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躲起来的黑鸟
连最小的细节都会让我产生共鸣的姑娘。孩子眼白带点蓝(我至今如此)。不过我是名字控,没到会去考据的地步,但是上海植物园,你养植物不挂牌子,求别自称植物园好吗。
白鸟宇宙:
出去散步,天很灰,没有星星,开始飘细雨。买了两盒油炸食品去河边吃,边吃边想。
吃得嘴巴和鼻子都满是酱,手油腻腻的。五彩的灯光就在后面,手一伸,五颜六色的变幻,边吃边玩。正巧今天穿了条长裙,打扮还算斯文,路过的男同胞们频频回头,像是看矫情女文青失恋在雨天跑到河边暴饮暴食。
跳下来的时候发现裙子也沾满了油腻,满足得打个嗝打道回府。绿化带上开着一丛类似玫瑰的花,旁边的树上也开满了小白花,一簇簇形成伞状,扒拉下树枝仔细瞅,形状简单又平面,花瓣白色,花芯浅黄,松开手,树枝反弹回原来的高度,发出窸窸窣窣的不满声:“别碰我!让你长那么矮!”
别只考虑统治阶层的尴尬,别无选择,老百姓常常更尴尬,更无选择。
还有最平常的迎春花,嫩黄嫩黄的小可爱躲在柳条状的枝条间。夜里赏花颇有种看不清却神秘回味,白天的花太招摇,我只低头看落叶。风吹着柔软的裙子轻抚着小腿,像波浪的弧度轻轻起伏。
看到一群鸟人字形的飞过高楼,楼顶的光把它们打成温暖的白色。心有点空空的,想着想着找到头绪了。我喜欢孩子,喜欢鸟,小动物,漂亮的人,程度停留在欣赏却没兴趣接近。
比如看到一朵花,即使不知道它名字也不妨碍我蹲下来凑上前观察它,看完了很开心,但也不会回家找资料查阅它的品种,知道它的名字就是了解它了么?
或者看到一只鸟,偷偷的蹭过去观察它,回家和爸爸描述它的模样,倘若爸爸知道它叫什么那也很开心,但我很少主动去了解。没那个兴趣,只有一次特意买了本鸟的图鉴,但知道了名字又怎样?下次再见到它时第一反应是“呀!是小家伙?!倍皇撬难?,红头长尾山雀。
如果看到漂亮的人,昨天和朋友在一起,我说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帅哥,她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去泡他??!”我和我爸说看到了一只很漂亮的鸟,他不会对我说“那抓来养啊?!倍呛臀姨致勰竦南附?,羽毛的颜色,脖子的颜色,嘴的颜色,飞行的弧度,摆尾的弧度,讨论这个就很有趣,津津乐道。当那个朋友说完那句话,我想描述那帅哥细节的兴趣就没了。
或者我说关于孩子的一切,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眼白不是白,他们因大人而受到的心理创伤和影响结果时,他们很少展开讨论而是说“你那么喜欢孩子,要不去幼儿园当老师吧?”或者“那早点结婚自己生个孩子养吧?!?/p>
不是的不是的,不是喜欢什么就要拥有什么。
或者说,我没有拥有的兴趣,或者说,是我害怕拥有,没有拥有的能力和勇气。
我不能好好的养活一棵盆栽,一只动物,或者爱一个人,仿佛自身已经满足这种距离带给我的不了解。
了解了又怎样呢?又能多出什么么?那个什么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是因为我是大人么?如果是孩子,会这么想么?孩子的心应该是开放的啊,而我的心却是关闭的。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的心是关闭的么?沿着这条线索往回想,思路开始明朗起来,如果孩子在生命初期以本能表达开放却被外界以关闭回应,那么他会认为自己的开放是一种错误,持续遭到伤害被迫关闭心门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看到肯德基进去洗了把手,觉得口渴上超市买椰奶。电梯上有两个小女孩坐在推车里,一个大人对其中一个小女孩说:“你姐姐她可臭美了,早上梳头发都要不同样式的,还让我帮她扎好看的发夹,要好看得要死咧?!?/p>
以嘲讽的语气对小孩子表示“小小年纪要漂亮是不好的”让孩子产生“我爱美”=要有罪恶感。那个被说的小女孩坐在后面,沉默不语。她的头发很漂亮,光滑柔顺的扎着辫子。大人继续对另个小女孩说:“你有那么要好看么?你没有吧?你最乖了。”后面还站了个大人,关系看起来像两个朋友带着自己的女儿出来逛超市,以说自己孩子不好夸奖别人孩子好的方式交流育儿心得。
知道这样会产生什么后果么?当我每次被点评“穿着邋遢,不会打扮”时就很不耐烦,以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穿衣搭配需要心思,懒啦。是这样吗?只是这样吗?
