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荐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 ? ? ? 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领导者成长的内在动力和机制,马修·利伯曼的《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以下简称“社交天性”)一书进入我的视野,并被列入我8月的阅读计划。没想到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了。尽管书中涉及大量神经科学的专业术语和心理学实验研究,但这并没有太多地影响作者对主题的生动表达和精彩呈现。即使其间免不了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我还是在半个月之内认真将它读完了。作者富有创见的前沿研究、深刻独到的学术洞见、栩栩如生的文学表达给我带来的是丰富多彩的神经科学新知和强大的心理震撼。这也使我不得不尽己所能写下这段文字,一方面梳理一下自己的读书收获,另一方面也对此书作一个郑重的推荐。

亿万年的进化历史造就了人类最具特殊性的器官——大脑,而人类大脑特殊性绝不只是我们拥有记忆、推理等认知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大脑同时具有社交天性;这一神奇而伟大的天性是由社交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三大力量驱动的。这就是《社交天性》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核心观点,也是该书洋洋洒洒30万字围绕的主题。其中,社交连接是指人依赖社会群体而存在和渴望融入社会之中的天性;心智解读是指人在社交活动中准确理解、把握和预测别人意图从而实现合作的本能;而协调则是人们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以适应社会的内在发生机制。说到底,本书告诉我们:进化给人类最厚重的礼物是大脑,而大脑的神经机制决定了人类天生就要与他人和社会互动连接的根本属性。这就从根本上重新解释了人类行为背后一些最深层次的动机,彰显了人类社会属性面的光辉。
支撑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最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并彰显无限魔力的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本书的作者马修·利伯曼将自己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成果与多项他人的研究成果相结合,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神奇精妙而又令人有些瞠目结舌的景象: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类大脑内部的神经系统“布线”已经为人的“社交天性”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第一,在大脑中,背侧前扣带皮层、喙侧前扣带皮层和前脑岛等主要负责接收和感知来自社交连接的信息,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和腹侧纹状体等主要负责对这些感知的能动评价与反馈执行;第二,镜像神经元、后扣带回皮层、背内侧前额叶皮层、颞顶叶联合区和隔区等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类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心智解读”的神经基??;第三,后扣带回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等构成的系统主要负责人类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构建,并实现自我与外部社会规范的协调。研究也已经证实,与其他哺乳动物和灵长目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的这三个系统在进化史上都得到了更加复杂和特殊的发育,而且这些与社交天性相关的神经系统和负责一般智力的神经系统是独立的。
认识这样的脑科学事实和心理发展规律,对我们提升自我价值、改革教育模式、重塑组织管理、转变领导方式和创造人类幸福生活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更应该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视角来定位个人价值,更需要通过开放和互动的方式来实施教育,更需要在管理中重视人性中社会属性的方面,也更需要把创造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作为领导力的核心。
当然,用这样的方式简单概括这本书的内容,读者可能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要么觉得有些过于学术化和晦涩难懂;要么觉得似乎是白水一杯,什么也没有说。但如果我们稍微展开一点说明,我们就会明白作者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首先来看人类社交天性的第一个驱动——社会连接。
