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尝试过叙述一件事,然后体会到叙述的魔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向朋友讲述自己的经历,描述当时的场景,画面,竭尽所能地叙述、还原,然而听的人并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有的人还觉得不以为然。
那是为什么呢?明明你已经尽力而为了,为什么就不能打动听者心呢?当然不是演技不好,也不是表达能力欠缺,只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用的是第三人称。你是在叙述,这种叙述本能地会美化自己,夸大事态的严重性,如此营造的氛围反而令听者觉得并没有那么紧迫,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人,而不是真空人。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算是放大版。电视剧通过画面和场景来叙述主张,语言是也是经过打磨的,完全没有毛边,也没有瑕疵,光滑得不得了,反而槽点更多了。
我大胆假设,其实生活本身才是最有魅力的,只是我们没有勇气还原。所以每一次创作都只不过就像又订做了一件衣服,但每一件衣服都不是我们最想要的,不知道最好的在哪。不是不知道,是捂住了眼睛看,捂住了耳朵听,所以总是只看到了想看到的,只听到了想听到的。
再比如生活中的状态,表达惯性导致每一次叙述都像一场试装游戏,而听者就像跟随皇帝陛下游行的队伍,不是不知道陛下没穿,而是没有勇气像那个孩子说出真相来。
叙述本身应该是中性立场,不能把自己摘出来,不是因为占据了叙述主导权就美化自己,歪曲或者夸大事实。只要在场,是亲历者,而不是后来的叙述者,那就不可能完美,完美都是自己在叙述时"以权谋私"导致的不良结果。
人性如此可悲,怎么可能好好叙述呢?对,连一个叙述者都毋庸置疑地占据了高地,将当时在场的他人置于任他宰割的境地,更何况人生多少事又能逃得过被叙述者扭曲的命运呢?
叙述者扭曲几乎是个普遍现象,没有人逃得过这片乌云。
前一阵接触了一些陌生人,在她们叙述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点。越是说的振振有词,甚至有理有据的,反而暴露出人性贪婪和扭曲的一面。
当然,也有人会说,那时有目的的接触,所以肯定经过了大脑的处理和加工,类似于电视剧给她们洗了脑,所以用剧中人的状态来叙述吗?
后来我明白了,我为啥会产生那种感觉了。因为她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对自己该如何表现既没有修剪的理性,又缺乏风吹日晒的感性,所以叙述者扭曲是她们生存游戏里最有价值的部分,使用得最多所以最得心应手罢了。
来到一个宏大的命题上了。我们是谁?这一辈子都在看戏演戏,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充其量就是为了迎合或者达成愿望而做些蝇营狗苟的事,是真的想做的事吗?是做了自己想要的事吗?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事吗?
有人说大部分都是蚂蚁,是猪,根本没必要知道自己是谁,可能连姓名都无所谓。真是这样吗?这是悲观主义者的说辞,但我也不否认,毕竟平庸者众多,搞清自己是谁还不如搞清明天吃什么更有意义。平凡之路上的叙述者扭曲游戏从来都是平常事,谁管那么多呢?只要不牵扯生死,就懒得理会。
又说到一个宏大命题了,懒惰。平庸者最大的敌人就是懒惰,斗不过所以平庸了。短视频依赖者随处可见,歪着身子刷手机的状态像极了百年前歪着身子抽鸦片。短暂的精神满足或者说放松渐渐会变成生活方式,就像一孔巨大的抽水泵,很快将全社会的精神打造成焦虑狂躁症候群,好像全社会都朝着一个方向去了。
叙述者扭曲游戏只是个简单的小孩游戏,就像现在流行的密室逃脱游戏,都是一场自我陶醉的游戏,自我满足的游戏。
什么时候可以真正面对自己,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叙述者扭曲才有可能被更正,而我们才有可能成为这个游戏的终结者而不是被游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