如果只是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对别人的态度那么不耐烦,有种“你他妈的有什么资格来说我?。俊钡男睦?,非常愤怒,还有种不屑“你以为我审美真的差到不会把自己弄的好看点么?”
这两种心理在上几天分析出来,以前对自己的认识停留在“我只是懒的打扮而已?!钡谋砻嫔?。
因为想到了一句话,“相由心生”。一定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我没发现。
那天和阿毛在一起,她和我说话我心不在焉,当时想到了什么,顺着思路想:
问题:穿衣随便,不爱打扮???被大人点评:不像女孩子,你看看谁谁谁谁谁……
受到点评后的心理:表意识:随便啊,无所谓。潜意识:愤怒、不屑
按照年龄往前分析:成年后对衣服的需求不大,穿着宽松舒适为主,对女人味的衣服很抵触,冬天一整季不穿文胸,其他季节出门才穿,到家就脱。
18岁才肯穿成人文胸,整个青春期里的穿着都很宽松,甚至称得上是肥大。
青春期到成年的这段心理:表意识:舒服就好,这样的衣服很方便潜意识:抵触成为女性,害怕看到自己的女性特征表现出来,觉得羞耻和自卑
肥大的衣服可以罩住胸部和臀部,一直认为平胸挺好的,初发育时看到胸部变大屁股变翘难过得要死,因为看到自己朝着女性的方向发展,羞耻感越来越强,只好靠宽松的衣服来遮羞。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继续往前分析,想到了小学时班里很多男生嘲笑一个胸大的女生,女孩子们也议论纷纷指指点点,当时心里就想绝对不要变成那个样子。
我以为这个就是原因,后来一想时间上不对啊,那个时候已经是小学高年级了,深层原因一定不是这个。
继续往前回想:小学的时候我短发,剪得很短很短,衣服是男款,这些都是被迫没得选择的设定。小学男生和女生之间会有一种很强烈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三八线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之一。我和我弟在同一个班上,有个男生突然抱住我,然后才发现不是我弟而是我,周围人起哄。那种强烈的羞耻感让我极其厌恶异性,但又不像小女孩一样扎小辫穿裙子,无法融入女生的圈子。这是自卑和羞耻的来源之一:学校。
而导致学?;岫晕也庵钟跋斓氖俏业募彝ソ逃?,那才是关键的源头。短发,男装是因为长发很麻烦,还要扎辫子,男装是因为帮我弟买衣服时可以顺便买,女装还得挑。
设定是由奶奶定的,她不允许我养长发,至于裙子,我从没胆提出过要求。有次姑妈拿来一件毛线裙,我很开心,不过被奶奶拆了。
养长发=麻烦=你是个麻烦=你是个多余的=你不配活在世界上=奶奶从没正眼看过我一眼,包括其他家人=生命初期原本开放的心因外界的冷漠导致了心门关闭=在最初的记忆里对这个世界就形成了“冷漠”的印象=造成我从心底里对这个世界的冷漠态度+(A)产生(A-)冷漠的态度是A,A-是严重缺爱导致内心对爱的极其渴求,变成了自我的热情,希望用热情来换取他人给予温暖填补空虚
A与A-的结果就可以解释我对朋友非常好,但是一旦不认可这个朋友我的态度就会变成冰山,不认可的人被我划分到“冷漠的世界”一端,那一端曾伤害过我,?;は低程崾疚易龀隼淠奶取U饩褪峭暧胪饨绲南啻δJ酵渡涞角啻浩谝约俺赡甑淖晕依?。
啊,还没分析透。
短发+男装=否认我的性别=把我打扮成男孩子,借此告诉我重男轻女的思想:“你是卑微的,被我们看不起的?!?没有存在意义=产生羞耻和深深的自卑
幼年时期被下的定义让我形成了“我不配以女性身份生存”的自我价值观。奶奶死后我的穿着不再受到拘束,可是我的内心已经无法接受一切女性意味浓厚的衣着。有个夏天爸爸问我“要买新衣服么?”“好啊?!薄奥蛱跞棺影??”“不要!不要裙子!”