我们的大脑能够通过特有的神经回路感受身体某个部位物理上的疼痛,并对此作出反应。这是我们已知且确信的事实。但以往我们根本不会承认社会痛苦(如悲痛、伤心、失望、沮丧等)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或者说我们早已将这些人类的所谓情感体验归为另一个概念——意识——的范畴,一个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东西。而神经科学的一系列前沿研究,特别是借助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表明,大脑同样会通过神经回路真实对“社会痛苦”做出回应,而且感受社会痛苦和感受物理疼痛的神经机制是重叠的。这也就是说,神经科学研究已经“看见”并“抓住”了人们的社会感受,至少是通过大脑的某个区域的激活程度看到“社会感受”的存在。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漫长的进化使得人类①有像拥有健康和自由的身体一样拥有社交愉悦与幸福的渴望;②有像?;ぷ约荷硖宀皇苌撕σ谎幢;ぷ约褐匾缃煌纾ㄉ缁崃樱┐嫘头⒄沟谋灸?;③有像希望自己生物体成长发展一样不断拓展自己社会关系的内在驱动。一句话,人生来就有社交天性。
仅仅如此还不够!之所以说这是人类的本能和天性,是因为负责社会连接的神经系统不用我们“刻意”安排才启动,它的运作不同于负责“非社会性思考”(或者我们称为工作性思考)的神经网络——侧额叶顶皮层和侧额叶皮层——的运作。研究发现,只要人退出“工作”模式(或者说只要我们不是刻意发挥自己的意志从事某项任务的时候),即使我们睡觉的时候,负责社交活动的神经系统就处于“打开”状态,随时准备投入到社交活动中去!用作者的话来说:“我们之所以对社交圈感兴趣,是因为我的大脑天生就会在我们空闲的时候打开这个默认网络?!比缓?,作者进一步大胆猜测:很有可能,它(负责社交连接的脑神经网络)在利用这些空闲的时间把我们获得的新的体验、新的生活经历,融入到我们对他人、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人与我们之间的关系的固有认识中。它可能会从最近发生的一些互动中提取信息以更新我们理解他人思想的一般规则。这真是太神奇了!再回到进化的作用上来,作者说,“进化下了一个天大的赌注——为了保证我们这个物种成功进化,它把大脑的所有空闲时间都集中其他起来发展和利用这个至关重要的社会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了?!?br>但是,人类这种社会连接本能的自然开启,并不等于它自然被激活。如果用开车来比喻,可以将这种状态理解为汽车发动机点火后的“怠速”状态。对一台发动的汽车而言,只要不挂挡,汽车就没有行进的动力;对负责人类社会连接的神经系统而言,只有“刻意”努力地去“工作”,它才会被真正激活。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社交智能是需要被积极开发的。大脑从社交活动中获取的正向奖励能够使人的社交智能水平越来越高,而负向激励则会导致社交智能的退化或者受到障碍。不过,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或多或少经历群体的排斥、非意愿的别离、至亲的失去等社交痛苦的体验,这也是发展社交智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
接下来,我们就会面对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使我们拥有随时准备融入社交连接本能的物质基础,那什么才是激励我们拓展社交范围、提升社交水平的动力呢?作者的回答再次粉碎了传统的人性假设!研究表明,进化同样做出了非同寻常的安排——合作才是人类的天性。大脑内部负责奖赏系统的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和腹侧纹状体对公平公正的喜爱、对给予他人恩惠的偏爱、对合作行为的推崇都远远超过相反的方向。注意!这并不是推测,而是大量实验研究的结果。
到此为止,作者回答了人类社交天性的第一个驱动力——连接。人不仅天生愿意参与社交,还倾向于在社交中扮演合作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我们不再需要听任以前的、各种相互矛盾的人性假设理论在耳边的聒噪,因为他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大脑的神经机制已经对人类的亲社会天性做出了安排,按照这样的事实和规律行事,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接下来的“心智解读”更是引人入胜。如果社会连接这种天性决定了我们参与社会活动并选择合作的动机,那么,心智解读则关乎我们参与社交活动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我们最大限度地撇开神经科学研究的技术术语、技术手段和论证过程,相对顺畅地叙述作者在书中要告诉我们的三个主要论断:
第一,进化造就了我们进行“心智解读”的本能,但之所以是本能,是因为它只是为我们准备了“可以输电的线路”,并没有主动加载“产生电流的电压”。根据进化的选择和安排,我们在社交活动中会根据他人的行为窥视和理解他人,看到别人时的我们总是想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进化之所以对人类的大脑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准确理解他人的意思对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非常重要。每一天我们都在利用心智解读能力,以各种方式去预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的需求、欲望和忧虑。但不可否认,这种心智解读会在竞争中升级,因为解读技巧也会促进反解读技巧的发展与进化。值得注意的是,除非付出努力和集中注意,人类的心智解读能力在大多数情境下更倾向于选择捷径,或者说大脑倾向于对他人的心智做出最不费力气的解读。这个过程就类似于我们参加 “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会努力地“猜”对方的意思,但如果不在局中,人类总是尽可能地不使用心智化系统。