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这真的是他们不热爱学习吗?相反,有很多环节是我们的家长、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出现偏差。没能结合青少年,这个群体的身心特点,引导他们爱上学习。
那么,怎么让青少年爱上学习呢,《100——青少年必读100部经典》就是一本能让青少年爱上读书,爱上学习的书。
本书作者付惟龙,1977年出生于江西,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从事财政金融工作。每年坚持阅读六七十本好书,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才华为他赢得了人生加分,多次应邀为政府机关,金融企业及青年学生举办读书专题讲座,分享他的读书心得。
《100——青少年必读的100部经典》这本书分为小学篇、初中篇、高中篇、大学篇。
其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为在本书序言中写到: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阅读是应该坚持一辈子的事,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常有心灵的悸动,智慧的迸发与幸福的生活。
1.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天性
翻开《100——青少年必读的100部经典》这本书,一股淡淡的书香迎面扑来。
“小豆豆,你真是个好好孩子!”小林校长不断的对他说这句话?;蛐碚钦饩浔蟮幕熬龆诵《苟沟囊簧?。
这段细节出自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在小豆豆眼里,巴学园就是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同坐在电车中旅行,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科目,在尽情玩耍中学习生物、历史、理科等知识。
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真可谓新颖、奇特。他秉承着以人为本,顺应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并因材施教,使孩子们可以放飞天性自由成长。这使得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脑洞大开,自由发挥天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雕琢的玉器,教育的本质是我们教育他们,与此同时,要时刻注意我们的自我教育。老师、家长,如同他们的镜子,孩子们的举动是我们的影子。
如同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曼德拉的人性的光辉
领导南非“彩虹之国”走向新生的“国父”——纳尔逊·罗里赫拉赫拉·曼德拉。他曾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他光辉的一生可用四个阶段来概括:第一阶段:面对歧视,奋起抗争;第二阶:段深陷牢狱,坚持战斗;第三阶段:重获自由,引领和平;第四阶段:功成身退,誉满全球。
曼德拉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幼年丧父,一生历尽苦难,用毕生的心血,换来了南非民族的崛起。
他为了争取黑人与有色人种的自由,承受了28年的牢狱之灾。从1964年到1982年,曼德拉被关押在罗本岛,一个不足4平方米的牢房里,他一待就是18年。漫长的监狱生活,打造了他忍耐、宽容、坚毅的个性。同时他也养成了非常规律的生活,他每天清晨4点30分,曼德拉就起床锻炼:他原地踏步45分钟,做1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50个下蹲运动。
他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整个南非而活。之后的几年,曼德拉去到采石场工作,搬运和敲石头,每天工作8个小时。动作稍慢就会遭到毒打,面对这非人性的生活,曼德拉突破重重困难,挺了过来。在此期间,曼德拉始终没有忘记学习,他嗜书如命,这造就了他精神层面涅槃般的蜕变。
曼德拉把光辉的一生献给了“肤色斗争”,他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他告诫我们忘了过去,应该关心一下现在和未来。
如同电影《成事在人》中曼德拉的扮演者摩根·弗里曼说:曼德拉能征服世界靠的是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信念。
3.有一种美德是,传递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传递爱的精髓,母爱是伟大的,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充分地尊重、关心、孝敬。母亲的一言一行,在实质上会影响到孩子。而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
一本《爱的教育》,出自一个意大利四年级的小学生之手。最后由他爸爸,在保持原故事主题思想,和孩子语言风格,进行修改完善。这本书大到国家、社会、民族之爱,小到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生活中的点滴之爱。这本书畅销100多年,经久不衰,它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从多方面出发,向人们阐述了爱的意义。
母亲如同孩子的一面镜子,通过母亲的身体力行,可以传达给孩子。比如倾听他人:理解孩子的感受,鼓励孩子及时说出他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可以和孩子面对面,在他诉说感受时,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点头的肯定,这不仅能为他带来足够的信心,更能够体会到我们对他的理解。这也为孩子走向社会,处理人际关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教育呢?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著名教育家李玫瑾说:家庭观念影响孩子的行为规范。她用一个鲜活的案例,诠释了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
青少年的教育,不容忽视,让青少年爱上学习,不再有厌学的情绪,我们的家长以身作则,为他们提供好的方法,引领孩子爱上学习。一部《100——青少年必读100部经典》是我们最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