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时候,我们都被问过这个问题。
有人想当警察,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医生……
而现在小学生的答案却出人意料:我想当网红?。?!
有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网红、主播。有近80%的小学生长大后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网红!
网络时代,刷短视频成了大家最广泛的消遣,靠着短视频、直播起来的网红如雨后春笋。其中,不乏有一些未成年人靠着热度,变身成为网络红人。
被这么多人喜欢、关注的同时,还可以赚到很多钱。这无疑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刺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入这个行业。
为什么年轻人会如此热衷于成为“网红”?
你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网红到底是新兴行业还是不务正业?《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一书中,作者从“自我概念”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是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硕士陈晓,从事心理学科研、教学和咨询10余年,为多家心理咨询机构和企业提供心理咨询与课程培训。书中他用有趣的故事演绎心理学理论和研究,以一个个小故事为切入点,让人们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看清故事背后的行为逻辑。
自我概念旨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一整套的看法和信念,“自我”又分为: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自我概念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也解释了在日常生活中为何会形成某种经验。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自尊、自控等都是“自我”的核心功能,它们以潜意识地方式深切影响着我们。
三种自我概念
心理学家爱德华·托里·希金斯把人的自我概念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实际自我,第二种是理想自我,第三种是应该自我。
实际自我:指个体认为自己实际上拥有的品质,即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理想自我:指个体期望自己拥有的品质,即期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应该自我:指的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做到或必须拥有的品质。比如人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很多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实际自我、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之间出现了差距,这会促使人们行动起来做出改变。
应该自我,主要来源于社会外界、道德礼法对我们的规训;而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影响,则更多聚焦于个体本身的状态和发展。
如果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合二为一,人们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可能就会变得生无可恋或了无生趣;但如果二者差距过大,又可能会让人们痛苦不堪。因此适当的自我差距,可以让人们保持对生活的驱动力。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即他们的理想自我。但他们只是个学生?!袄硐胱晕摇焙汀跋质底晕摇辈灰恢?,促使他们用各种方法来弥补这个差距。
而网络直播恰好是快速成为焦点的方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青少年想要成为网红。
但“成为网红”显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青少年尝试各种出格的内容博出彩;有些则开始变得愤怒、失望、甚至抑郁;另外一些则选择了“追星”,让明星成为他们“理想自我”的替代品。
自我概念影响人们对生活的期待。
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自我概念来解释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人们在生活中在乎的事情,往往都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
有的人在乎家庭,那么家庭就是他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有的人在乎学习,那么学习就是他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有的人在乎金钱,那么金钱就是他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
书中举了一位女学员的例子。她被推荐来上心理学的课程,却对此大失所望。因为她想学的是如何让顾客尽快办卡,老师讲的却是夫妻亲子关系。而现实是,她因为做美容,而导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很糟糕。
由此可以看出,对她来说,美容事业是她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家庭。她的自我概念决定了她对课程的期待和对家人的方式。
人们在生活中对很多信息的加工都是基于自我概念,每个人的自我概念所关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尝试理解和接纳这种不同,而要求他人必须与自己保持一致,就容易导致人际关系出现矛盾冲突。
很多教授沟通的课程里,对提到“同理心、“共情”、“换位思考”这些词,本质就是教人们要理解和接纳每个人“自我概念”的不同。自我概念,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独特的个体。
除了个体差异外,文化也会使我们的“自我概念”产生相似的地方,被称为社会自我或集体认同。在世界范围内,东方人更注重关系、集体,西方人更加注重自我;在我国,南方人普遍吃米饭,而北方人普遍喜欢吃面条;这些都是文化在个体“自我概念”上留下的烙印。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但往往适得其反。这其中也涉及“自我概念”的影响。
社会比较论发现,与亲密的人进行社会比较和与其他两类人(陌生人、群体中的成员如同事等)进行社会比较时呈相反效果。与亲密的人比较,我们才能见“贤”思齐;否则就只会相形见绌,降低孩子自尊心,甚至引发自我妨碍功能比如拖延、找借口等等,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
这是因为关系亲密的人实际上是属于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当你与他进行比较时,其实就是在跟自己比较。心理学家把人与陌生人及群体中成员的比较效果称为对比效应,而把与亲密的人的比较效果称为同化效应。
正确的比较方式应该是,找一个和孩子关系较好、成绩略好一点的同学,鼓励孩子努力向他看齐。如果超过了这个同学,可以极大的提升孩子的学习信心,如果没有,也不至于体会到过大的挫败情绪。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如果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对学习的兴趣、认识到学习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价值感,孩子就会很少使用自我妨碍。
自控力,自我的核心功能之一
自我控制,是指人们克服冲动、习惯或本能反应,有意识地掌控自己行为方向的能力。成功的自我控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定自我控制的标准,二是对行为进行监控,三是改变行为的能力。
设定自我控制的标准
如果想成功地自我控制,不妨将目标设置得具体一些。但需要注意,再具体的目标也需要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虽然每日设置目标的计划让人们明确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干什么,但制订这种计划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过于细致的目标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如果某天的目标没有达成,自己可能就会很受打击。而在月计划实施过程中,人们可以随时进行适当调整,即使某日或几日稍微拖延,计划仍然可以达成。
对行为进行监控
设定合适的目标只是成功的自我控制的开始,人们还需要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标准符合,一旦当前行为偏离标准,就要及时纠正它。
改变行为的能力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和他的团队提出了“自我控制有限资源理论”。这个理论认为:
①所有的自我控制行为都依赖同一种内部资源或能量。
②自我控制资源或能量是有限的。
③自我控制资源可以恢复,并且类似肌肉锻炼,通过训练可以得到增加。
简单说,人的自我控制力,就像是手机的电池。而手机app就是那些需要自控能力才能完成的事项。你在这个app消耗了大量的电量,再玩其他app的时候电量可能就不够了。不过,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给手机充电,还可以采取措施提高电池的容量。
无论是抵制诱惑,还是控制情绪、思维,或者做太多的选择,都会导致自控能力的耗损。
早上起来,一般都是人精神最好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时候你刚刚补充完能量,还没有一点耗损。充满电的手机永远令人安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处理了一件又一件事情,自控力被一点一点耗尽。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下班回到家之后,情绪就会变得很差,一点就着。因为他的自控力已经被耗尽,没有足够的能量来运转其他程序了。
恢复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
①睡眠或者放松。
②积极的情绪。
③规律练习提升自控力,比如改变站姿或坐姿和调整语言习惯。
④补充葡萄糖。
除了“什么是自我”,《什么心理》还向我们解释了人的行为、态度、情感等诸多方面。如果你也想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人际关系,了解这个世界,这本书可以帮助你真正将社会心理学的思维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用心看人,既活出自我,又能跟外界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