这一发现一方面意味着人类的心智解读对其适应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能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第二,对意义的解读是心智解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与其他高级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从心智解读的神经机制上讲,由大脑中镜像神经元支配的神经活动主要是对行为主体“做什么”的动作进行分解并模仿,而由后扣带回皮层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颞顶叶联合区等构成的心智系统则主要是整合镜像神经元捕获的零散信息,然后对“为什么”做出追问?;痪浠八?,对意义的解读是将众多的个别信息加以整合的产物。大多数除人类以外的高级动物的心智解读能力停留在前一个阶段,而值得庆幸和珍惜的是,“只有人类才真正活在一个可以追问为什么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中,周围人的行为充满了意义和特定的内涵?!痹谖铱蠢?,人类的痛苦和快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上,而领导的职责之一就是对意义的管理。领导者的决策其实是基于价值的决策,而追随者对领导者的追随本质上也是对价值的追随,所以,价值观的协同共振是领导者努力追求的境界,也是组织成员奉献自己智慧和才能的内在动力。多从意义的层面思考人的社会行为,多从他人的角度解读行为背后的意义,才能实现对“意义”的整合与创新,才是做好意义管理的真谛所在。
第三,共情能力是拓展社会网络关系的催化剂。所谓共情是包含正确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情感(心智解读)、与那种处境下的人感同身受(情感共鸣)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利他移情)三种心理过程同时起作用的脑神经系统活动。研究发现,大脑的隔区负责这种平衡机制,它在长期进化发育中平衡了奖赏与恐惧的关系,并激发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利他动机,这就形成了一种深层次的亲社会动机。为了实现这一点,大脑将有关社会思考的脑区的神经系统全部调动起来,最终做出了利他的选择。从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我的理解是:如果说对意义的解读是人类整合并形成功能化社会网络基础,那么,共情能力则是这种功能性社会网络加速拓展和粘合巩固的催化剂。当然,在相反的过程中它也同样发挥加速关系崩溃和网路分裂的催化作用。
总而言之,作者在“心智解读”这部分想告诉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从进化对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塑造来看,人类之所以称霸地球,与其说是因为他拥有独一无二的抽象思维能力,倒不如说是因为他具备了心智化系统所带来的社会推理的能力。我们能够在互动中观察、模仿、理解、揣测,甚至能够真实地走进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而这种能力恰恰支撑和指导了我们构建并适应一个更加庞大和复杂的社会。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能力还是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开发。

作者集中论述的关于人类社交天性的第三种驱动力是——协调。这里的协调突出强调的是人类个体的自我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协调。但您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协调是自己“刻意”而为,是您经过千锤百炼的奋斗和百折不挠的抗争才能学会的技能,这一切恰恰是大脑的神经系统在进化中早已安排妥当的,或者说是您不接受也的接受的事实。
首先,我们来回答“什么是自我”。在我们的意识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由我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决定的”,或者“我是不依赖于外在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但是,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让我们似乎无法承认的事实:所谓自我或许是进化为了确保群体生活的成功而采取的最狡诈的策略体现,正如尼采指出的那样,我们的自我意识主要是由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构建出来的,而且自我还是一个“秘密特工”,它所服务的对象首先是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
用神经科学的语言来说,人们大脑中自我的构建是以进化而来的大脑中的物质基?。ê罂鄞仄げ愫捅衬诓嗲岸钜镀げ?、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和正好位于我们双眼之间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为主要处理中枢、以我们观察、体验和接收到的、来自外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为材料、经过社交互动而形成的。其中最为神奇的是那个叫做内侧前额叶皮层的东西,它恰好位于我们人类的双眼之间,就像神话故事中所刻画的“天目”,精心地照料着我们概念上(而不是肉体上)的自我。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原来人类有两只眼睛负责看见外面精彩的世界,还有一只眼睛向内负责“看见”我们自己!
