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仔细追溯《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的修订过程,会发现,从1949年到1972年之间,格雷厄姆对书里的这些公式前前后后做过五次修订。那么,到1972年,就是定稿了吗?不是的,只是这一年往后,他身体不行了,改不动了。我们想想,这些公式到了2023年,还有多大指导意义?很多投资理财书里具体的知识、公式,其实都是这样,有很大的时空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更注重去领会一些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比如人性中存在的贪婪与恐惧,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表现,还有人们经历过刺激以后的心理修复过程,等等。
投资有风险,但是风险怎么衡量,怎么计算?没人知道。
想要长久生存,你需要留足安全边际。如果要把“生存至上”的理念落到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记住,“没有任何收益值得你冒失去一切的风险”。那些可能会有巨大收益,但是一旦失败,会让公司陷入生存?;难≡瘢褪撬蔷圆换崛ヅ龅?。他们认为,能长久生存下去,不被淘汰或被迫放弃,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投资成功的一个重要诀窍,就是“别下牌桌”。也就是,至少保证自己能活下来;一直活着,你赢的机会才更多。
你可能会问:如果这样的话,不怕错过机会吗?巴菲特的观点是,不怕。机会总是会有,但重要的是你要先保证自己能留在牌桌上。
“安全边际”什么意思?很简单。比如,你觉得一个公司值10块,现在它在市场上的价格是9块,你决定先不进场,再等一等;过了两天,市场突然给出了一个7块钱的价格,你就决定进场了。那么7块相比于你预期的10块,打折出的这3块钱,就是你心里的安全边际。留足“安全边际”,意思就是,把这个数设得尽量大一点。
当然,留足“安全边际”的思路,不局限于投资。比如,在个人的财务规划上,假如你预期自己将来每年的投资收益能有8%,那你要不要就根据这个数字,来制定自己将来各项要用到钱的规划呢?最好不要。更好的做法是,在预期的基础上再打个折扣,让自己制定的规划,即使在收益率只有4%—5%的时候,也能实现。
在生活中,“安全边际”还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宽松一点的时间安排,留有弹性的计划方案,给意外情况做出的预案,还有总是打出富余量的预算,等等。作者说,很多时候,我们的规划没能实现,并不是因为看错了方向,而是因为没有留够安全边际。就像很多人看对了股价的长期趋势,却因为账面上没有留够“储备粮”,倒在了短期的波动里。
总之,身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时不时就会有黑天鹅出现的世界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预测总是对的。而留足安全边际,就是在给我们的生存留足容错空间。即使错了一些,也不至于惨败离场。
每个人都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不是别人的劝说。
个人的投资决策,应该采取“保底思维,多元配置”的思路。多元配置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你拥有的资产类别、币种、投资期限、投资方式,都更加多元化。保底思维,就是部分资产要用来保底,不能在收益上做过多权衡。比如,有一些人2022年前后买了不少实物黄金,还有保障型的保险产品,这些决策都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保底”,给个人财富筑起一道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