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去参加了一个观影活动,活动结束后有一个观影交流,当我分享体会的时候,带领的老师回应了她感受到的我的一份感受——“焦灼”,可是我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份情绪,便一口否认了。
后来,等我静下来再仔细回顾了下自己近期总是忙碌不安的状态和多牢骚抱怨的表现,内心不是“焦灼”,又是什么呢?
可是,我为什么冲口而出就要反驳呢?突然,意识到这是我的一个反应模式,尤其是在家面对爱人,在工作中面对领导,常?;嵬芽诙觥安皇恰保姑坏热思野鸦八低?,就反驳解释。过后再想想人家当时说的话其实很有道理。
今天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原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性反驳”,其实,这是一种防御机制,是用这种方式来对抗“失去自我”的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尝试弥补自我,找回自我。
其实,这种方式很破坏关系,文章中介绍了三种克服的方法,分享到这里。
1.有意识的感受自己的“正向意图”。
“我想反驳,是因为我想确认我存在。”
“我想确认我是重要的?!?/p>
“我的存在是值得的,这一点不需用反驳来证明?!?/p>
2.有意识地找“新信息”。
尝试在对话时,去捕捉一些新的信息——“他刚刚有没有分享到,我没有了解的信息”。
3.有意识的去说“是的,而且”。
不断地思考形成和表达我的观点。
当然了,当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习惯性反驳时候,我们心里也不好受,怎么办呢?文章里也介绍了两个方法。
1.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要踏入对方尝试搭建的“战场”。
2.当对方反驳的时候,尝试在内心提醒自己。
ta总是不听我说话就反驳我,是ta的局限;这不是我的错,我不需要为ta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