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如果给一头大象,从小就给它的双脚间绑上一根很细的链子,那么哪怕这只大象长大了之后,它的力量完全足以轻而易举的撕开那条细细的脚链时,它也不会这样做。
因为在大象还很小、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时,那条细细的脚链不断束缚着它,以至于这种“无法挣脱”的束缚就成为了这头大象人格的组成部分。
并非是大象成年后的力量不足以撕开脚链,而是它人格中一部分的设定就是“永远不要试图挣脱脚链”。
然后有意思的地方就来啦:当我们的某种习惯、某种信念被固化了之后,它就会获得“无因性”的特权。
什么叫“无因性”?
举几个例子:
生存,这是本能,是不需要因由的。没有人会说,我是为了实现把奥特曼一掌劈翻在地这个目的,所以才需要生存的。
生存不需要任何理由。
围绕着生存这个第一本能,吃饭和睡觉,也成为了我们的不需要理由的本能。
你可能会说,我们是为了生存所以才需要吃饭睡觉,生存就是吃和睡的理由。
但是对于每一个当事人来说,当你吃饭睡觉的时候,你不需要先思考“我是为了生存所以要吃这块蛋糕”然后再动刀叉,而是你的身体本能在你饿了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做这件事。
“生存”只是逻辑上吃和睡的理由,但当它成为了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时,它就不需要理由了。
由此,就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启发:
第一,当一个信念由于不断地重复而成为了我们的习惯时,它就获得了“无因性”,即不需要什么原因和理由,就可以持续存在,甚至是成为我们人格的一个组成要素。
我记得李玫瑾老师谈到过,父母给孩子从小到大说的最多的那几句话,就会成为这个孩子的“信念”。
这种信念,就是具备“无因性”的。
不管父母说的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不管这句话在逻辑上是否成立,仅仅是因为不断地重复灌输,这个信念就会成为孩子的认知当中一条不可违逆、无法反驳的金科玉律。
比如有些父母喜欢给孩子说:“你一定要争口气!”
“你一定要争口气”这句话就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你现在还不如别人;第二、你要不断的努力。第三、你要不断的和别人比较。
这样一句简单的不断重复的话语,就会给一个孩子带来可能伴随一生的自卑和自我压迫。
因为“你一定要争口气”这句话埋藏在他的潜意识里不断起作用,他就会持续的感到自己现在不行、感到内在施加给自己的压力。
有些父母重复给孩子说:“妈妈爱你?!?/p>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个孩子会持续的感受到有人在不断地爱着她,同时他还会知道自己始终有一个依靠和归处、那就是自己的妈妈。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逼浔澈蟮脑蚓褪窃谟冢焊改父⒆庸嗍涞娜魏涡拍疃际蔷哂小拔抟蛐浴钡?,那些信念就是你人格的组成部分,那些信念就是你。
不管是好的信念还是坏的信念,只要重复的给一个人灌输并且深入其潜意识,那么这个信念就会像后台程序一样不断地在你的潜意识里运作着。
带给我们的第二个启发是:认知只能调整认知,认知无法调整信念。
譬如说吧,你刚升了中层领导,但是和下属相处的不太好。我告诉你说:你作为领导,不要对下属太苛刻了,太苛刻了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的。
你听到这句话之后,通常很快就能够明白、而且也的确很快就能够做到宽容的对待你的下属。
但如果我告诉你:你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日常生活中放松的去生活不仅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坏处,反而会让你更轻松、更有活力。
倘若你从小父母给你灌输了这样一种信念:“努力才能进步”。
那么你听了这句话之后,通常也是很快就能够明白的,而且是真的能够很明白,但多数时候,你基本做不到,你没办法做到对自己不苛刻。
背后的原因在于:让你调整对待下属的方式,这只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这件事只停留在你的“认知层面”上。
但是“努力才能进步”,这已经成为了你潜意识中的一种信念,信念就意味着“无因性”,它不需要什么原因就存在于那里。
它就像你身体的一个器官,器官不会因为它是对的就存在、因为它的错的就消失,你试图用认知告诉自己:我的鼻子长得再翘一些就会更好看,难道你的鼻子会因为你认知的调整就发生变化吗?
不会的。
所以,认知调整不了信念。信念不再只是存在于你意识之中的虚幻之物,而是已经成为如同你器官的实在之物。
你大脑的神经回路已经在千万次的重复中被固化成了那样的路径,就如同你从小就不断的练习劈叉,那么只要你两腿一分一下子就会滑到地上一样。
我们的认知会不断的变化,加上认知对于信念的反思功能,再加上我们过去一直没有认识到信念的“无因性”,所以许多人都会有一种“认知可以改变信念”的错觉。
譬如一个人了解了很多心理学知识,他知道要去爱自己、要去接纳自己。
然而因为他的信念中就是不接纳自己、不爱自己的,所以认知和信念持续不断的产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又无法解决,所以反而在原本的痛苦之上附加了更多的冲突和痛苦。
再加上我们自身心理的“内循环”,和外部环境的“外循环”,二者的相互作用,会令你陷入旧有信念不断轮回的循环之中。
然而最为吊诡的在于,虽然“信念”的本质是“无因性”的,它的存在于产生只是因为不断地重复和强化,然而由于我们的大脑解释的能力太强了,所以每一个信念的存在,又一定在你的认知中伴随着很多的对它合理化的解释。
比如一个秉持“努力才能进步”信念的人,他一定也有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信念:比如人只有努力才能够获得更好,进步才意味着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努力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等等。
又由于一件事物总有多种理解的视角,所以他的这些解释又无法称之为是错的、也无法反驳。
一个人相信自己是辣鸡的信念、和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天才的信念,都是无法反驳的。
无法反驳并不是因为这二人的信念都是正确的,而只是因为我们对于一件事物的不同解释都是合理的,这些解释、本来就是无法反驳的。
人要努力的度过一生,和人要放松的度过一生,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并没有哪个是对、哪个是错的,你秉持任何一种观点,总能找到无数支撑这个观点的理由。
你需要彻底的理解清楚这一点:观点是没有对错的,给观点施加对错的评判才是错的。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有个人提出“我要把全人类灭绝”这样的观点,难道这样的观点也不是错的吗?
