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春节档的影片中获得了9.3的高分,唯一的9字头。对于把看电影当成新年俗过得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有大刘(刘慈欣)背书,这张电影票更得贡献出来了。
看完电影,出来讨论最多的居然是影片里的一些bug。
被弹出的休眠仓里的人最后怎么样了?太阳爆发成红巨星居然只用100年?真那么快,估计也不用跑了,早烧成灰了。
类似的不能自圆其说,或者比较明显的点,都能被发现不能细想,或许是情节需要,或许是编剧交代不清。但并不影响它被评价为一部优秀,或者说有时代意义的影片。
提到中国科幻,几乎没人不知道刘慈欣和他的《三体》的,《流浪地球》是大刘在2008年写的一篇3万字小说,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一下。这次的电影只选取了其中——木星?;?,这个情节做了叙述。前后更有大量的故事来讲述,人类这一孤独而漫长的“宇宙长征”。
其中有一些细节是作者本身也比较后悔的。比如地球推进器的详细参数,大刘就后悔当时不应该直接给出来的,还真有人给算出来了。得出的结论是:这功率连地球的自转都停止不了,最多偏移点轨道,更不用说推着地球逃离太阳了。
但刘的成功之处在于,关于科幻、关于“想象力”,他不止想,还负责把它具现化出来。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遇到群体性的灾难是怎样应对的,等等。就像大刘自己讲的:
“我一直认为,好的科幻是把最疯狂的幻想描述成新闻报道般的真实?!?/p>
这次的流浪地球也是一样的风格,故事直接从“流浪计划”元年开始,描述了几代人各自的遭遇。
大刘非常擅长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多数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特定时代的小人物,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仿佛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但却会在描述的景物,看到的对话里察觉,这是另一个不同于你日常的平行时空。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答案是死亡。
大刘原著小说的核心,是对浩瀚宇宙的认真思考和解释。原著花了极大的篇幅营造出这种深邃感,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可名状的深邃黑暗,使得人类散发的些许星光显得极为珍贵和美丽,有人称这为“科幻美学”。
而电影太难太难做到这一点了,它无法在两个小时里把宇宙描绘的太过不可名状,毕竟还要兼顾观影体验和票房。于是,就想了一个略显讨巧的办法,找一个可以引起观众共鸣的感情基点,通过父子关系的描述和二十五代人的不断努力,向人们传达一个名为“希望”的东西。
面对绝对性地灾难(太阳爆炸)人类选择“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给自己换个太阳。这种选择是很中式的,患难与共、全民奋斗、保全故土、造福后代。而西方的科幻多数是一个英雄,如太阳般闪耀登场,顺利拯救了所有人,哪怕扑街了,也能因为种种机缘“死而复生”。
而中国的意识常态是,革命烈士为了集体荣誉,不计一切代价、牺牲自我、前赴后继。是不是很标语?这也是厚重的民族历史,带给我们的特殊记忆。
(以下轻微剧透)
饱和式救援,当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就很好诠释了这点。不是主角历尽磨难拯救了一切,而是千千万万人历尽磨难,抢在主角之前完成任务。最后的危机解决方案,也不是某个天才灵光一现,而是以色列团队在7小时前就推演过的,因为成功率为0才不得不放弃的。
这是一个近乎于残酷的抉择:是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独自飘零,还是将它all in去试着眼前的?;??
客观规律才是真正影响结局的东西,而不是主观能动性。在崇尚逻辑思维的今日,选择火种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类不可能总是这么理智,对于看中亲情的中国人,更愿意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地拼一下,我想这是片中最国人的内容了。
“人才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没有人的文明没有传承的必要?!?/p>
中国的春节,不仅是张灯结彩,不仅是舞龙舞狮,不仅是麻将、饺子、放鞭炮。春运的人山人海,大包小包的不远万里往家赶,拼搏了一整年,就是盼望着和家人团聚,亲人聚首。抱抱孩子,问问老人,关心下身边的亲人,留出一段相处的时光。没有亲人的春节,再热闹有又什么意义呢?
春节十二响,即使到了末日,中国人过年的习俗依然不会改变。
我知道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却
启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