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汉书主体著作者,东汉相对出名的文人世家子弟。九岁能属文,咏诗赋,十六岁入太学。
在其父班彪过世后归乡潜心修史,前后二十余载而成主体。后随大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胜而归,因此归于窦宪手下,后窦宪擅权被杀,班固受牵连而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
对于班固,首先要承认这是一个相当出名且出色的文人,能在二十岁之前就打下出色的文学功底从而接手父亲留下来的遗愿并完成,而且能够完成两都赋成就文名,可见其本身作为文人的能力是相当强。
然而这样的一个文人却并不适合成为政客,至少班固并没有展现出水准以上的眼光,单单最后死在牢里就知道班固的眼光是有多么糟糕。
然后我们要看的终究只是汉书而不会是班固老爷子在从政上是有多么的愚蠢,所以单单说汉书就可以。
汉书本身是前四史,是史书中质量相当高的那种。
相较于司马迁的史记而言,班固完成的汉书主体还是掺杂了很多的儒家伦理在内,考虑到班氏家族本身有外戚身份,同时是世家大族,加上班固本人早年修习的都是儒家学说,还有当时东汉已经完善了察举制,儒家的影响很明显的体现在整本汉书中。
其实班固本人对于完成汉书的强烈愿望使得班固并没有注意到修史本身对于皇室多重要,尤其是东汉的糜烂程度使得汉书具有更大程度影响力,不仅是当时,同时还有后世对东汉的普遍印象,所以事实上从班彪开始,班家修史就是违法同时也是挑衅皇室的一种行为,即使在班氏父子眼中修正史是文人天然的使命。
所以,理所应当的被告发了,幸好当时班氏还有班超从军,才得以保得一命,也因为汉书更多的具有吹捧汉室的意味以及保儒学为正统的意思,所以最后还是得到皇室认可并写完。
不过,至少班固对这件事没有自觉性的后果就是他本人最后被皇室很顺便的盯上,不然单单汉书作者这个身份其实还是拥有不小的?;ば?,尤其是当窦宪被除掉时已经是班固写书写到最后的时候,如果不是出于对班固的敌视,至少应该让他写完再弄死,从后来班固死后还是让班固的妹妹来写可以看出,至少在修史这一方面,皇室对班氏还是很信任。
由此可见,即使你有本事,即使你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被人盯上了还没有自觉性那就等着被玩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