原来,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由我们接触到的社会所塑造的,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自我自然地和社会取得了协调。于是,人天生就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将使我们情何以堪!很快就轮到与内侧前额叶皮层并称为“双子星”的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出场了——它是我们大脑的制动系统,负责自我控制和调节。但可能再次令您失望了!它对我们发挥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并非是阻止我们的大脑免受外在信息、信念和价值的影响,而是引导我们做出更为有利于外在社会的行为。也可以说,它希望我们为了适应社会规范的要求使自己变得更加“可爱”、更加合群,甚至有时候让个体做出牺牲自我利益来达到被群体接受的目的。
一切似乎都那么令人匪夷所思,但这就是神经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的事实。我们所谓的自我意识从根本上是社会价值和信念的“潜入”,我们活着是为了对社会更有价值,我们约束自己是为了与所在的社会更加和谐。以往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认为是“唱高调”或者身不由己的表演,但这就是进化对人类社会化所做出的选择和安排。这种内在的协调机制是如此的诡秘和精巧,因为它骗过了我们每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它但又如此的坦然和磊落,因为它毫不掩饰地宣告:人之为人,生而喜欢社交。
坦率地讲,尽管我们对本书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新发现总会有些似曾相识,因为我们接受的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西方哲学理念中对于主客观关系的论述,都会有类似的说法,但当这些论述出现在哲学性著作中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那是思辨。现在用先进的科学实验找到这些思辨的客观依据,还是让人惊叹不已!

对人类社交天性的三大驱动力分析,作者的核心贡献大体就是上面这些内容,所有这些都以充分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验证为基础,因此,它是可信的;但作为一本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学术著作,社交天性》一书引人入胜的原因还有三点必须交待:
第一,神奇绝妙的实验设计。无论是为了揭示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还是作者为了准确和形象地表达该书的主题,《社交天性》一书中大量地引用了心理学家,特别是神经科学家实验研究。一般来讲,如果您只关心主题和结论,也许可以跳过那些对这些专业研究的描述。但是本书中几乎每一个实验研究的设计、包括第9章“外星人绑架”的思想实验都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为了比较、分析、鉴别大脑不同区域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下的表现,科学家精心设计的经典实验为科学发现开启了大门,也给我们以智慧之光。比如,关于破译心智解读能力的“导演任务”实验、鉴别自闭症心智化系统的“潜入图形测试”、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布点”实验等,每一个实验都体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智慧,同时也了考验作者叙述实验设计的技巧。
第二,扣人心弦的叙事方式。首先,该书第一章是以作者祖父和祖母之间的故事引入主题的,同时,书中多次借用自己亲生经历的社会事件、他和妻子娜奥米以及其他同事共同研究的成果来说明问题,并将这些材料巧妙地与他人的实验研究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的带入感极强,使得原本沉甸甸的学术思考就似乎变成了一部文学作品,好读;其次,该书对相关主题的组织和神经科学中大脑系统的对应关系处理得非常恰当。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每一章只涉及一个脑区或者大脑系统”,这样的组织方式不仅中心突出、思路连贯,而且使“令人望而生畏的脑科学”显得并不那么生涩和冷僻;再次。本书对导入每章主题的名人警句的选用和各章节标题的概括都是绝对“给力”。这些对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和抓住内容板块之间的逻辑脉络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
第三,熠熠生辉的文字表达。关于这一点,我不想更多展开讨论,也无需举证说明,留给更多的阅读者去品味和鉴赏。这里只想强调的是,做到这一点,作者马修·利伯曼自然功不可没,同时翻译这贾拥民先生的功力也可见一斑。
好啦!最后还是要回到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是的,《社交天性》是我探索领导者成长,特别是认识领导者成长中“熔炉”作用的一个阶梯,而且是继埃里克·埃里克森关于人的社会心理发展八个阶段理论后的又一次深入。但无论您是否和我关注同样的主题,只要您希望拓展和开发您的社交天性,马修·利伯曼的这本《社交天性》都值得细细品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