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是经两位朋友的推荐才看的。第一次遇见这本书,是在高铁站里面的书店里,候车期间匆匆忙忙看了几十页,嫌高铁站里的原价图书太贵,没狠下心买下。第二次遇见,以七折的价格买回,回家后迫不及待地一气读完,这本不到15万字的书,前后共花费一天时间。如果这本书不是梁耀文先生和车延斌校长极力推荐,如果这本书不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稻盛先生的作品,让我在不知道作者背景的情况下读到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大概会觉得书中的很多观点之前都曾经读到过,没有特别新颖的东西,但是现在,竟然有了不同的感受。这大概是推荐者和作者的光环效应吧!
? ? ? ? 稻盛认为,无论个人,家庭,企业,国家甚至整个宇宙,都存在最基本最简单的运行规律。很多人包括本人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读过的书越多,越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生活道路,干过的工作越多,越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却原来,生活道路本身并不复杂,是我们思虑太多的缘故。按照基本的、正确的规范做正确的事,是生活的核心内容。(认真+热情)X方向=工作成果,是稻盛给出的基本工作成果公式,其中方向分正负符号,如果方向是正确的,那这个结果就会因方向正确而扩大数倍,相反如果方向为负,则乘积的绝对值越大,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就如同聪明又能干之人如果走错了道路,堕入犯罪歧途,则其造成的罪恶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 ? ? ? 不由想起之前电视上看到的一段新闻报道,有一位老人擅长作画,被犯罪组织利用为犯罪团伙画假钞底版,他凭着放大镜画出来的假钞底版跟真钞的相似程度极高,以至于一般的验钞机都无法识别。假钞大量流入社会,造成的恶果可想而知。当时就感慨,如果这位老人认真研习的不是如何逼真地画出假钞底版,而是国画油画或者素描之类,中国说不定会多出一位知名的画家,说不定他会和美国那位大器晚成的摩西奶奶一样,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某某爷爷”,等待他的最起码是平静安逸的晚年生活,而不是被判无期徒刑锒铛入狱的命运。
? ? ? ? 我们周围的企业,其实也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忽视了商业最基本最起码的规律,比如企业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要有盈利点,而不是单靠外在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经常在网上看到某某教育集团拿到多少万的第几轮融资,目标是推动企业最终上市。但是本人固执地认为,即使企业一时拿到了很多资金,但如果企业没有持续造血的功能,那么等待企业的早晚也是倒闭的命运,即使企业靠资金包装成功上市了,最终也会产生恶果,只不过受害者变成了更多的无辜股民。这样的企业让它上市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又有何用?它只会祸害更多的人。再比如不管企业花费多少钱研发产品,产品首先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质量保证那就是可以给客户提供帮助,而不是给客户带来一堆麻烦,听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产品并不少见,只不过它不能持久存在罢了。不管前期对该产品的广告宣传营销做得多么高大上,不管领导人和员工多么认真热情地工作,如果最起码的方向错了,则必然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 ? ? ? 因为工作的关系,承蒙多位校长信任,他们经常打电话过来探讨学校的经营事宜。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了上一个岗位,他们的热情依然不减。这样的信任难免让人感到惶恐,因为自认为处理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他们之上。他们会问到各种各样的事,他们身处其中觉得千头万绪无法解决,其实做为一个旁观者可以做出最简单最本质的方向大概正确的判断。比如,他们问到关于“营销的问题”,我会问他们“你的产品质量过硬吗?你的师资有保证吗?你的后期服务能让家长满意吗?如果这些做不到,任何营销手段都是舍本逐末,即使使用很强的销售技巧让学校热闹一时,也难以让学校持续地长远地发展。在这些根本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再谈营销方法和技巧培训,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再比如很多校长不知道如何处理学校的股份制,收回股份的时候觉得钱花得太多,而员工买入股份的时候又觉得员工花的钱太少,我明白他们是在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上出了问题:那就是处理事情的时候忘了有一条“利他”原则。做出判断的时候他们忘记了既要考虑学校的发展和做为最大股东的校长的利益,也要考虑其他员工的利益。然后我就告诉他:“你只要把握两个原则,这样处理股份制对学校长远发展有利吗?对员工有好处吗?最后再考虑个人利益,这样大体上就不会出错?!倍镣炅恕痘罘ā?,明白了这样处理问题是遵循了最简单的方向正确的法则。
? ? ? ? 稻盛先生关于命运的看法,跟我之前对命运的理解不谋而合。本人算是没有信仰的人,因为从小被无神论的父亲灌输过“这个世界上既没有神也没有鬼”的概念。成年之后,经历过的事情越多,越来越觉得天地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信佛的朋友告诉说那是佛祖的旨意,信基督的朋友告诉我那是上帝的意志,很多时候也感到自己弱小无助,确实需要依靠某种强大的力量,甚至希望真有神灵庇护,但是自己从心底里并不能真正相信有佛祖和上帝的存在??墒呛芏嗍焙蛉匀豢梢愿惺艿接钪婕淠枪缮衩氐牧α?,无时无刻不在掌控着我们的命运。遗传基因研究者村上和雄先生把这种力量称为“Something Great”,即某种“伟大之物”。稻盛先生把这种超越人智慧的存在称为“宇宙的意志”或者“宇宙的潮流”。很久以来都相信有“宇宙意志”的存在,尽管我看不见它。跟稻盛先生的看法一样,我并不因此而相信宿命。命运和宿命并不是一个概念。相信如果我们顺应了“宇宙的潮流”,我们依然可以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 ? ? ? 稻盛先生最后选择皈依了佛门,因为他想找到灵魂的安放之所,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与命运抗争者的必然选择。如同傅雷先生对贝多芬交响曲的理解一样。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抗争,每次的抗争的似乎结果都是意志得胜,人得胜,但胜利似乎并不能持久,所以会有新的抗争与挣扎,写出新的交响曲。晚年的时候,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斗争与抗争仍有发生,不过作者最后取得了觉悟,跟命运握手言和,曰皈依或者解脱。我想我们生存的过程大概也是这样一个不断抗争,寻求最终解脱的过程。这过程中我们的“自我”不断地膨胀扩大,似乎我们可以和“伟大之物”一争高下甚至拼个你死我活,也许到老年,我们才会发现相对于“宇宙的洪流”我们永远渺小,最后我们不得不与命运握手言和。但这并不是说“抗争”没有一点必要,如金庸笔下的侠客们,他们都是在江湖上叱咤风云之后才选择归隐田园山林,如果这些侠客一直处于平静的田园之中,那他顶多是个出色的农夫,称不上英雄或侠客,我想,这大概就是抗争的意义。
? ? ? ? 《活法》让我面对关于人生的两个问题的解决思路更加清晰:如何面对最基本的生存,如何面对灵魂的安放。其实做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终其一生需要面对的林林种种的问题,也都在这两个大问题的范畴之内。从这个意义上说,《活法》确实称得上是一本不错的人生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