当然不是错的。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来指责这个观点是错的,但是对于秉持这个观点的当事人来说:这种对错的评价根本无所谓。
对于观点而言,“对错”的评价本质上是“不重要”的。
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个辣鸡,十万个人对他说你错了!你不是辣鸡!你是个人,你既不辣,也不是鸡,怎么可能是辣鸡呢?这很显然,你就是错了!
但是对这个人来说,他并不会在乎那十万个人说的是什么,他坚信自己是辣鸡,他就是这样坚信的,逻辑上和道德上的对错评判于他无有影响。
倘若你理解了这些,就会发现,试图用认知去调整信念,其实是驴头不对马嘴的。
你没办法用认知将固有的信念直接消除,你充其量可以做到的只是用认知去建立一些新的信念。这也是我在《内心平静之道》里所强调的,“直接建立新赛道”的意义。
谈完这些必要的前提和铺垫,我们再来讨论“愤怒”这个主题。
愤怒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他者的攻击欲。
而愤怒的成因,归纳来讲有两个:其一,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其二,是因为我们的边界被侵犯了。
愤怒是人的一种本能,你注意去观察,哪怕只是婴儿,如果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他想玩什么玩具却始终得不到,他就会用大哭、四肢乱甩、甚至伤害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边界被侵犯”通??梢缘韧诒呓绫谎蛊?。
比如说你上学的时候你的同桌很强势,课桌本来是对半分的,但如果对方总是毫不顾忌你,肆意的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课桌上,这就是在侵犯你的边界。这时你就会产生愤怒。
如果一个人是在会不断的压迫你的边界、剥削你的需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么这个人就会形成这种无法将自己的愤怒释放的模式固化下来,人格模式的固化,同我们前面所讲的“信念”一样,它们都一样的具备着“无因性”,都只是因为不断的重复而形成的习惯。
而且,通常任何人格模式的形成都伴随着很多很多与其“配套”的信念,比如一个不能释放自己愤怒的人,往往也有着:“我要做一个好人”、“生气了就会挨打”、“没人会爱我”等等这些配套的信念。
因为“我要做一个好人”,如果我释放自己的愤怒,这会极大的损害我对自己形象的期待和满意度,所以我就不能生气;
因为“没人会爱我”,如果我向我的伴侣生气的话他就会抛弃我,我就没人爱了,所以我要一直对他忍耐;
这些不同的信念与经验,构成了将你的愤怒牢牢锁住的一个囚笼,当你愤怒时你会感到自己的愤怒怎么都撒不出去,而是非常自然、非常流畅的就拐了回来,要么拐回来捅向你自己、要么不断地在这个囚笼里绕圈子。
愤怒被压抑后,通?;嶙闪街智樾?,其一、是自我攻击,也就是拐回来捅向了你自己;
其二、是广泛性焦虑,也就是不断的在自己内在的心理模式里绕圈子。
愤怒压抑后会转化为自我攻击,这个我们通常能够理解,但为什么它会转化为广泛性的焦虑呢?
其原因在于,当我们愤怒时,这时候你是知道自己是在对谁愤怒的;
但如果这种愤怒没有得到释放,而是不断的在你内心里打转的时候,过不了多久,你理智上把这事忘了,但是内心的愤怒还在,但这时你不知道自己的愤怒是指向谁的,这种愤怒没有明确的指向,所以,它就会“泛化”,它就会弥漫到你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和感受中。
于是,泛化的愤怒,就变成了泛化的焦虑。
有过广泛性焦虑体验的人可以回想一下,当你的广泛性焦虑发作时,其实那时的状态和人愤怒时的身体状态是差不多的,都是呼吸急促、全身紧张、肾上腺素激素分泌、身体发抖。
但是因为你不具备对自身愤怒的识别能力,所以当你的愤怒累积到极点爆发时,你压根就没想到自己那时候其实是愤怒极了,反而会对此感到恐惧,觉得自己突然不正常了、失控了。
你没有失控、你只是愤怒到了极点,憋炸了而已。
这种情况之下,你的愤怒就如同被驯化、被圈养的动物一样,失去了凶性,你会理所当然的认为,那道“栅栏”是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被逾越的。
“不能逾越那道栅栏”这个信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它就变得如此的不显眼,如此的理所当然。
所以哪怕你心有委屈和愤怒,你仍旧不自觉的在思考的是怎么在那道栅栏里面将这些愤怒给释放出去——就好比有些人不断在循环思考着:我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别人,又能够让自己的愤怒释放出去呢?
而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你要释放自己的凶性,就必然要越出围困你的栅栏;你要释放愤怒,就必然要接受这种愤怒“可能”会伤害到别人。
现在你回想一下你从小至今的所有的人际关系,如果你发现,你对于你的父母、亲戚、朋友、同事、恋人等所有人,都有一种“委屈自己、成全他人”、“不该得罪别人”等等这类会“圈养你的愤怒”的想法与感受时,就说明你就是身处“栅栏”之中的那只小绵羊。
但同时你也要意识到,其实所谓的栅栏根本不存在。
那只是你自己一直“认为”是实有的东西,你在用你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束缚你自己,正如很多人一直害怕着自己想象出来的恐惧。
怎样让你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点呢?
我想到一个绝妙而简洁的方法,但是剩下的篇幅太少,写不下了。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微博:炼己者风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