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后,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到底谁来带孩子?
这个问题会越想越头痛,你会发现,很难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如果是其中一方父母来帮忙带,先不考虑我们和父母两代人相处的问题,就单独对父母来说,从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他们在心理上也很孤独,基本上相当于抛弃了自己的整个社交圈。特别是对于父母其中一个人来城市,另一个人留在老家的情况,你会发现更难办。
那如果是自己全职来带孩子,基本上就相当于放弃了工作这条路,会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毕竟读了这么多年书,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做个独立女性,一下子要放弃这些其实是很难的。而且对于现在这个社会大环境,单纯靠男方一个人来养家还房贷,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还是太难了,很容易把对方压垮。
还有一条路就是找保姆,但这个实操起来发现更难。找一个信得过的靠谱的保姆就跟找对象一样,可遇不可求,而且还很贵。再加上一些负面新闻的渲染,让人更加不安。
所以,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几乎就没有皆大欢喜的答案,最后总会有人要妥协和牺牲,不论是父母还是我们自己。
那上班之后呢,即使有人帮忙照看,自己究竟能挤出多少时间在养育和陪伴孩子身上?这个问题也不可回避。
不管生孩子前女性在心态上有多么潇洒和看得开,在做了妈妈之后,总会生出无限的“责任心”,生怕因为自己陪伴太少或者哪里做得不到位,而导致孩子在幼时心理上有缺失。
同时也看到过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假如父母不能关爱和养育孩子,那何必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呢?
所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无论有没有人帮忙照看,自己都必须腾出足够的时间给到孩子。
但现实情况是,现在的很多工作,加班都很严重,这天然和育儿产生了冲突。
在我感到迷茫又无解的时候,我尝试去寻找一些答案。
找了几个过来人请教,前辈们给我的答案是:事业和家庭,根本平衡不了,只能取舍。
我还是不死心,于是找到了202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劳迪娅·戈尔丁的代表作——《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她的理论是出于对现实的长期跟踪和研究。虽然也是没有答案,但还是带来了一些思路。
作者提到,引发事业和家庭需要权衡的一个核心原因是,我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贪婪”。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进行分工配合。一个人从事长时间、不规律的工作,另一个人从事比较灵活的工作,以此来担负起照顾责任。但这个也会导致夫妻不公平和性别不平等,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牺牲一部分事业来照顾家庭的往往是女性。
从根本上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工作制度的改善,经营主体对员工在时间上没有苛刻的要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同时也不影响公司的发展。但作者也提到,这条路还很漫长。
书中还有令我感动的一个点是,我们现在作为女性所处的环境,已经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女性先驱们不断冲破障碍不断争取权益的结果了。
代代相传,而如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上,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桥梁。
希望时代是进步着的,希望我们,始终没有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