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
回家的路上,我很想H的电话能响起,那么我可以告诉他,路边的桃花正含笑而开,我再问问他:那年,我们邂逅了漫山遍野的桃李,是否还记得?
那年,是哪年?他会问,我也不记得年份了,我会答。不再年轻的我们很容易就忘记事情发生的某年某月某日,能记住的只有一幅画面: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说是邂逅,那就是邂逅了。那天我们不过是想寻个地方吃中饭,一块简陋的木板竖立路边,上面一个用红色油漆画的箭头指向一条蜿蜒看不到头的小路,箭头下的饭店名称我也一并忘了,又渴又饿的我们顺着箭头就往里开去,找饭吃。
山路越来越窄,我很是怀疑那块路标不过是块弃牌误导了我们,车子却已经无法掉头,只能再往前行。
“你说里面会不会藏了个桃花源?”有H在身边在哪里都是安心和愉悦的。何况窗外春色如此撩人?
转角处,豁然就开出了一树桃花,紧接着又是一树,再一树,树树粉红接踵而至,当车子彻底驶过那最后一个大弯,一个真实的桃花源缤纷在眼前:桃红李白,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原谅我的引用,一模一样桃花源的样子无法作出更精彩的赘述。
又有李白诗云: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非人间,非人间!那是我记忆里最美的桃花林。此后再有一年我闹着缠着要再去造访这片桃花林,却竟然也如晋人般复寻不得,我和H连连称奇。
些许遗憾之余,我说起小时候老宅子门前的那株桃花。
买下那个宅子时,对面的小木屋是厨房,那株老桃花就开在木屋的门口。第一朵桃花俏立枝头的时候,来来往往的邻居们都会看着那朵桃花长长的舒叹一声:春来了。然后,桃树下,嬉戏的儿童,唱戏的爷爷,唠嗑的隔壁奶奶,春天的样子,是粉花儿挨挨挤挤簇满枝头望着树下的人儿,高兴的引来峰儿蝶儿,笑红三月。
我攀着H的手臂问:你知道桃蜜吗?黄色的,晶莹剔透的,像琥珀。
他朝着我笑:那叫桃胶。
不管是蜜还是胶,隔壁的李奶奶说它还有个很凄美的名字:桃花泪。桃花泪一出,桃树的寿命就要变短了。多么哀怨的说法,我不喜欢。我说那是她为春流的眼泪,春,是她的爱人。我在次年的春天倔强的等第一朵花开,等生命的苏醒,等她爱人的到来。等到的时候,我欣喜若狂——桃花泪剔透的映射春日的光辉,桃花亦深深浅浅的像粉色的轻云,浮在爱的世界里。
后来木屋要拆了建新房,挖了桃树,房子就可以多建出来一尺。没有人愿意毁了那株老桃树,父亲也不愿意,宁可房子少了那一尺长。
新房是两层楼,桃花盛开的地方开了扇窗,窗户下是我的床,我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它,春,就在我手里握着,如同爱,在我手里握着。
再后来,举家搬迁,房子易主。能回去的时光不多,多数是春节里去奶奶坟上拜祭。拜祭完毕总会绕到老宅子那里看看桃树是否还在?还在呢!冬日里的树枝更显的苍老虬劲,桃花泪流满它全身,但我知道,再过阵子,花就要开了,她的爱人又要归来了。
我说的动情: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H很刹风景的说:站桃花树下去,给你拍个照,看看桃花和你谁更可爱。
桃花的花语是俘虏爱情。
《诗经》桃夭篇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
这首诗描写大概意思就是一个像桃花一样美貌的女子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里出嫁,他的后代儿女也能够像桃花一样果实累累、枝叶繁茂。所以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很多人认为这是最早的“桃花运”的出处。
灼灼桃花,明艳佳人,世人总以桃花喻爱情之绚烂。桃花运,桃花劫,悲也好,喜也好,无一不关乎爱情。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林,白浅醉饮桃花酿,轻盈跌落在夜华的怀里,从此前世今生,缠绵悱恻。
《桃花扇》里,“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落第未归,寓居荧愁湖畔,经杨龙友介绍结识李香君,两人情好日密。订婚之日,侯方域题诗扇为信物以赠香君。一系列变故之后,李香君以死铭爱,血溅定情诗扇。后杨龙友将扇面血痕点染成桃花图,一把桃花扇道尽国恨家仇,幽述悲欢离合。
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从来不缺爱情的赞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