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直在讲,致良知的功夫是戒慎恐惧,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做到戒慎恐惧?在自己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如何能够提前戒慎恐惧?
先生曰:
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惊,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时时刻刻学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
要时时刻刻学着看自己所看不到的,听自己所听不到的,让自己心里先有了这个诚意,再着实去用功,不操之过急,且等水到渠成,相信有一天,自己终将会有所顿悟和体会。
这段对话,特别打动人心: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
对曰:“常闻人是天地的心”
曰:“人又什么叫做心?”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
以前对天地合一的理解,仅局限于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和天地万物一体。先生这番话,突然让我意识到,人的灵明!人不光和天地万物一体,人的灵明,还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宰祥?
已坚持了好多年的每日清晨晨跑,其实都是自己刻意修炼的,置于天地万物之间的时刻,仰望蓝天,脚踏大地,与朝阳对话,与树木鸟儿同乐,从是日起,再加上自己的灵明,体会先生说的一气流通。
关于“傲”字的重新理解,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p>
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加深,经历的事越多,越能体会到先生说的极是,“傲”在心中,时时就会冒泡甚至增长。
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心中要“无我”,无我自然就会做到谦,要学习修炼把心中常常冒出来的“我”,小小得意的“我”,都要狠狠去掉!