地越早,之后幸福指数下降速度也越快。比如说刚刚二十来岁你就什么都不愁了,剩下的五六十年怎么混呢?
当下年轻人结婚,大都会借助父母的支持买房,甚至买车。姑娘我觉得二十多岁什么都有了,之后的生活该多没意思呀。
留美学者薛涌在《年轻可以一无所有》中说:“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年轻人就是应该一无所有的?!惫媚镂曳浅T尥斯鄣?。一无所有只是暂时,可世俗奈何不了。
内心赞同,可是恐怕姑娘我没勇气面对“一无所有”。
可是,我总觉得慢慢来,想要的终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