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叔在头马俱乐部做了好几件好玩的事,比如,做了一个会员预备群,比如,申请做了会员副主席。
做了官员,就会带助理,但其实这些所谓的助理,都是日常演讲里遇到的朋友,乐意给面子,有几个人爱起哄,就师父师父的叫起来,可能也是嫌我唐僧一样唠叨吧~~
我这人在打字聊天方面,有个毛病,特别爱说太多。
就是明明只要回复说,哎呀,你真棒!是么?太好了!没事,去做吧!
诸如此类的话就可以结束的东西,我偏偏很喜欢说太说。
这大概就是【中年碎碎念】吧?
前几天,一位助理跑来说,师父,我打算在我们的预备群做一轮关于演讲的分享,你觉得怎么样?
我就问,是语音的?还是文字的?
她说,我希望语音为主,我打算和另外一个小助理商量一下,如果靠谱,我们两个可以轮流来。
我顿了一下,在头脑里组织了一下语言说:
我个人觉得,还是文字的比较好,你可以先写好稿子,然后逐段粘贴过去,我在秋叶大叔的写作群做分享也都是这样,因为文字的比较好整理,日后还能整理出来,发表在微信号或者简书上。
如果你希望别人配合你工作的话,那么我有两点提示要给到你:
做事之前要找到做这件事对自己,以及对别人都有意义的出发点。
要尝试在做法里总结出结构,或者是规律。
最轻松的做法一般都是,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我知道怎么做,事情的进度到了什么地步。
为什么我会说起这两点呢?
当我们一心想做某事时,点燃自己的热情是必要的,所以有一个出发点,是撬动这件事开始的契机。
为了出名,为了赚钱,为了分享,其实什么都好,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有了行动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是找到利他的点,你要做的对你来说有意义,但是对别人来说有什么用?
可能你一开始未必能想得很清楚,但只要你带着这个问题去做,它会决定你做这件事可以做多久。
为了钱开始做某事,但如果只是希望存到多少钱,或者赚到多少万,也许达到之后就会陷入疲态无法前进。
自信心满满的去做某事,但其实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可能没人对这个感兴趣,甚至大众并没有太多的需求,你做这件事,只是满足自己的心愿,或者是圆梦,比如绘画,比如做电台,这种事情,也可以做,但就不要在一开始,又希望圆梦,又希望获得收益。
自己又得到了成长,别人也收益,还能因此带来收入,这样的事情需要发现、执行、调整、或者是止损。
小助理兴奋地说,这点我已经找到啦!你说的第二点什么结构啊,规律什么的,是说我在分享上要注意的么?
我回答说,这个倒不是,这个是你在做事执行上要注意的。
每一个打算做事的人,都会有一腔热情,但只要去开始做了,往往会遇到两种结果。
反响没有预期的好,这个需要自我总结,或者别人给你的提点。
队友或者领导,不给你更多的资源。
这时候我们的热情就会受挫,就会生出很多的抱怨,甚至不想干下去。
我认为每一个打算做事的人,其实都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或者一个项目的发起人以及推进者,你肯定不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你也不可能永远只是一个人做事。
那怎么解决沟通以及可能出现的热情消退的问题呢?
换句话说,当事情不顺的时候,你的切入点要怎么弄,要怎么化解由此带来的焦虑?
川叔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多想一步】。
拿我自己做的那个【会员预备群】举例子,我最开始是观察到,在一个俱乐部里,最重要的就是观众里的活跃份子,他们都是未来的会员,也会是俱乐部的支柱,所以解决他们的关注度,就是让一个俱乐部顺利延续下的根本。
所以我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要,如何团结观众里的那些爱演讲的活跃份子,而这件事对我意义就是,如何使用微信沟通的方式来树立个人品牌,带领团队。
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希望我最开始带一批人,然后成功转化成会员,这些会员变成种子选手,成为群里的辅导员,再去带新人,以老带新,形成自循环。
有了这样的目标,就会带来分解动作,这些动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吸纳。怎么找人?要先让别人看到我,所以我自己的演讲要先过关,我再由此发现同频的人。
小范围培训,使用微信群的沟通方式,鼓励积极分子完成阶段性任务,如果人太多,我自己做不过来就需要拉1-2个关系比较好的会员来帮忙,而如何建立关系?还是需要借助1去实现。
具体化的方法,如果都是我一个人做,肯定忙不过来,让别人做?那就需要给出固定的沟通话术要求,而这些我会从和第一批人沟通聊天记录当中选取,从而形成固定输出的三个沟通问题,再日后演变出来找人的标准等。
产出案例,第一批学员完成了孵化,或者完成了任务,去沟通一下,让对方写出完成心得,这些会变成教材,给到下一批学员。下面这个就是毕业生写的心得。
可视化进度,人员多了,就没办法使用标注的形式,所以我把大家的进度做了可视化表格,后来还分成了三个梯队,毕业生梯队,晋级生梯队,待定生梯队,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区分,这样每次在群里做展示的时候一目了然。这个是尽早我的聊天记录。
完成荣誉表彰,定期强化任务进度。每个学员完成五个任务之后,就具有了会员申请资格,我都会给他们做好毕业证书,以及手绘的毕业贺卡。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是其实还挺暖心的。下面这些是毕业证书和贺卡。
上述的六个动作,有一些是在执行的过程里催生出来的,比如说会员任务进度表,有一些是思考的出来的,比如荣誉表彰。
事情每完成一个阶段,我都会【提前思考】接下来可能会面临什么困难?