我还记得那时听到裙子的第一反应其实是憧憬,然后被涌上来的一股强烈的羞耻心所代替,觉得穿裙子是罪恶的,坚决不要,“你不要给我买裙子?!逼涫邓低昊故呛芟胍?,但就是说不出口。后妈给我买了一条睡裙,因为没问过我就给我买了,所以我只能接受,我会出一副很不喜欢的样子说“啊~怎么是条裙子啊?!闭庋秃孟癖泶锪宋彝獯笕酥啬星崤墓鄣阋郧蟮玫剿嵌晕业陌?。
羞耻心和自卑感升级形成:我如果像个女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就会得不到爱,我也不配接受女性化的装扮
于是整个童年都陷在这种自卑的孤独中,直到青春期,女性的特征开始发育,内心遭到强烈的冲击,表面穿宽衣是为了方便,实则是为了逃避早已被自己故意忘却在生命初期产生的强烈羞耻感和自卑:你如果成为女人,就没有资格得到爱
表意识让我以为是“懒”才排斥一切女性化的物件,即使一时兴起买来最后也会找不到变回随随便便的形象,我并不是懒于打扮,而是无法直视女性意味强烈的自己,它会让我陷入幼年痛苦的记忆。
长大后面对大人对我形象的点评,表面的无所谓遮蔽了深处的愤怒与不屑。
原因在于先是对你说这样子是对的,你想的是错的,在等你完全接受他们的思想形成世界观再对你说,你怎么那么笨,连打扮自己都不会啊。
愤怒的是他们的态度,不屑的是对我的评价,你以为我眼光那么差?
摘掉自我人格的热情面具,露出内在为了保护自己而变得冷漠的心,无法养活一株盆栽、一只小动物、维系一份感情,是潜意识知道自己其实不在意所以才没兴趣吧。
对冷漠的世界在意那么多干什么呢,吃了饭那么空啊
从超市走回来,边走边喝椰奶,心想要是酒就好了,喝得晕乎乎的倒床上就睡,要真是酒绝对喝一口呛一口吧啦着舌头咒骂道“那么难喝!”
路上看到三个小孩蹲在沙子边专注的玩,我停下看了会,有个小男孩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对小伙伴说“看,有个人?!蔽艺獠乓馐兜秸咀挪缓?,居高临下的,于是蹲下来观察,这样我们之间的气场融合多了。我说:“再挖进去会塌么?”他们就很平常的和我对话,从这到那啊,从那到这。我笑,起身准备走的时候旁边出来一个老人恐吓他们:“再玩沙子警察把你们抓走!”
孩子低头委屈的说:“我们只是玩下而已。”
我说:“你们好好玩吧,不会有人抓你们的?!?/p>
那个老人继续恐吓,我边走边回头喊:“别信他!他骗你们的!”
不要相信大人的话啊,我边走边想,仿佛对幼年的自己这么说道。
大人总是恐吓孩子“撒谎的小孩会被割掉舌头!”呵呵,撒谎。他们还阻止小孩玩耍,即使是不要钱的沙子,他们也充满了恐慌。
小区里的孩子来我家找我玩,我当时要大扫除,于是就对他们说:“我没空陪你们玩,我要干活?!薄澳俏颐桥隳愀苫畎?。”于是分配任务,这这你来,那那你来。
两个小孩被分配去浇花,很谨慎的提着水,我一边看着一边指挥,“嗯,这样很好。”他们也很享受劳动带来的自我成就感。
结果……楼下的邻居开始骂他们了,“你们再浇花被人要被人抓走了!”他们不安的看我,我冷冷的说:“别理他们,继续浇,你们做的很棒?!?/p>
我带小孩清理小区的草坪,结果一个孩子被奶奶痛斥了一顿。
他们来我家画画,我往地板上放满颜料和纸,一个个都专注的画,并且丝毫没有自卑。只有被教育过的孩子才会说“我……我不会画”,哪有孩子不会画画啊,所以特别喜欢六岁前的孩子,尤其三四岁,灵气十足。远远一看到我就卯足了尽大喊,把我吸引过去后她就轻轻的和我打招呼,蹲下来摸她的头,她就专注的看着你,哎哟心都要融化了小天使。
他们父母找上我家,然后一个劲的责怪自家孩子,“皮啊!上你们家来闹了?。 薄懊话?,他们很乖?!薄鞍パ交够樟习?!衣服地板都弄脏了!”已经懒得接话了,不会洗啊。
总之,大人眼里,孩子做的一切行为,都是错误的。
那天大扫除,我从厨房出来,看到一双双鞋子在毯子上摆得整整齐齐的时候惊呆了,我没分配过这个任务啊。有点悲哀的想,要是他们父母懂得陪伴和鼓励就能指挥孩子做家务了,可惜了。
要知道孩子学东西一开始哪有那么顺利,剥夺了给他们练习的机会(怕孩子弄乱嫌麻烦阻止然后自己迅速解决),长大了谁还有兴趣给你做家务啊。
虽然原因找出来了,具体解决方法还没想,但只要顺着本心走问题就能解除吧。
真是省了一大笔看心理咨询和上心理学的课钱,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