我是否会有解决方案?
比如曾经困扰我的两个问题:
来的人太多,甚至有的会员为了支持我,所以直接就拉人进群,造成沟通成本加大,而拉进来的人,后续缺乏动力,如何淘汰呢?
人多了,但是上台发言的机会我都决定不了,除了鼓励他们多去举手争取,我还能做什么?
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内部沟通,提出需求解决,比如,我觉得,我汇集了积极份子,大家的热情很高,表现也不错,参与度也很好,现在可能缺少一些机会,那么教育副主席可不可以给我一些帮助?比如一些角色是不是可以发布的时候,先在我们群里先问一句,这样有意愿的小伙伴就可以先去争取了。
当然,同时我也在做一系列利他的事情,毕竟如果这件事只是单纯对我有用,对他人无用,那对方就只是在帮忙你,针对每个官员助理不足的情况,我们这个小群的第一批毕业生几乎都送出去给别的官员做了助理。
这个方法后来逐渐被固定下来,大大增强了群内学员的积极性。
还有一些问题暂时找不到解决方法,我只能先归结为时机不成熟,暂时需要给自己提醒。
比如淘汰,我是一个拒绝机制比较差的人,不太会拒绝别人,所以虽然内心着急,但我只能提醒自己,不要单纯看群的人数,要看所谓的【日活跃程度】以及【任务完成度】。
不是所有人都一定乐于在群里发言,也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聊天,但如果你进群的目的是希望学习演讲,那么任务的完成,机会的把握,都是你参与度的体现。
而这期间我能做到的就是依据每个人的表现,及时给与反馈,修改排名,在三个月甚至半年之后,去找任务进度落后的人去沟通,是不是最近发生了事情?长久没有出现的原因,最后再说明劝退。
时刻提醒自己,关注活跃份子,通过进度表当做观察的仪表盘,让自己明白,目前会员的活跃程度是不是到了可以继续招新的程度,不断测试阶段,从而找到可以固化的东西。
所谓的结构,就是支撑你去做事的方法,可以是并列式,也可以是一环套一环的做法。
所谓的规律,就是可以被固化,或者站在目前,你可能会看到的趋势,以及你的思考。
当你对结构把握准确,对趋势预测到位,不论是下属,还是配合资源给到你的人,都会觉得你似乎看起来游刃有余,这种靠谱的稳定感,会让事情一步一步朝着你预想的那样去发展。
每到一个阶段,我都会给自己留两个问题,比如我现在在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个群之后的交接,我要给谁?以及当会员满员之后,这个群的去留问题。
而其他的可能性我也在思考,比如,是不是可以从群里选出文笔比较好的人,去给微信号做人才输送?我已经拉一个写作兴趣小组,但现在还没有成为气候。
比如,要不要物色一些策划能力强的人,为之后的线下聚会提供一些发展的可能?
一个俱乐部的良性发展就好像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集体一下,你需要一步一步的做,然后假设,再一步一步的尝试,才能逐渐激发出好玩的活力。
小助理听完后给我一顿夸,我当然是很开心滴,然后整理了一下微信上的打字资料,打了一个包,发给了其他几个关系比较好的俱乐部朋友。
那些看完及时反馈的人,我都偷偷在名字上做了标注,而看了好久没有反馈的人,我也做了一个提醒,因为可能人家对这方面并不感兴趣,那以后就要减少骚扰对方的频次。
最后也发给了我自己一份,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哈哈~~你看,这是不是就是中年聊天,爱碎碎念的好处鸭?
如果你某天加到川叔的微信,那不要嫌我话多哦~
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